滇滬合力講述“大理故事”在上海豫園“遇見”千年銀器

上海 37℃ 0
摘要:展覽上展示的銀器。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鶴慶銀器鍛造工藝已有千年的歷史,“豫見大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鶴慶銀器鍛制技藝大展”日前在上海豫園開幕。

豫見大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鶴慶銀器鍛制技藝大展.jpeg

展覽上展示的銀器.jpeg

展覽上展示的銀器。資料圖片

  記者李君娜

  中國銀器看雲南,雲南銀器看鶴慶。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鶴慶銀器鍛造工藝已有千年的歷史,“豫見大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鶴慶銀器鍛制技藝大展”日前在上海豫園開幕。

  此次活動以大理國家級非遺項目——鶴慶銀器鍛制技藝文宣展示為主,以傳統、現代、未來為脈絡,用圖文、視頻、實物等管道展現鶴慶銀器鍛制技藝的各種精品和代表性作品,李福明、段六一、李金福、王華藻、楊生、寸煜堅、寸光偉等7名鶴慶銀器鍛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在現場開展製作活態展示和體驗活動。

  鶴慶銀器鍛制技藝主要流傳於大理州鶴慶縣新華村一帶,是一項獨具特色的白族傳統手工藝,2014年11月被國務院公佈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第三批擴展項目)。千年以來,一代代鶴慶匠人將自己的激情與心血,傾注在制銀工藝中。鶴慶銀器鍛制技藝融合了中國傳統金屬鍛造工藝美術的成就,又吸收了外來藝術影響並加以融合變通,是中國當代制銀工藝高水准的集中體現。

  鶴慶銀器手工藝人技術精湛,以純銀為主料,與鏤雕、鎏金和純銀抽絲編盤工藝相結合,在製作中只用木墩、小手錘、小鑿子等工具,憑著嫺熟的技巧、精湛的工藝敲打出一件件具有較高觀賞價值和使用價值的民族手工藝品。

  據介紹,現時鶴慶縣從事製作與銷售銀器的達3000多戶,從業人員約1.8萬人,沉澱了一大批技藝嫺熟的手工藝人,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展覽將展至6月10日。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