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海南 43℃ 0
摘要:近年來,我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呵護寶島“萬物生”■本報周曉夢最近“加新”了嗎?研究人員或自然愛好者,如果發現了新的物種記錄,都笑稱自己“加新”了。前不久,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在海南島發現了江蘺科1個新物種,研究人員將這一新物種命名為曾氏江蘺。“這一發現,為江蘺類群的系統發育提供了新的證據。

近年來,我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呵護寶島“萬物生”


海南日報記者周曉夢

最近“加新”了嗎?研究人員或自然愛好者,如果發現了新的物種記錄,都笑稱自己“加新”了。

前不久,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在海南島發現了江蘺科1個新物種,研究人員將這一新物種命名為曾氏江蘺。“這一發現,為江蘺類群的系統發育提供了新的證據。”中科院海洋所副研究員王旭雷介紹。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設立以來,至少已發現28個野生動植物‘新成員’,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穩步增長。”省林業局總工程師周亞東說。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在海南,萬物競自由。近年來,我省通過不斷健全生物多樣性保護法規政策體系,建立完善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製定並組織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畧行動計畫,持續優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空間格局等舉措,不斷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共護寶島“萬物生”。

“海南島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關鍵熱點地區之一,也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具體表現為物種多樣性、基因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省生態環境廳總工程師全占軍表示。

我省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魅力”和“安全感”,源於不斷構建的一道道生態保護屏障——

屏障之一,來自生態系統穩定性顯著提升。我省全面開展自然保護地綜合優化,陸域自然保護地面積達57.56萬公頃,占本島陸域面積的17.02%。這五年,累計修復海南長臂猿棲息地1100畝;新增紅樹林面積約2.4萬畝;森林覆蓋率保持在62%。全省生態環境狀況指數(EI)持續保持在80以上,生態環境狀況等級持續為優級。

更多“無形”的生態保護屏障無處不在。近年來,我省相繼頒佈和修訂《海南省環境保護條例》《海南省自然保護區條例》等20多部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的法律規章,涵蓋了棲息地保護、保護地建設、生態系統保護修復、野生動植物保護、生物安全、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為海南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法規政策體系逐步健全。

縱觀我省各地區、各有關領域中長期規劃中不乏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內容。而生態環境、林業、農業、自然資源、海關等部門,既在各自所轄專業領域“分兵把口”,又多部門“聯動跨界”協同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

“海南與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小猿組等國際組織發起設立全球長臂猿保護聯盟(GGN),與7個國家和地區的長臂猿保護相關組織簽署了《全球長臂猿保護聯盟章程》,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副院長、海南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教授刁曉平介紹。

推動長臂猿保護國際交流,是我省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國際合作、讓生物多樣性保護越來越“國際範兒”的縮影。積極構建國際交流合作網絡,與國內外相關機構建立合作機制,定期組織交流活動,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經驗……近年來,我省持續深入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國際合作。

既有“國際範兒”,也更加有人氣。如今,由公眾參與的保護行動日益增多:觀鳥愛好者積極參與越冬水鳥調查等鳥類監測工作;手機應用程序上的“保護地證書”“物種勳章”等互動活動,吸引公眾瞭解身邊的生態系統和物種……當前,我省建立各方合作機制,引導有關部門、高等院校、企業和民間環保等社會力量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推動形成生物多樣性保護全民參與局面。

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之路上,我省將持續“接力跑”,奔赴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本報海口5月22日訊)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