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橋公園今煥新開放虹橋開發區存量地塊年內將迎來一批“上新”

上海 57℃ 0
摘要:歷經40年發展歷程的虹橋工業區即將迎來一抹“新綠”。今天,位於虹橋開發區覈心地帶的虹橋公園煥新開放。虹橋公園煥新開放,是近年虹橋開發區更新與功能提升諸多亮點中的一個。

虹橋公園“虹橋源亭”.jpeg

虹橋公園“虹橋源亭”。舒抒攝

  記者舒抒

  歷經40年發展歷程的虹橋工業區即將迎來一抹“新綠”。今天,位於虹橋開發區覈心地帶的虹橋公園煥新開放。虹橋開發區存量地塊年內也將迎來一批“上新”:虹橋聯合大廈7月可向首批入駐企業交付;藝豐中心(仙霞南豐城)預計年內竣工;國展中心控詳規劃已獲批復,靜待更新改造……

  作為上海最早完成成片二級以下舊裏改造的中心城區,長寧區先一步邁入存量時代,也早一步面臨發展空間趨於飽和的挑戰。自2016年將都市更新作為區域發展戰略以來,長寧區相繼誕生了上生·新所、蘇州河中環橋下空間、蘇州河華政濱水景觀提升、華政校園與中山公園融合開放等頗具代表性的都市更新案例。

  而今,已有40年開發建設歷史的虹橋開發區,正面臨片區更新與功能陞級的關鍵節點。在上海都市更新中,長寧是探路者,亦是創新者。

  公園改造更新,問需於民問計於民

  史玲敏在天山路街道茅臺社區生活了幾十年,年輕時她經常帶著孩子在附近的“兒童交通公園”遊玩。後來公園在2006年更名為“虹橋公園”,增添了便民健身設施,成為周邊居民鍛煉、休閒的首選去處。但近些年,隨著園內景觀和設施的老化,建成於1987年的虹橋公園有些“魅力蒙塵”。這次公園改造更新,在史玲敏看來就像一場及時雨。

  從仙霞路遵義路大門走進虹橋公園,映入眼簾的是色彩活潑的英文“PARK”(公園)字樣及其身後一座白色、簡約的圓形回廊,而這也是公園全新打造的視覺亮點和功能焦點“虹橋源亭”。據悉,這座直徑36米的圓形廊架特別選用了ETFE膜材,表面光滑不易附著灰塵,每個獨立氣囊均可被變色的LED點亮,營造出“水立方”同款的光影變幻效果。廊架下方還設定了弧形座椅、下沉式臺階等頗具“劇場感”的裝置,400平方米的活動空間內可舉辦公益演出、小型音樂節、發佈會、購物集市等各類活動。

  翡世景觀設計此前參與了中山公園融合開放的方案設計,此次則負責虹橋公園的整體更新設計。創始人潘山介紹,“‘虹橋源亭’的夜間燈光類比了日出與日落的形態,10分鐘內可演變出從太陽斜射、紅色、晚霞到日落星辰,再到日出的迴圈變化,每晚6點到10點都會有柔和的燈光從公園內散發出來,為商圈和都市夜歸人點亮一盞特別的燈。”

  虹橋公園在設計改造中還充分踐行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長寧區綠化市容局副局長王曄菲介紹,今年3月,長寧區通過“上海長寧”微信公眾號等線上、線下平臺公開徵詢公眾對公園整體改造的意見建議,並多次召集周邊商圈和居民代表展開討論,共收到意見建議59條,最終有18條被採納,包括優化健身跑道、新增特色植物配寘、新增舉辦活動的區域等。

  而今,這些“問需於民、問計於民”金點子都迴響在了公園全新的面貌中。在公園北側,一處水洗石打磨而成的S形地景藝術頗為吸睛。但仔細觀察能發現,這處可坐、可站、可躺的裝置巧妙地繞開了五棵高大的香樟樹。王曄菲介紹,雖然虹橋公園的人流動線、健身步道和視覺效果都“大變樣”,但年代久遠的樹木都保持了原位,通過增設“雲朵花園”等園藝短劇增添趣味。一處形如拱門的白色通道則是專門為小朋友們所設,延續30多年前兒童交通公園的歷史印迹。

  虹橋公園的區塊佈局也充分採納了居民的意見建議。公園靠近南豐城、尚嘉中心的商圈一帶,打造了時尚活力的綠化組合及夜間五彩斑斕的“虹橋源亭”;西面靠近居民區一側,則呈現靜謐自然的景觀風格,並安排了健身器材、休閒長凳等老年友好型設施,兼顧不同年齡段的需求。

  激發多元主體,促進虹橋片區更新

  虹橋公園煥新開放,是近年虹橋開發區更新與功能提升諸多亮點中的一個。

  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虹橋開發區曾誕生全國首個國際招標“土地批租”項目、首個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也是上海人心目中改革開放後“最早的CBD”。然而,區域內相關功能、設施和配套經過漫長歲月,如今已不能完全適應和滿足當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虹橋開發區的都市更新勢在必行,且尤為迫切。

  長寧區常務副區長岑福康表示,現時都市更新主要分為政府主導和市場主導兩類。無論是哪一方主導,都市更新的“活躍度”都尤為重要,需要廣泛的參與和討論。

  現時,長寧區已製定第三輪都市更新三年行動計畫,探索都市更新向老舊商務樓宇深化改造、數位化深入轉型等方向邁進。通過多個都市更新實踐項目,長寧區還摸索出了“發現人、觸發人、協調人”這一“三人都市更新方法”,在此架構下逐個破解都市更新中的利益平衡問題以及新老技術規範的突破。

  位於婁山關路仙霞路的藝豐中心是外資積極參與主導都市更新的代表。項目由崇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包含兩幢建築,其中一幢定位為“文化藝術+辦公”的20層建築,另一幢是企業代建的社區行政服務大樓,涵蓋派出所、兒童託管點等功能。值得一提的是,項目南側將開設虹橋開發區內首個當代藝術綜合空間,在地上、地下共約6000平方米的空間內集合演出、展覽和公共教育等功能。

  來自市屬國企自有存量用地更新的國展中心項目,則走出了一條政策先行先試的新路。據悉,隨著上海大型展覽場館的相繼入市,國展中心自2016年起開始空置。當《上海市城市更新條例》和《上海市城市更新指引》相繼發佈後,長寧區與業主方地產集團一拍即合,促成國展中心成為全市首個運用都市更新新政開展規劃優化的項目。未來,這裡將建成具有亞太影響力的國際仲裁中心、相關服務集聚地以及綜合服務平臺。

  眼下,距離藝豐中心一街之隔,由長寧區政府主導的婁山關路445弄都市更新項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設,這片昔日舊改地塊上將建成市民科技體育活力中心,增强區域公共服務能級;世貿商城、友誼商城也正開展都市更新前期研究;地產集團計畫將虹橋開發區內的部分存量飯店改造為長租公寓,滿足不斷湧現的人才住房需求。

  “從都市的公共空間、公共服務更新著手,撬動並推動區域品質提升,才能激發更多主體參與都市更新,最終促成一幢幢存量樓宇展開功能調整與品質提升,實現區域的整體更新。”岑福康說。

标签: 存量土地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