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遊廳統計資料顯示,今年“五一”假期,全省接待遊客4018.34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01.23億元。兩項數據全面超越2019年同期水准,創歷史新高。
假期消費是觀察經濟活力的重要視窗,而文旅消費是假期消費的重要推手。細剖“五一”成績單背後,是在當前文旅消費格局持續轉型陞級下,四川進一步服務遊客提品質、創新供給促發展,以新場景、新產品、新體驗激發遊客消費熱情的結果,也呈現了四川消費市場的巨大潜力和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
多項數據超2019年同期水准
“五一”前夕,四川推出文旅宣傳片《一眼四川半個中國》,受到不少網友關注,感歎四川的“千面萬貌”。隨著假期到來,“門票已售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青城山-都江堰、樂山大佛、三星堆博物館等多個知名景點景區連發客滿通告。
“五一”假期出遊熱折射出福斯對未來經濟預期穩、消費信心强。
資料顯示,全省納入統計的829家A級景區,接待遊客2438.84萬人次,門票收入2.86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較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28.9%、23.1%,實現全面復蘇。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憑藉26.4萬人次的遊客接待量,排名全國十大熱門景點第二比特。
文化和旅遊廳統計資料還顯示,除海螺溝景區仍未開放外,全省15家國家5A級景區全面開放,熱點旅遊景區遊客接待量均超過疫情前水准,持續高位運行。其中,青城山-都江堰景區接待遊客33.7萬人次,同比增長274.3%;樂山大佛景區接待遊客18.76萬人次,同比增長280.1%;九寨溝景區接待遊客8.45萬人次,同比增長364.1%。
景區火爆背後,來自其自身在優勢資源基礎上提檔陞級,優化產品供給與服務,滿足遊客多樣需求。
5月1日,2023黃龍極限耐力賽“速攀黃龍”開賽,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好者參賽。通過賽事拉動旅遊,黃龍景區在“五一”假期接待遊客4.6萬人次,同比增長394.4%,並帶動阿壩州松潘縣的吃、住等相關業態人氣。
峨眉山景區舉辦“峨眉金頂佛國花海”杜鵑花節,推出“一徑芳華”“十裏花鏡”“百花深處”3條路線,吸引眾多遊客感受峨眉之美,“五一”假期景區接待遊客達17.43萬人次,同比增長233.9%。
4月28日恢復開園的雅安市王崗坪景區,是“9·5”瀘定地震灾後恢復重建景區恢復和產業發展重點專案之一。“五一”假期,王崗坪景區舉辦賞高山杜鵑、象棋挑戰賽等系列活動,景區內飯店、帳篷等各類住宿均接近滿房狀態。
新場景新體驗激發消費潜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作為文旅資源大省,四川推動假日旅遊市場的內容創造和場景營造,推出世界遺產景區遊、烟火都市遊、特色鄉村遊等特色旅遊產品線路1000餘項。從自駕阿壩“童話公路”看雪山美景,到綿陽北川石椅羌寨感受田園風光;從成都錦江夜遊穿越都市燈火,到南充閬中古城體驗傳統民俗,這些濃厚節日氛圍,激發了遊客的消費熱情。
“可以看到,文化創意與旅遊融合,在新的場景下呈現新的業態,烟火成都遊、‘網紅’大熊猫以及富有創意的文化活動,激發文旅市場潜力,帶動新的消費群體。”西南財經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院長張斌說。
鄉村旅遊業態的多元融合發展,也展現出強勁活力。在綿陽市涪城區,三大農業主題公園吸引不少家庭出遊。當地聚焦研學、休閒、田園等主題,通過差异化發展,串珠成鏈形成半小時近郊鄉村旅遊圈,滿足不同遊客出行需求。
眉山借助“東坡醉月地”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的高人氣,充分發揮帶動效應,推出東坡文化研學、洪雅避暑休閒、青神賞竹觀螢等主題,全新打造10餘個文旅消費新場景。
在南充,民俗活動覆蓋各縣(市、區)特色商圈、熱門景點景區、特色街巷、基層文化中心等近100個點比特,打造艺文度假新模式。
飛猪資料顯示,“五一”假期,包含演出、玩樂、電競、餐飲等體驗元素在內的“飯店+X”套餐類商品備受青睞;包含漢服、旅拍、展覽等體驗元素在內的“景區/樂園+X”商品受熱捧,預訂量同比增長超10倍。
各方協同呵護四川人氣旺
文旅消費券每日發放、機關事業單位停車場免費開放、局長熱線24小時開通、旅遊專線增發車次……“五一”成績單背後,是四川提前謀劃,推出全覆蓋系列舉措,呵護遊客出遊熱情。
“五一”假期,全省接待省外遊客占全省遊客的24.3%,跨省遊全面恢復。其中瀘州、宜賓、巴中等地專門推出吸引省外遊客系列政策,推動跨省遊文旅消費活力。
宜賓啟動“浪漫江之頭·安逸遊宜賓”系列文旅促消費活動,推出文旅活動66場,同時聯合縣(區)和景區對遊客發放文旅消費券350萬元。
在樂山,“紅馬甲”“黃絲帶”“藍制服”遍佈全市:“紅馬甲”志願者、網格員提供門票預訂、諮詢投訴、應急救助等“一站式”優質服務40餘萬人次;發動本地市民車輛主動搭載“黃絲帶”愛心標識,為遊客提供順便免費搭載服務;1200餘名交警身著“藍制服”堅守一線,實施輕微違章只提醒不處罰等柔性執法。
據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假日期間,全省各級文旅部門通過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和行業監管責任,從疏導交通、解决停車難、開通旅遊專線、延長開放時間、多管道發佈溫馨提示等方面,持續提升服務質量和遊客滿意度。(記者吳夢琳楊藝茂)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