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暢通經濟迴圈的重要支撐和關鍵環節,烏蘭察布市堅持把農牧民轉移就業和就地就近就業並重,不斷拓寬就業管道、擴大就業規模、提高收入水准。
就地就近就業成效更加顯著
今年以來,烏蘭察布市聚焦“五大任務”,大力發展“五大經濟”,繼續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實現擴大就業與經濟增長良性互動。
釋放政策紅利,持續穩定和擴大就業,突出對就業容量大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穩崗位穩就業的支持,預計年內,全市城鎮新增就業8500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900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3300人。
落實好《烏蘭察布市促進就業創業的若幹措施(試行)》,强化對重點群體的就業創業服務,支持多管道、多形態就業,並持續推進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加大創業培訓、創業擔保貸款、創業服務和政策支持力度,營造更加濃厚創新創業氛圍。截至目前,全市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799萬元,開展創業培訓591人次。
支持靈活就業健康發展和零工市場建設,及時發佈零工資訊,今年11個旗縣市區分別建成1個線下零工市場,同時積極建設、推廣和應用烏蘭察布網約零工市場平臺,在蘇木鄉鎮、街道社區建設“零工驛站”,線上線下同步推送就業崗位資訊,促進各類重點群體靈活就業。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線上線下零工市場7處(線下6處),線上零工市場實名認證注册1100多人,累計提供1.6萬餘次勞動就業機會。
在推進農牧民轉移就業工作中,强化以工代賑項目吸納就業對接,適當對農牧民工提高薪資比例。截至目前,全市以工代賑項目投入資金2122萬元,吸納農牧民工就業539人,發放勞務報酬551萬元。
跨區域轉移就業更加有序
在卓資縣易地搬遷安置社區,鄭果娥是易地搬遷羣衆,她年齡偏大、教育程度較低,還需要在家照顧小孩,無法實現外出轉移就業。在易地搬遷安置社區公共就業服務視窗瞭解到,幫扶車間建在易地搬遷安置社區內,她通過應聘順利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結合地區實際,烏蘭察布市進一步健全農牧民轉移就業服務體系,持續完善個人跨區域務工就業、企業吸納就業、個人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形成較為完備的政策體系。進一步發揮我市駐呼市、包頭、鄂爾多斯等地外出人員綜合服務中心的作用,提升外出務工人員就業能力、健全跨區域就業服務機制、持續做好就業服務保障工作等服務,實現我市外出務工人員“出得去、留得下、穩得住”的目標。現時,全市在呼市、包頭市務工人數累計60多萬人,外出人員主要從事建築工、警衛、保潔等服務類崗位。
市人社局就業服務中心主任李衛東介紹,烏蘭察布市不斷創新工作方法,通過企業吸納就業、建設零工市場、打造勞務輸出品牌等管道,實現有序有組織轉移就業。截至4月底,全市農牧民轉移就業28.8萬人,轉移6個月以上24.8萬人,轉移就業人數和勞務收入總體勢頭良好。
職業技能培訓更加精准
提升技能是實現就業的關鍵。為加快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科技技能人才,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烏蘭察布市積極開展“技能內蒙古行動”。一是加大對脫貧人員、農村牧區低收入人員和轉移就業農牧民職業技能培訓力度,提高外出務工人員的職業技能水准;二是大力開展貼近企業崗位需求和勞動者就業需求的技能培訓;三是組織返鄉農牧民工開展就業創業培訓,促進農牧民工就近就業創業;四是助力鄉村振興,積極推進鄉村牧區本土人才技能培訓,培養一批農村牧區高技能人才和鄉村工匠。
通過把農牧民工、脫貧人口培訓意願與市場需求、產業發展等結合起來,突出開展好有針對性、實用性的技能培訓,進一步提升了培訓後就業率。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訓農牧民工和脫貧人口2245人,實現了邊培訓、邊就業、邊增收。
勞務品牌帶動就業效應更加凸顯
好的勞務品牌就是好的“就業名片”,不斷提升勞務品牌的內在價值,是農牧民工穩定就業、致富增收的重要通路。
“豐鎮月餅”“化德羊絨絮片縫紉工”“烏蘭美健康服務”……這些勞務品牌是依託我市獨特的文化傳統、資源優勢和主導產業發展起來的,已經成為口口相傳的“金”字招牌,也是促進農牧民就業的重要舉措。截至目前,我市成功申報3個自治區級勞務品牌,年均帶動就業人數約1.45萬人,年均勞務收入3.1億元左右。
“烏蘭察布經濟發展結構更趨合理,市場空間大。特別是近年來經濟對就業的拉動作用日益增强,為穩就業提供了堅實支撐,我們有底氣、有信心保持全市就業局勢總體穩定。”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雲雪豔表示,要堅持把擴大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各方面政策要圍繞促進就業來綜合發力,不斷為全市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