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繼續走在高品質發展前列

江苏 50℃ 0
摘要:2023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希望江蘇繼續真抓實幹、奮發進取,在高品質發展上繼續走在前列,為譜寫“强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實現良好開局,為全國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藍天碧水,塔機林立。在維多利亞湖萬頃碧波映襯下,數臺徐工塔機平穩回轉、精准吊裝,助力東非第一長橋馬古富力大橋建設。

從六年前的全球第七躍居如今的前三,徐工集團堅持自主創新、研製大國重器,不斷改寫世界工程機械版圖,產品出口191個國家和地區。

2023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來自徐工集團的單增海代表帶來一個好消息:“2017年您考察徐工時乘坐的220噸全地面起重機,關鍵名額已達到全球第一,國產化率由原來的71%提升到100%。”

總書記肯定地說:“你們的工程機械是做出來了,達到了世界領先水準。從全世界來看,我們現在的製造業門類品種是最齊全的。同時,我們還要再提升,向中高端走,我們高品質發展要體現在這裡。”

在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後,習近平總書記表示,希望江蘇繼續真抓實幹、奮發進取,在高品質發展上繼續走在前列,為譜寫“强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實現良好開局,為全國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高品質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表示,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上走在前、在强化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涵蓋了推動和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必由之路、戰畧基點、必然要求、最終目的,是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推動高品質發展走在前列擘畫的“路線圖”。

通計熟籌,蹇視高步。江蘇堅定不移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牢牢把握“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這個總要求,時時瞄準“在高品質發展上繼續走在前列”這個總目標,精心描繪“建設‘强富美高’新江蘇”這個總藍圖,努力以一域之光為全域添彩。

鑽堅仰高,加快實現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

大腦用“意念”控制機械手套,失語者通過機器重新“表達”……在江蘇集萃腦機融合智慧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科幻電影中的“讀心術”正在走進現實。這家政產學研共建的產業技術研發機构,攻關腦機融合智慧科技關鍵器件、覈心算灋等領域,一項關鍵技術與應用近期斬獲2022年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科技發明一等獎。

加快實現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必由之路。針對基礎研究較為薄弱、企業創新效率不高等瓶頸,江蘇正製定基礎研究三年行動方案、實施新一輪創新型領軍企業培育行動,全方位佈局科技創新平臺、創新體制機制,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搶佔未來競爭制高點。

地基打得牢,科技事業塔樓才能建得高。作為全國首個創新型省份建設試點省,江蘇著眼未來可能產生變革性科技的基礎科學領域,持續强化戰畧科技力量佈局。

主攻前沿新材料,蘇州實驗室全力推進首批戰畧科研任務;聚焦未來網路通信與安全,南京的紫金山實驗室年初發佈“國內首款內生安全200GDPU晶片”等多項重磅創新成果;潜向更廣袤深藍,無錫的深海科技科學太湖實驗室持續增强海洋裝備自主可控能力;填補大功率燃氣輪機試驗裝置空白,連雲港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具備對外試驗服務能力……加速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攻堅關鍵核心技術,江蘇努力在創新高原上樹起高峰。

4月4日,隨著華海誠科登入資本市場,江蘇科創板上市公司在全國率先突破百家,占比近五分之一,凸顯創新發展硬實力。

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創新體系,江蘇著力構建科創金融、開放創新等生態體系,加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等全鏈條創新,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在產學研深度合作中貫通融合,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全國首破8萬家。

走進江蘇省創新型企業常州中車瑞泰裝備科技有限公司,其自主研發的風機齒輪箱不斷下線發往海外。公司副總經理張保松說,研發團隊引進一批軌道交通人才,將高鐵齒輪箱科技“移”到風機領域,不僅重量减半、大幅降低造價,而且運轉更穩定。

拆除“籬笆牆”,疏通“快車道”。江蘇深耕科技體制改革“試驗田”,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准。

“團隊控股”運營公司,建設專業研發平臺,提煉徵集企業解决不了但又願意掏錢解决的真需求……作為江蘇省委省政府組建的產業技術研發與轉化的創新組織,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成立10年來,已與265家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建立企業聯合創新中心,累計轉化7000多項科技成果,衍生孵化1200多家科技型企業。

發力科技“無人區”,競逐產業新賽道。2400多年前,墨子和他的學生完成小孔成像實驗,開啟人類追光史;如今,一條從光子產生、傳輸到應用的全產業鏈在太湖東岸漸成規模。

“我們搶抓各國在光子領域均未形成絕對優勢的機遇,聚焦高端雷射智慧製造、高性能光感測器等領域,努力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蘇州高新區負責人說,當地已集聚相關企業200餘家、產業規模超600億元,全力打造光子產業高地。

科技領先一步,產業領先一路。南京聚焦元宇宙等六個前沿領域,常州發力建設“新能源之都”,泰州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宿遷全力推動新能源、高端紡織、綠色食品三大產業產值突破千億級……江蘇著力打造未來產業先導區,培育發展第三代電晶體、生命健康、氫能儲能等新產業。

現時,江蘇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突破3%,達到創新型國家和地區中等水准;全國15.1%的領跑科技分佈在江蘇,五分之一的高技術產品出口來自江蘇製造。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江蘇省省長許昆林表示,江蘇堅決扛起在國家科技創新格局中勇擔第一方陣的使命,聚焦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全力營造崇尚科學、尊重創造的社會風尚,讓聰明才智、創造激情充分湧流,著力提升發展的自主性、持續性、安全性。

高掌遠蹠,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

一支霜淇淋的“誕生之旅”,展示智慧製造的世界標杆。近期,遊客們身穿全套防護裝備,走進聯合利華和路雪太倉基地,零距離探秘全球首家霜淇淋“燈塔工廠”。

現時,全球共有132家“燈塔工廠”。中國有50家,江蘇占9家、居全國第一。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戰畧基點。面對世界產業體系加速演變,製造業增加值占全國13.7%、全球近4%的江蘇,堅守實體經濟,加快建設製造强省,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努力在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重要的樞紐作用、支撐作用和示範引領作用。

經過持續發展,江蘇已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全部41個工業門類中的40個。針對大而不强、全而不精,江蘇持續推動强鏈補鏈行動計畫,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努力推動產業鏈一通到底、安全可控、精實高效,夯實新發展格局的產業基礎。

從“一滴油”到“一根絲”“一張膜”,沿產業鏈上下游拓展,盛虹集團從印染小廠成長為世界500强。董事長繆漢根說,隨著煉化一體化項目全面投產,盛虹完成“油、煤、氣”三頭並舉,“烯烴”“芳烴”雙鏈並進的全產業鏈佈局,未來還將向新能源、新材料延伸。

撐起支點、以點帶面,江蘇努力打造一批具有產業鏈生態主導力、關鍵環節掌控力的領軍企業。新發佈的江蘇省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畫提出,到2025年累計培育製造業單項冠軍3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0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萬家以上。

壯大集羣,塑造長期優勢。江蘇圍繞50條重點產業鏈、30條優勢產業鏈和10條卓越產業鏈,舉全省之力打造一批拆不散、搬不走、壓不垮的“產業航母”,國家級先進製造業集羣總數增至10個,居全國第一。

既“强筋壯骨”,又“脫胎換骨”。搶抓數字經濟關鍵增量,江蘇加速數實融合,推動實體經濟全方位、全過程、全鏈條、全要素提升。現時,全省累計建成智慧製造示範工廠138家、智慧車間1979家,“上雲”企業近40萬家,數字經濟規模超5萬億元。

搶抓疊加機遇,服務國家重大戰畧。3月18日,高棉施漢諾港經濟特區,通用輪胎科技(高棉)有限公司迎來首胎下線,這是RCEP生效後江蘇首個在其成員國投資的超1億美元項目。由江蘇紅豆集團牽頭打造的高棉施漢諾港經濟特區,集聚了中國、歐美、東南亞等地170餘家企業、機构,創造就業崗位近3萬個。現時,江蘇已在6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建有7個國家級和省級境外園區。

提要鉤玄,綱舉目張。以“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擁抱世界,以區域協同聯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以揚子江城市群建設推動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江蘇以大視野謀篇大格局,加快推進以揚子江城市群和沿海經濟帶、江淮生態經濟區、徐州淮海經濟區中心都市為總體佈局的“1+3”重點功能區建設,全方位融入國家重大戰畧,更好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

“環線高速”加速成環,橫跨蘇皖的南京都市圈,持續推動同城化,打造創新都市圈、幸福都市圈;從“鄰里間”到“一家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實現交通“一卡通”、公車“一網通”……科創產業雙向奔赴、資源要素有序流動,江蘇加速助推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欲引鳳凰,先栽梧桐。良好的營商環境,為地區高品質發展提供強勁推動力。江蘇持續優化提升政務服務,讓企業敢闖敢幹。今年3月,江蘇個體工商戶在册總量在全國率先突破千萬。現時,世界500强企業中已有392家投資江蘇。

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提升制度型開放水准。江蘇自貿試驗區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開展先行先試,形成制度創新成果196項,其中11項在全國推廣、88項在省內複製。

加快建設新出海口,打造徐州國際陸港、淮安空港、連雲港海港……“十四五”期間,江蘇將基本建成“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打造國內大循環的重要中心節點、國際迴圈的重要戰略連結、國內國際雙迴圈的重要動力支撐。

匯通江淮之氣概,暢達黃海之遼闊。第三届江蘇發展大會將於5月20日在南京舉辦,進一步促進各領域對外交流合作、集聚國內外高端創新要素,推動江蘇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向著新高度攀升。

步步登高,加快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

“南京綠肺”紫金山南麓,以生物育種鐘山實驗室為覈心的鐘山種業矽谷在此落子,萬建民等5比特院士率領團隊,圍繞“農業晶片”攻關種業“卡脖子”難題。

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糧食自給率超100%、農業全產業鏈不斷延伸、富民强村幫促行動助農民過上現代生活……既是經濟大省、工業大省,也是農業大省、糧食大省,江蘇牢牢把飯碗端在自己手上,高水准建設農業强省,加快建設農業强、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

長江北岸、京滬高鐵西側,曾“廢溝呆塘”遍佈的邊角地變身4248畝蘭花塘高標準農田,路成網、渠相通、旱能灌、澇能排,還有三個尾水淨化生態塘消納污染物。這裡不見忙碌的農人,作物“喝水吃藥”卻更精准。“土地、作物的實时名額在手機、電腦上一目了然,多數時候只需要動動手指。”南京浦口“90後”新農人邵立昌說,去年高溫少雨,但有“黑科技”保駕護航,首次開鐮就實現畝產1414斤,畝均收益超4000元。

小田變大田,糧田變良田。為破解人多地少等資源約束,江蘇累計建成4300萬畝高標準農田,占全省耕地總面積約七成,糧食總產量連續九年穩定在700億斤以上,2022年連續六年創歷史新高。

既藏糧於技,又藏糧於地。在全國率先實施“先補後占”,“十三五”以來共新增耕地近100萬畝;加大補償激勵,省級投入5.04億元獎勵資金;衛星“天眼”即時監測,第一時間發現土地佔用、更改用途等問題……江蘇牢牢守住耕地紅線,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8000萬畝以上。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江蘇各地依託鄉土資源和產業基礎,發展特色產業、延伸產業鏈條,把“土特產”文章做實做細做精。

穀雨已過,蘇州市吳中區東山、西山的茶農們並沒有閑下來。這幾年,當地一改只做碧螺春綠茶的習慣,陸續開發出碧螺春紅茶、柑紅茶、果茶,實現“一季春茶,四季增收”。

茶有四季,農無“邊界”。無錫陽山從賣水蜜桃、桃產品到“賣風景”“賣生活”,成了名副其實的“桃花源”;淮安盱眙蝦稻共生、三產融合,“一隻蝦”帶動20多萬人就業,“盱眙龍蝦”品牌價值達306.5億元;陽澄湖、固城湖等江蘇的品牌螃蟹,沿著網絡“爬”向天南海北,產量約占全國一半;始於唐代、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興化垛田“水上花海”每年吸引數十萬遊客,上萬村民吃上了旅遊飯……

如今,江蘇擁有10億元以上縣域優勢特色產業199個。“賞花經濟”“民宿經濟”“鄉村馬拉松”……一個個新產業新業態解鎖農民創富密碼。

壯大集體經濟,村强帶動民富。鹽城市亭湖區五星村因地制宜發展工業的同時,打造中國沿海農業生態園示範基地、田園綜合體,村集體資產超9億元,村民人人持股、社保全面覆蓋、年均純收入超5萬元,每年村民福利支出達1000多萬元。

過去四年,江蘇省以上財政累計投入15.4億元,支持2564個村實施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2023年計畫扶持641個行政村。

和美鄉村,首在規劃。江蘇注重從城鎮化發展、國土空間格局優化等宏觀視野謀劃村莊佈局和發展,更高起點編制“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實施“共繪蘇鄉”規劃師下鄉行動,採取基層掛職等多種形式,安排規劃師定點、定期、長效服務鄉鎮基層。

郭芒是近千名活躍在江蘇大地的駐村規劃師之一。這個江蘇省城鎮與鄉村規劃設計院“90後”設計師,不僅以項目管道參與村莊規劃的編制和落實,還在“陪伴式規劃”中傾聽村民心聲。跳廣場舞、公車出行等新需求漸次納入設計方案,推動鄉村由表及裡、形神兼備全面提升。

穿著皮鞋種地,動動指尖賣貨,坐著公車趕集……一個個小小願景的實現過程,勾勒出江蘇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發展軌跡。

高識遠度,讓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到服務中心“打卡”健康監測,在社區食堂“刷臉”吃飯,和“老夥伴”學習琴棋書畫,當家有急事可一鍵求助……在東台市,一個個“養老服務圈”讓老人足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就餐娛樂、醫療康養、精神慰藉等服務。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最終目的。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江蘇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兜牢民生底線,提升全生命週期公共服務質量,在推動高品質發展中創造高品質生活。新時代以來,江蘇堅持把75%以上的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投入到民生領域,實現更高水准的“民生七有”。

電針儀、艾灸盒、理療床……常州市武進區河南村衛生室的醫療設備不斷增加,大學生村醫王娥有了更大用武之地:從只能看頭疼腦熱小病,陞級為監測村民健康、提供康養理療。像王娥這樣的大學生村醫,武進區有200多位。“赤腳醫生”轉為備案制鄉村醫生,村醫收入新增,村民幸福感提升。

從生存型、保障型向改善型、品質型轉變,百姓生活更加便利、更有保障。在全國率先開展高值醫用耗材聯盟集中帶量採購、普惠性幼儿園覆蓋率超過90%、護理院數量占全國總數近40%……

天地之大,黎元為先。南京扇骨裏鄰里生活中心,居民可以自助辦理身份證、進行簽證;無錫市長安街道,部分核酸小屋改造成匠人便民服務站,理髮、縫補、磨刀等“小修小補”回歸……規模適宜、軟硬兼備、功能完善的“完整社區”,添力宜居、韌性、智慧都市,成為烟火氣十足的美好家園。

羣衆愁盼處,治理發力點。2021年有羣衆投訴社區健身器材日久失修,江蘇省體育局用一年多時間為全省近60萬件室外健身器材打上“二維碼”,老百姓發現問題即可“掃碼報修”。江蘇省體育局局長陳少軍說,羣衆吹哨,部門報到,2022年6月以來全省完成維修1641件,室外健身器材實現即報即修、動態管理。

細“治”方能入微,參與度决定滿意度。在宿遷,百姓坐著說,幹部站著聽,一次次“廣場夜談”成為民聲直通車;在張家港永聯村,通過代表大會議大事、議事團體議難事、樓道小組議瑣事、媒體平臺議醜事,鄉風文明漸入人心;南京泰山街道,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實时調度全部網格,“區塊鏈+人臉識別”助力社區治理便捷高效……

網格化兜牢民生、信息化科技賦能、精細化高效服務,江蘇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構建衝突糾紛多元化解體系,不斷下沉治理資源,2.1萬個城鄉社區活力日增,95%的糾紛化解在基層。

看得見星空、聞得到花香,綠色是高品質發展的底色、高品質生活的成色。2018年以來,在地區生產總值連跨3個萬億元臺階的同時,江蘇PM2.5濃度下降31.9%,2022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達79.0%,生態環境質量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準。

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近年來,志願者們欣喜發現,長江江蘇段江豚出現頻次增多、活躍範圍變大。“江豚離岸邊越來越近,有時候甚至能聽到它們呼吸孔發出的‘噗嗤’聲。”揚州市江豚保護協會會長助理馬建軍在長江邊觀測江豚時,還觀測到了東方白鸛等珍稀候鳥。

不僅僅是長江。曾經藍藻橫行的太湖,重現對水質要求極高的桃花水母;地勢平坦的南通市區,首次發現豹猫的身影;鎮江句容戴莊村堅持10多年不用農藥、化肥,有機田裡發現野生娃娃魚;南京因野豬“進城”頻頻登上熱搜……調查顯示,全省記錄物種數已由4588種更新至6903種。現時,江蘇擁有國家森林都市8個、國家生態園林都市9個,獲聯合國人居環境獎都市5個。

放眼未來,新征程召喚新作為。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高品質發展不動搖、不猶疑、不偏向;

堅持錯位發展、特色發展,勇於在自己的賽道上爭先領先;

堅定不移吃改革飯、走開放路、打創新牌,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

樹牢正確政績觀,做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始終保持“當表率、做示範、走在前”的果敢擔當,敢為善為、奮發有為。

“牢牢把握推動高品質發展‘四個必須’的明確要求,全面落實江蘇‘四個走在前’的重大任務,我們既要看到基礎和優勢,更要找准差距和短板、研究辦法和對策。”信長星說,我們要把已經取得的成績作為新的起跑線,將“必須”的要求轉化為“必然”的自覺,始終保持“當表率、做示範、走在前”的果敢擔當,以“幹部敢為”示範帶動“地方敢闖、企業敢幹、羣衆敢首創”,形成“理念轉變”促進“思路蛻變”再到“發展質變”的持續躍升,用高質量發展新成效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

(刊於《了望》2023年第20期)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