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已將推進都市數位化轉型作為“十四五”主攻方向之一,統籌推進經濟、生活、治理各領域

上海 42℃ 0
摘要:當前,上海已將推進都市數位化轉型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攻方向之一,統籌推進“經濟、生活、治理”各領域全面數位化轉型,面向全球都市競爭,上海正在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位之都。

  記者吳丹璐束涵俱鶴飛

  35家三甲醫院,每年承接來自全國各地9400萬人次的就診量,上海是怎麼做到的?數位化轉型是底氣來源。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數位化服務正發生在上海的交通、醫療、養老、商貿等領域,探尋其原因,離不開上海的都市數位化轉型。

  當前,上海已將推進都市數位化轉型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攻方向之一,統籌推進“經濟、生活、治理”各領域全面數位化轉型,面向全球都市競爭,上海正在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位之都。

  經濟數位化:機器人密度是國際平均水準兩倍多

  4月7日,上海都市數位化轉型體驗館在楊浦區景星路465號正式開館,整個展館最大的展出面積給了經濟數位化展區。經濟數位化可以從數字經濟和產業數位化轉型兩個層面來理解。

  上海數位產業發達的一些明顯表徵是,上海的協力廠商支付企業占全國60%的市場份額,本地生活服務企業占全國70%的市場份額,網路文學企業占全國90%的市場份額,網路遊戲企業占全國30%的市場份額,一批藝員企業如嗶哩嗶哩、拼多多、閱文集團、米哈遊均在上海誕生。

  2021年上海數字經濟覈心產業增加值實現5367.27億元,占GDP比重達12.4%,在長三角處於龍頭地位。2021年上海數字經濟覈心產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5.5%。根據今年上海政府工作報告規劃,今後五年,上海數字經濟覈心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將提高到18%。

  上海工業產業基礎雄厚,在數位化賦能下,上海的航空、航太、船舶、汽車等產業能級不斷提升,更多聚焦產業數位化的園區應運而生。

  自主研發康復機器人的傅利葉智慧就是其中典型案例。2015年,傅利葉智慧誕生於張江,2020年張江機器人穀成立後順利入駐。產業集聚帶來非常好的產業鏈優勢,實驗室的研究成果通過上游供應鏈優化,實現降本增效,又在下游的各級醫院找到應用場景,推動產品商業化應用。“在張江機器人穀,我們獲得了非常好的品牌效應、國際化資源、上下游產業鏈資源乃至高品質人才隊伍,讓初創公司的發展更上一層樓。”傅利葉智慧產品經理高崇力說道。

  市經信委副主任湯文侃介紹,近年上海重點推動製造業的數位化轉型和綠色化轉型協同發展,累計建成100家智慧工廠,打造8家國家級智慧製造示範工廠,3家企業獲評國家級智慧製造標杆企業;上海機器人密度260臺/萬人,是國際平均水準兩倍多;形成26個具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連結全國120多萬家企業、822萬臺設備,推動一批“5G+AI+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

  在製造業數位化轉型方面,上海的目標是到2025年,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數位化診斷全覆蓋,數位化轉型比例不低於80%。

  生活數位化:服務指數全國第一

  經濟數位化更多發生在產業的後方,而數字生活則與每個市民息息相關。

  就醫、出行、上學、旅遊、體育、養老等是市民的高頻急難問題集中的場景。針對這些場景,上海積極引導市場主體參與,彙聚100餘家組織和企業合力,推動重點場景數位化轉型建設。

  例如,為方便市民就醫,上海市基於健康網工程和醫聯工程,在全國率先實現市級醫院號源池統一,全市就診檢查記錄跨院“一張網”。通過對病史大數據深度學習,建立255個臨床專科預問診知識範本,向全市所有醫院開放共亯。現時,所有市級醫院預約時段均已縮短至30分鐘內,20餘家醫院精准到15分鐘,緩解了“掛號難、繳費慢、排隊長”現象。

  出行方面,在上海市交通委的指導下,MaaS(出行即服務)建設主體隨申行公司組建完成。MaaS平臺將逐步彙聚各類交通出行資訊,現時已實現全市公共交通“三碼綜合”全覆蓋,建成上海停車預約一入口,全市收費道路停車場100%可線上繳費,三甲醫院、重點商圈、交通樞紐100%可預約停車。

  在數位教育發展上,上海市成功申報全國唯一教育數位化轉型試點區,初步搭建教育數位基座,以“標準化平臺+個性化挿件”管道支持85所學校開展個性化教學模式變革;完善教育資源平臺和學科知識圖譜,平臺集聚545類3.7萬教育資源,推動全市教育資源的均衡化。

  文旅數位化方面,以治理數據支撐生活便捷服務,全市3000餘家飯店實現30秒掃碼入住。

  能解决市民急難愁盼問題的轉型,才是好轉型。研究顯示,數位行政服務、公共服務和數字生活服務等多個名額,上海皆進入全國十强,其中數字生活服務指數全國第一。

  治理數位化:“沒想到還能這樣辦事”

  如果說經濟和生活的數位化是目標,那麼治理數位化轉型就是以上兩者的根本保障。

  近些年,企業對於上海治理數位化帶來的變化感受最深。市級、區級、街道政務服務點通過科技驅動,運用大數據和AI等智能化手段,努力為辦事人員和辦事企業打造“網購式”的服務,推動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提高辦事速度和質量。

  以浦東新區的視窗智慧辦改革為例,過去,內資企業變更經營範圍事項需要填報3份資料51個要素,許多企業對於政府的審查規則不清楚,容易因填寫錯誤或資料不規範而反復修改,來回跑。而使用了視窗“智慧幫辦”後,企業只需告知變更後的“經營範圍”1個要素,其他全部由視窗工作人員完成。很多企業辦事人員表示“沒有想到還能這樣辦事”,以前繁瑣的手續一次就辦理完成了。

  對於上海市民來說,“一網通辦”已經融入日常生活裏、出門辦事裏、就醫就業裏。

  截至目前,上海市已開放220個街鎮社區事務受理中心,提供11個市級部門超190項高頻事項辦理,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2022年辦件量超1200萬,其中,打破戶籍地限制就近辦理的超240萬人次。此外,為解决上班族休息日辦事的需求,上海還拓展自助終端服務通路,各類自助終端已上線427項事項和654類證照列印服務,累計提供服務超737萬次,做到了個人事項的“全市通辦、一窗受理、全年無休”。

  在昨天舉行的上海高品質發展情況發佈會上,上海市大數據中心主任邵軍介紹,下一步,上海市大資料中心將打造“一網通辦”智慧好辦2.0版,推行智慧申報、智慧審批、“免申即享”、智能客服、遠程虛擬視窗等創新服務內容,為市場主體和羣衆辦事提供多元化、個性化、貼心暖心的高品質服務。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