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顧傑劉雪妍張駿
在未來,曾經的不治之症是否可以被AI治癒?在未來,智慧型機器人如何更深度地嵌入人類生活?昨天,以“闖上海、創巔峰——未來產業引領未來”為主題的第四届上海創新創業青年50人論壇在上海中心舉行,眾多創新創業青年與經濟學家、科學家、企業家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濟濟一堂,圍繞上海未來產業發展等話題,分享真知灼見,共話發展機遇。
上海是中國最早佈局發展未來產業的都市之一。當前,上海正加快構建“3+6”新型產業體系,大力推動新賽道產業和未來產業佈局。不少與會嘉賓認為,上海是青年創新創業的熱土,這裡承載著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青年要更加奮發有為,不斷增強本領、創新突破,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城市”。與會嘉賓還提出,建設青年發展型都市,是上海與青年“雙向奔赴”的强烈訊號,聚焦未來產業、瞄準未來方向,這裡將成為廣大創新創業青年的希望之城、圓夢之地。
“硬核”新科技營造未來圖景
未來似乎已來。論壇現場,多位來自企業界的青年創新創業者激情澎湃,自信地分享著“硬核”新科技所勾勒的未來圖景。
星希爾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李成濤介紹了AI用算灋類比蛋白動態,助力新藥研發的過程。其開發的世界首創AI動態模擬技術,讓原先的類比過程從上百天縮短到兩分鐘。李成濤說,希望可以通過AI完成難成藥、未成藥靶點的問題,真正解决臨床需求,期待AI的加入,可以使原本無法治癒的疾病變得可治癒。
“AI是一個不知疲倦的偵察兵,可以在‘霧裡看花’的問題上幫助醫生。”上海聯影智慧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聯席CEO周翔介紹了AI在醫學方面的應用。他指出,利用大模型綜合影像和所有資訊,為醫生提供決策支援系統,這是醫療領域正在快速發展的新趨勢。
在另一些領域,“硬核”科技已經在產業上實現了更為豐富和多元的應用。上海非夕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世全介紹了新一代自我調整機器人,可以通過視覺進行初步定位,對環境有足够强的適應性,甚至可以舉一反三完成任務。在工業上,其已被用於手機、智慧音箱甚至是飛機表面等各種產品的打磨拋光上;這一機器人還能通過精准按摩實現專業理療,這一應用已在不同國家陸續落地。
為青年人才提供更大的舞臺
如何為未來產業和創新創業人才提供政策環境支持,從而更好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是與會嘉賓共同關注的話題。
論壇現場,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張宏韜對上海的產業發展政策進行了解讀。在他看來,未來產業科技的變化和傳統產業相比有更大的不確定性,也要有坐5—10年冷板凳的精神,在上海未來要重點發展的領域內,有些可以發展成百億級甚至是幾百億級的企業。為此,上海已製定未來科技“築基計畫”、未來佈局“領跑計畫”等六大計畫,培育未來產業加速園,支持更多中小企業攜手發展。
上海市科委主任駱大進介紹,當前,上海正著力强化重點領域創新人才支撐,聚焦產業創新發展中的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重大需求,探索重點領域人才目錄、崗位清單等引導機制,促進重點領域人才的產學研聯合培養和跨界。為給人才“鬆綁”,上海聚焦高校院所、企業、新型研發機構和科技人才等主體感受比較深、“繩子”綁得比較緊的重點環節,提出五個方面18項改革舉措,進一步改革優化管理管道,激發創新主體活力。
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市委人才辦常務副主任曹遠峰說,為鼓勵海內外更多青年來上海創新創業,近年來上海重點優化人才落戶政策,進一步提高對青年人才的開放度和集聚度,為青年做大事業發展舞臺、做優創新創業服務、做實賽會合作品牌,讓各領域青年在這裡更好實現人生價值。
上海的未來寄希望於青年一代
“開放、創新、包容是上海最鮮明的都市品格,也是年輕人最嚮往的時代氣質。”當天的論壇上,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教授張益唐通過視頻發表主旨演講。
許多與會嘉賓,尤其是創新創業青年對此深有感觸。“新技術、新場景應用,上海經常是國內首試、首驗。”哲弗智慧系統(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飛說,上海是一個誕生標準的地方,是先行先試的地方,政府、行業協會懂行,能够幫助市場主體發展。
當天,來自國內外的多位專家學者和業界前輩,對創新創業青年給予鼓勵和期許。“在矽谷的時候,我進一步意識到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一個國家要想振興,必須要靠創新,而創新最重要的是要有企業家。”物美集團創始人、多點DMALL創始人張文中在視頻演講中說,企業家是把科學和經濟發展結合在一起的重要力量,這也是他下定决心從多年的總體經濟政策研究轉入經濟建設主戰場的原因。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弗裡曼經濟學講席教授白重恩則提到,政府需要給創新創業者提供更寬鬆的政策環境、更穩定的政策預期,還需要資金、金融體系對創新的長期支持。
“上海的未來寄希望於青年一代,上海的青年造就了青年的上海。”張益唐勉勵年輕人要能够創新,敢於做別人沒做或者是別人做不出來的東西,這正是創新所要求的。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