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紅衝浪館到各類飲食店,從DIY手作坊到縣域雜貨店——
海南旅遊復蘇帶來消費回暖
海南日報記者邵長春
“今年以來生意很好,最近客流量更是比去年同期漲了五六倍,九成都是外地遊客。”4月25日,三亞市新民街,已經開了十幾年的本地特色小吃店——太婆抱羅粉店裡人聲鼎沸、香氣四溢,老闆黃奕忙得不亦樂乎。
他告訴記者,自己雖然是廣東人,但20年前就來到海南和本地老師傅學做抱羅粉,後來自己開店。過去3年,三亞旅遊業受到很大衝擊,餐飲行業也受到影響,但隨著海南旅遊業強勁復蘇,餐飲等消費業在迅速升溫。
“今年以來我們店常常爆滿,晚餐時段幾乎都要排隊等位。”黃奕開心地說。在大眾點評網上,太婆抱羅粉常年佔據同類店排名前三的位置,本地餐飲小館變身“新網紅”,全國各地的食客紛紛打卡留言。
相關統計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省接待遊客總人數增長22.5%;服務業明顯回升,增加值同比增長7.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則同比增長了6.7%。
在三亞、海口、萬寧等地,走進街頭巷尾,亮眼的消費數據在萬千實體的“好生意”裏得到印證:從網紅衝浪館到各類飲食店,從DIY手作坊到縣域雜貨店,海南旅遊熱正進一步啟動本地消費,而即時零售、線上化等經營手段也成為經濟回暖的有效“助推器”。
美團平臺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海南相關關鍵字搜索量同比增長了近80%。熱門都市中,三亞蒐索量同比增長近60%,海口、萬寧相關搜索量增長近100%。全省線上線下消費同頻共振,復蘇態勢明顯,以海口為例,一季度到店餐飲訂單量同比增長近40%,即時零售訂單量增幅近20%。
旅遊復蘇刺激的不僅是餐飲消費,本地衝浪俱樂部也迎來“好采頭”,三亞市後海村的撿浪俱樂部就是典型例子。
“我們首先講解下衝浪運動的基本理論知識,這是板面,這是尾鰭,這是脚繩——”。在三亞後海村,撿浪俱樂部負責人楊興業站在海灘上,向報名體驗衝浪體驗課的遊客耐心介紹。他告訴記者,最近幾個月遊客明顯增多,俱樂部每天都能接20單左右的體驗課程,高峰期的訂單量可以達到80多單。
楊興業說,俱樂部的經營現時還需要“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我們剛開業就接入了線上平臺,通過線上曝光率和團購引流,讓俱樂部更快搭上文旅復蘇的快車,抓住了消費復蘇的機會,店裡業績實現快速增長。”
從都市到縣域,創新業態也成為拉動消費“新引擎”。
“今年1月開始,我們感受到消費明顯回暖了。”海口無重力·毛毛毯店鋪負責人許洋說,像他們這類DIY小店屬於新業態,這兩年在年輕人群體裏很火,疊加海南旅遊業復蘇,店裡的生意正越來越好,“今年以來,店裡客流量增幅超過60%,外地遊客明顯增多。”
“還挺驚喜的,很多年輕遊客來海南玩,還會抽空來動手製作毛毯。”許洋說。由於店面並不開設在臨街地段,“線上化運營”也成為這家新業態“樓中店”的秘密武器。“我們前期全靠線上平臺引流,現時團購訂單為店裡帶來了近一倍的增量。”
除三亞、海口等傳統熱門旅遊城市外,海南縣域市場的實體商戶也在積極“觸網上線”,通過“線上下單、線下30分鐘送達”的即時零售新業態拓寬銷路,助力全省經濟復蘇跑出“加速度”。
陵水黎族自治縣英州鎮一家主營游泳用品的商店店主吳先生表示,現在的遊客都是輕裝旅遊,臨時來玩,缺什麼東西來了也能隨時買,“我們開通了外賣平臺,泳衣、小孩的游泳圈、手機防水袋,都賣得不錯。”
(本報海口4月25日訊)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