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淖爾:高標準農田建設助力現代農業駛入“快車道”

内蒙古 35℃ 0
摘要:同樣,五原縣近年來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糧食產量也逐年增加。高標準農田建設一頭連著糧食安全,一頭連著農民增收,是推進鄉村振興、助力現代農業發展的重大舉措。

平整地壟、清運積土、填埋溝渠……近日,在五原縣和勝鄉建豐村高標準農田1.4萬畝建設(改造提升)項目區,大型機械正在緊張有序施工。同時,在臨河區城關鎮繼光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現場,多臺大型機械在田間往來穿梭工作,一條條筆直的溝渠在平整的土地上逐漸成形……

今年以來,我市高標準農田建設高效、穩步推進,田間地頭盡顯嶄新氣象。

近日,農業農村部公示首批整區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名單,河套灌區入選整區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中的整灌區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這必將為我市現代農業高品質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農田變良田“糧倉”更豐盈

近日,臨河區新華鎮十萬畝高產高效糧食生產示範園區內,播種機正在有序工作。種糧大戶崔海偉說,今年他計畫種220多畝小麥,每畝種糧補貼最高可達到600元。他已經以每公斤3.6元的價格與企業簽訂了種植訂單,總體收益比較可觀。

近年來,臨河區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再加上良種、良法、良機、良制配套,小麥產量、質量實現了“雙提升”。

同樣,五原縣近年來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糧食產量也逐年增加。新公中鎮鎮長王覺甫說:“今年,全鎮計畫種植小麥3.3萬畝、玉米14.7萬畝。在種植補貼政策的鼓勵下,農戶的種糧積極性很高。”

高標準農田建設一頭連著糧食安全,一頭連著農民增收,是推進鄉村振興、助力現代農業發展的重大舉措。今年,我市計畫實施93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現時各項目已陸續開工。通過項目實施,我市糧食單產將高於全區平均水準,三分之一的糧田將成為“噸糧田”,保障全市糧食產量穩定在60億斤以上。

據瞭解,我市計畫用3—5年時間,把全市1089.53萬畝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節水高效、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努力讓“中國碗”裏盛放更多“河套糧”。

促進土地流轉轉變發展管道

這幾天,走進杭錦後旗團結鎮現代農業產業園,滿眼鬱鬱蔥蔥。園內高標準溫室大棚項目總面積4000平方米,溫室可以實現一年種植三茬,大棚可以實現一年種兩茬,既提高了溫室大棚綜合利用率,又提高了經濟效益。

團結鎮民治橋村黨支部書記高有利說:“我們合作社於2020年流轉農民土地1000畝,打造特色蔬菜生產基地。2021年、2022年村集體又流轉土地200畝,建設74棟高標準溫室大棚,再返租給農民,大棚每年預計收入2萬元,溫室每年預計收入4萬元。高標準農田建設、規模化發展有效帶動了羣衆增收。”

高標準農田建設讓“小田”變“大田”。據統計,現時,全市已建成的232.19萬畝高標準農田,地塊數由之前的46.34萬塊變為16.17萬塊,大部分農戶平均田塊數量由之前的10~14塊變成現在的1—3塊。全市累計建成“一村一田”示範區20個,更多的“細碎田”變為“整裝田”,土地流轉、規模化經營步伐明顯加快,為“一村一田、一鄉一業”夯實了基礎。

今年,我市將重點在臨河區、杭錦後旗、五原縣、磴口縣等旗縣區擴大設施農業面積,推進現有設施農業園區提檔陞級,力爭新增設施農業面積2萬畝左右。力爭到2025年,全市設施農業面積達到25萬畝。

推動“汗水農業”向“智慧農業”轉變

眼下,走進杭錦後旗團結鎮民治橋村詹春霞承包的智慧溫控大棚,瓜香撲面而來。“這一茬香瓜現在就賣了4萬多元,下架後我們還要種蜜瓜和蕃茄,一棟棚一年下來能收入十萬元。”詹春霞說,“澆水用滴灌,施肥有水肥一體化設備,遮陽網、保溫簾都是全自動的,瓜熟了只要在手機上點一點,就會有客商來收貨。高標準農田建設讓我們農民發展智慧農業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溫室大棚盡顯“科技範兒”,大田種植同樣也有科技加持。連日來,臨河區狼山農場廣闊的田野中,數臺安裝著北斗導航系統的播種機在田間穿梭。隨著播種機勻速前行,種子、肥料同時被均勻地播撒在土壤裏。“傳統播種機經常出現復種和漏種現象,既浪費種子又不能保證品質。”農機手方龍向記者介紹,“給耕耘機安裝上北斗導航系統,只需設定好線路和地塊數據,播種機就能進行直線播種,每千米偏差不超過2釐米,不但提高了播種精准度和播種效率,還能從源頭上减少種子浪費。”

高標準農田建設讓現代農業科技有了大顯身手的地方。據悉,去年我市建設了14個市級萬畝農牧業科技示範園區,重點推廣了包括糧食作物、油料作物、瓜果蔬菜等在內的24大類78個優良作物品種,包括複合肥、水溶肥、有機肥、緩控肥在內的6大類36款新型優質肥料,包括針對不同病蟲草害發生規律和作物類型的13項農作物綠色高效防治措施,包括針對不同作物類型科學種植、鹽鹼地改良、水肥高效利用等23項重點栽培技術,其中推廣面積超過100萬畝的科技7項、超過10萬畝的科技12項。市域農業生產優良品種覆蓋率和農業生產主推技術應用率均保持在95%以上。

2019年—2022年,我市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232萬畝,實現了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鹽漬降、土肥沃,畝均節水20立方米以上,糧食產能提高了百分之十以上,土地流轉收入每畝提高500元以上,畝均節約成本90多元。高產穩產的高標準農田,不僅讓我市農業生產“糧袋子”更實,還讓老百姓的“錢袋子”更鼓。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