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產業是普洱市規模最大、覆蓋最廣的農業產業,也是該市的第一支柱產業。近年來,普洱市加快推進茶產業與一二三產深度融合,進一步延伸茶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推進普洱茶有機化、標準化、品牌化和產業融合發展,全力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推動茶產業健康發展。
景邁山茶農採摘春茶
有機茶引領提質增效
“今年春茶的口感比往年都好。”春茶採摘接近尾聲,在普洱市北部區茶葉批發交易市場,茶農和茶商這樣評估今年的春茶。
每天一大早,普洱市各個茶區的茶葉毛料被茶商運進市場,一袋袋新鮮炒制的春茶從這裡發往全國各地。空氣中茶香四溢,這是普洱特有的味道。全國各地的茶商走進市場尋茶、嘗鮮,抓起一把幹茶,看色澤、聞香氣,從條索、芽頭、顏色,判斷茶葉採摘和炒制的品質,挑選出滿意的商品。每年一次的茶山之約,也讓全國各地的茶友品嘗到第一波新茶的清香。
“我每年都來收茶,這幾年,普洱的春茶品質有了明顯提升。”來自新疆的茶商馬先生今年2月以來一直在市場轉悠,至今已購買了幾十噸綠茶發往西北。他說,春茶是茶樹憋了一個冬天抽出的嫩芽,口感好、價格也高,今年春季降雨偏少,茶葉發得慢,頭一波春茶的口感更有味道。
在思茅區倚象鎮營盤山村茨竹林村民小組茶農謝成看來,這些年春茶品質好不僅僅是氣候的關係,更多的還是當地開展有機茶園建設以及茶葉初制所清潔化改造的成果。謝成家種有10多畝茶,5年來都沒有施肥打藥,他堅持有機茶轉換。
近年來,普洱市圍繞打造中國有機茶第一强市目標,每年按計畫推進有機茶園轉換工作,政府安排專項資金補助茶農、茶企,去年實現有機茶園轉換12.4萬畝。經過幾年的建設,普洱市有機茶園認證基地面積累計達49萬畝,認證企業數和認證證書數均居全國第一。
景穀大白茶是普洱的一個獨特品種,芽壯葉大、銀綠批毫,深受廣大茶友喜愛。通過有機茶園建設,景穀大白茶獲得有機茶園認證面積已達8萬畝,還發佈了《景穀大白茶加工技術規程》、《景穀大白茶》兩個團體標準,完成數位白茶產業鏈追溯平臺建設,有機品質帶動茶葉銷往全國各地及東南亞一帶,部分出口歐美市場。
從茶園到茶杯,推動茶產業提質增效。今年3月,雲南普洱國資有機茶業有限公司年產2000噸有機茶精深加工項目正式開工,按照有機化、設施化、數位化理念,建成有機茶加工示範工廠。同時,雲南農墾有機茶精深加工、瀾滄古茶茶媽媽生產線等項目加快推進,全市茶葉產量、綜合產值實現兩位數增長。
名山茶帶動品牌打造
普洱有機茶園
位於瀾滄江畔的景邁山是普洱有名的古茶山。去年,景邁山古茶林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從茶山到景區,景邁山的品牌影響力正拓展到更寬領域,這裡的村民不僅僅是守著祖先留下的古茶樹,通過茶旅融合、品牌打造還讓村民吃上了“旅遊飯”。
景邁山依託古茶樹資源保護,通過挖掘生態資源、文化遺產等特色,加强生態茶園建設,開發文旅產品,古茶山的持續“蝶變”帶動了茶農增收、產業增效。
“對茶農來說,景邁山這個品牌讓生態茶園建設獲得了價值溢價,保護了古茶樹資源的同時,茶農也受益。”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惠民鎮景邁村黨總支書記、主任岩賽亂說,景邁山古樹茶從2006年開始受到市場認可,價格從過去每公斤幾十元一路上漲,到2022年,春茶單株可以賣到每公斤1800元到2000元。然而,古茶樹資源畢竟有限,為了追逐經濟價值過度採摘不利於長遠發展。為了帶動羣衆更好增收,當地政府補助相應資金,帶領村民開展生態茶園改造,借鑒景邁山古茶園“林下茶種植”模式,在景邁山上生態留養了大面積的茶樹,這些生態茶樹和古樹茶生長環境相同,種植模式相同,口感品質並無區別。在景邁山古樹茶市場行情的帶動下,生態茶價格也逐年上漲。
景邁山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填補現時世界遺產中沒有茶文化遺產的空白。“景邁山”茶成為普洱茶葉產區品牌打造的一個成功案例。近年來,普洱市形成了思茅老安寨古茶園、寧洱困鹿山古茶園、墨江鳳凰山古茶園、鎮沅老烏山古茶園等多個品牌,人們耳熟能詳的茶葉名品多點開花。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寧洱鎮寬宏村六組是困鹿山古茶園所在地,在名山茶品牌的帶動下,茶產業成為寬宏村六組村民的增收產業。
現時,村裡的茶葉鮮葉價格最低的80多元每公斤,高的則上千元每公斤。村民範鴻學家有60多畝茶園,隨著困鹿山古茶的知名度提升,茶葉價格上漲,村裡的茶葉供不應求。範鴻學從中看到了商機,收購村裡的鮮葉,建起了茶葉初制所,進一步延伸茶產業鏈,全年生產的幹毛茶量達3.5噸。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