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揭牌標誌著四川深度融入全國區域創新高地總體佈局這裡將產出更多“川字型大小”戰略性產品

四川 45℃ 0
摘要:綜合性科學中心創新策源地、國家實驗室和天府實驗室承載地、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內核支撐

●覈心區域:以四川天府新區興隆湖周邊100平方公里左右為覈心區域

●目標定位:綜合性科學中心創新策源地、國家實驗室和天府實驗室承載地、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內核支撐

●顯著特點:構築大平臺,重點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實施大項目,重點打造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羣;凝聚大團隊,重點推動一流高校院所落地、引培頂尖人才和創新團隊;產出大成果,重點產出重大原創性成果和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配套園區:建設航空動力科創園、新興智慧製造產業園、鳳棲穀數字經濟產業園、興隆湖高新技術服務產業園等4個園區

5月6日上午,在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暨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現場推進活動中,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揭牌。

碧波蕩漾的興隆湖畔,近年來“含科量”不斷提高: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天府實驗室……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亦佈局於此。

逐科技浪潮,此次揭開面紗的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頭頂哪些“光環”?對於四川乃至成渝地區高品質發展意味著什麼?

找准站位

首個綜合性科學中心,躋身國家發展“大盤子”

找准“興隆湖”在國家大局中的站位,首先得弄清楚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含義。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處於科技創新體系“金字塔”頂端,是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臺,往往佈局建設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和前沿交叉研究平臺,產出重大原創科學成果和顛覆性產業科技,對於塑造科技競爭優勢具有重要意義。

自2016年以來,我國相繼批復設立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北京懷柔、大灣區等4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四川是科教大省,創新資源豐富,能不能在科技創新領域挑起更重的擔子?

2020年初,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作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打造高品質發展重要增長極的重大決策部署,其中明確,要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同年,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用專門篇幅對建設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作出部署,要求“在四川天府新區、重慶高新區集中佈局建設若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一批科教基礎設施”。

2021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批復《成渝地區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總體方案》。“至此,成渝地區在全國首個獲批建設區域科技創新中心、首個獲批建設區域綜合性科學中心。”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國家批復設立的科學中心有兩類,分別是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綜合性科學中心。無論是哪種,一旦躋身國家發展“大盤子”,將在國家層面獲得集聚國家實驗室、大科學裝置、重大科技計畫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中央在成渝地區佈局建設綜合性科學中心,標誌著四川深度融入全國區域創新高地總體佈局,成為參與全國乃至全球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囙此,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被各方面寄予厚望,將其定位為:綜合性科學中心創新策源地、國家實驗室和天府實驗室承載地、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內核支撐。

已有成果

打造原始創新集羣,已佈局3個“大科學裝置”

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由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和成渝(金鳳)綜合性科學中心構成,體現“川渝一家親”共建理念。

按照規劃,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以四川天府新區興隆湖周邊100平方公里左右為覈心區域,將聚焦先進核能、航空航太、智慧製造、電子資訊、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打造學科內涵關聯、空間分佈集聚的原始創新集羣,做强科技創新中心內核。

突出原始創新,離不開發揮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科學重器”作用。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在功能佈局中,專門規劃了“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基地”。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又被稱作“大科學裝置”,現時,四川有10個已建或在建的大科學裝置,數量居全國第三位。其中興隆湖區域佈局3個大科學裝置,包括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電磁驅動聚變大科學裝置等。

“大”——正是推進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建設的顯著特點。

構築大平臺:重點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已佈局國家級創新平臺35個,落地國家實驗室1個、天府實驗室2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個;

實施大項目:重點打造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羣,已佈局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3個、省級設施3個、國家科教基礎設施7個;

凝聚大團隊:重點推動一流高校院所落地、引培頂尖人才和創新團隊,已落地中國科學院大學成都學院等校院地協同創新機构43個,引育院士11名、高層次人才超6000名;

產出大成果:重點產出重大原創性成果和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持續產出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原創性成果。

可以看出,儘管6日才正式揭牌,但興隆湖區域的前期努力已結出豐碩成果。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天府新區設立天府宇宙線研究中心,其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在稻城,但解開宇宙線起源“世紀之謎”的“最强大腦”在興隆湖。

高效管理

推動建立理事會制度,從機制建設入手提升效能

此次活動,設定簽訂項目建設任務書環節:省發展改革委與有關專案單位簽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任務書,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紅外太赫茲自由電子雷射裝置、准環對稱仿星器等5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啟動建設。

這一舉措,被認為開創中央組織、高校院所與四川創新發展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吹響四川打造“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羣”的衝鋒號。

新模式新在哪?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從投入、建設到運營管道,都與過去有所不同。比如,我省與部分大院大所大學專門成立某個領域的研究院,用以承接相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使雙方真正成為密切合作的“一家人”。

推進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建設,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是一項極為複雜的系統工程。如何高效管理運行?

據透露,下一步將推動建立科學中心理事會制度和工作推進機制。所謂理事會制度,就是在國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領導下,建立涵蓋各參建、運營、成果轉化主體的組織架構和決策機构,發揮好成員單位之間的協同合作、資訊共用、交流互鑒作用,形成綜合性科學中心建設的强大合力。

而四川一開始就十分看重的另一項機制,是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機制。在興隆湖,既要攻克“卡脖子”難題、為國家科技自立自强作貢獻,也要促進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走上生產線、走向大市場,為四川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結合推進重點科技創新任務,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將配套建設4個園區,即航空動力科創園、新興智慧製造產業園、鳳棲穀數字經濟產業園、興隆湖高新技術服務產業園。今後,從這裡或能看到更多“川字型大小”戰略性產品的面孔。(記者張守帥)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