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廳論壇首次走進上海“世界會客廳”,會場內外雲端上下海內外嘉賓分享思想中國式現代化為世界提供全新選擇

上海 57℃ 0
摘要:討論中,不少外國嘉賓反復提及“减貧”,認為這已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標識。

  記者洪俊傑王閑樂

  現代化,作為人類文明發展與進步的重要標誌,是近現代以來中國人民孜孜以求的奮鬥目標。在追求現代化的道路上,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歷程,創造出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迹。

  那麼,中國式現代化成功的密碼是什麼,又對世界意味著什麼?昨天,“中國式現代化與世界”藍廳論壇在黃浦江畔“世界會客廳”舉行。這是藍廳論壇首次走出北京外交部藍廳,通過現場與雲端相結合管道,海內外嘉賓在觀點分享和思想交流中,共同解碼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中國式現代化“正在加速”

  數據最能說話。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的經濟總量從1978年的3679億元躍至2022年的121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二;8億多中國人擺脫貧困,4億多國人邁入中等收入群體;今天的中國,已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每月有3000多家外資企業落戶中國。過去10年,中國對全球增長的帶動超過七國集團總和。

  “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從地下冒出來的。”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在主旨演講中說,這是中國共產黨秉持初心使命,帶領全國人民一步一個腳印闖出來的。從一窮二白,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貨物貿易大國、第一外匯儲備大國、第一製造大國,並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義務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和醫療衛生體系。

  作為20世紀80年代就進入中國的外企,强生全球資深副總裁、中國區主席宋為群深有感觸。“中國的快速發展,一直是强生全球戰畧的重要引擎。”他說,公司已在中國建立端到端的研發創新中心及孵化平臺,希望借助中國高品質發展、高水准開放的東風,將企業繼續做大做强。

  “我2011年來到中國發展,見證了中國醫療行業的現代化。”輝瑞中國區總裁彭振科告訴記者,不僅是外資企業,本土公司也在大力創新,相信人工智慧會進一步加速醫療行業發展,“我的親歷可以說明,中國式現代化是進行時,並正在加速。”

  討論中,不少外國嘉賓反復提及“减貧”,認為這已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標識。資料顯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有7.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占同期全球减貧人口70%以上。

  岡比亞外交、國際合作和僑民事務部長坦加拉為此“點贊”。在他看來,中國發展被廣泛視作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迹,這種發展道路是以人民為中心,實現了群眾脫貧、共同富裕、生態保護等多個目標。“誰說非洲只能是貧困的代名詞?這是一種不公平的預測。”他堅信,中國的成功實踐讓許多开发中国家樹立了信心,看到了希望。

  為全球帶來更多機遇選擇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與會嘉賓認為,中國實現現代化從來不是孤芳自賞,更不是為了“本國優先”,而是努力為全球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與選擇。

  “一帶一路”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發展倡議,新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埃及前總理沙拉夫對中國向世界提供的公共產品如數家珍。在他看來,這充分體現中國式現代化能為促進地區增長和穩定作出重要貢獻。

  與會嘉賓不約而同提到“一帶一路”倡議。2013年到2022年間,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從1.04萬億美元擴大到2.07萬億美元。10年裏,“一帶一路”為促進世界共同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在復旦大學“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仁偉看來,“一帶一路”是中國與世界市場重要連接點。過去10年間,中國以高標準、永續、惠民生為目標,促進中國與所在地區人員、文化、經貿通暢交流,真正實現“硬聯通、軟聯通、心聯通”。

  “‘一帶一路’的好處是實實在在的。”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李成注意到,這些年“一帶一路”沿線中產階級的數量正在上升,“基礎設施的完善,給沿線群眾帶去了福利與富裕,更多群眾進入中等收入群體,成功實現階層躍升。”

  “當下全世界都在尋找可供參考的國際合作範例,我認為,中國與東盟之間的關係可被視作典範。”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所特聘院士馬凱碩在視頻發言中說,如果東盟過去沒有與中國簽署自貿協定,也就不會有之後20年經濟、社會、人文的高速發展,這就是中國式現代化給开发中国家帶來的機遇。

  今年2月,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版談判開始首輪磋商。馬來西亞新亞洲戰畧研究中心主席翁詩傑對此充滿期待。“綠色經濟與數位基建,將成為未來雙方合作的新切入點,也為東盟企業發展提供了參攷。”

  討論中,不少嘉賓呼籲對現有國際組織進行有效改革。新開發銀行副行長兼首席行政官周强武建議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把一些權利讓渡給开发中国家,並與新開發銀行、亞投行等一起,向全球提供更有效的治理方案。

  开发中国家有了全新選擇

  “作為巴西前總統,我明白不同現代化模式對全球南方國家意味著什麼。”新開發銀行行長羅塞芙告訴大家,幾個世紀以來拉美國家從屬於歐美國家,有人强加給我們一種虛假的現代化——最初以殖民主義形式出現,近代以來西方推行新自由主義,讓南方國家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數百萬人被拋弃。

  在羅塞芙看來,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等同於西方化”的迷思,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开发中国家有了全新的選擇——可以從本國實際情況出發,遵循本國發展特點”。

  “中國式現代化成功走出獨立自主建設道路,使得廣大开发中国家認識到實現現代化必須建立在自身力量的基點上,不依附、不盲從,依照自身國情,獨立自主才能成功。”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陳東曉說,中國式現代化為廣大後發國家提供了治國理政的知識和經驗,豐富了世界現代化的知識體系和發展模式譜系,提升了开发中国家參與全球治理的能力和話語權,維護和擴大了开发中国家的發展權益。

  中國前副外長、前駐英國大使傅瑩提醒,實現現代化是所有國家的共同權利,“某些已開發國家不能因為別國實現了現代化,就認為後者對其形成了挑戰”。

  “中國從不會‘出口’發展模式,中國是通過自身改革開放,探索出开发中国家‘可以選擇’的發展道路。”巴基斯坦總理特別助理紮法爾已在中國生活了近40年,是中型客車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見證者。在他看來,在全球化的當下,每個國家都能提出新的想法,開放坦誠包容地進行討論,構造共同繁榮的世界。

  坦加拉則告訴與會嘉賓,在非洲的歷史上,中國從沒有强行推行其文化與制度,“對我們來說,中國發展道路代表著一個更大的機會,可以擴大互利友好的政治、貿易和文化關係”。

  推進國際交往“美美與共”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多位與會嘉賓在發言中提到,中國要通過更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形式,向世界講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故事。

  在英國導演、奧斯卡獎得主柯文思看來,軟實力是綜合國力的一部分。中國除了講好和經濟成就有關的故事外,還應進一步重視流行文化的影響力。“韓國文化在世界上很有影響力,這得益於韓國流行文化的廣泛傳播,我覺得中國是時候放開手脚了。”

  北京大學燕京學堂名譽院長袁明把希望寄託在各國年輕人身上。“1995年後出生的年輕人被稱為‘Z世代’,他們受意識形態影響較小,整體上更加開放包容。”袁明說,年輕人會關心環境問題、教育問題、氣候變化等全球性議題,不同國家的年輕人坐在一起,為全人類的未來而謀劃,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華美協進社成立於20世紀20年代,近百年來始終致力於推動美中間的文化交往。現任社長給自己起了個中文名“賀志明”,“我現在做一件事,就是讓更多美國孩子接觸中國文化,讓他們有機會學習漢語,同時推動兩國運動員、音樂家等各行各業從業者的交流”。

  “南非已故前總統曼德拉說過,體育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中國籃球協會主席姚明提到了“小球轉動大球”這一歷史事件,相信籃球這個更大的球類運動,在今後國際交往中也能發揮更大的作用,真正實現“美人之美,美美與共”。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