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鐘,為社區烟火氣畫一個“圈”——“强化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系列報導之三

江苏 46℃ 0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届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為人民群眾提供家門口的優質服務和精細管理。按普通人的正常步速,1公里大約需要步行15分鐘。在居住地附近、以1公里為半徑的圈子裏,是否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環境優美、生活便利,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群眾生活品質的高低。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届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為人民群眾提供家門口的優質服務和精細管理。

按普通人的正常步速,1公里大約需要步行15分鐘。在居住地附近、以1公里為半徑的圈子裏,是否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環境優美、生活便利,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群眾生活品質的高低。當下,江蘇各地正以15分鐘為刻度,大力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15分鐘醫保服務圈、完整社區等,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供給。

【一線探源】

15分鐘便民生活圈:人間煙火在身邊

4月8日,週六,天氣晴,27歲的南京女孩史潔睡醒後,悠閒地走出文體西村社區。她先到網紅奶茶店取了提前在手機下單的飲料,然後到砂鍋店點了牛肉砂鍋。餐後,她走進旁邊的南湖公園賞花,逛完公園又去“南湖咖啡廳”喝咖啡。

南湖片區是南京最早的集中式居住片區,曾經街巷繁華,後來設施逐漸老舊。2021年9月,建鄴區啟動“南湖記憶”更新項目,對南湖東路沿線進行“微改造”,不僅修葺街巷,還複刻上世紀80年代場景,吸引不少網紅店入駐。

今年1月,“南湖記憶”二期開街,沿街店鋪店招和立面的年代感十足。更讓周邊居民滿意的是,二期項目融入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概念,多業態集聚形成社區商圈。史潔說:“這裡的房子都是‘老破小’,很多朋友看不上,但我卻看中這裡生活便利、交通便利、烟火氣息濃厚。住在這裡,幸福指數很高。”

史潔所在的莫愁湖街道文體社區不僅生活便利,還有著溫暖的鄰里氛圍。社區打造的“文體益家工作站”,每天有面向社區困難群體的無償便民服務,週一縫補、週二理髮、週三維修、週四修鞋、週五法律諮詢。社區黨委書記蔡瑛瑛說,工作站裏有14個志願者小分隊,每個小分隊都由居民自發組成。銀髮互助隊結對關懷32名獨居、空巢老人,義務輔導隊的南京大學研究生幫助轄區困境兒童,家政服務隊為居民免費維修小家電,老黨員們帶領青少年志願服務隊參與垃圾分類、河道巡查等志願服務,巧手織娘給高齡老人送去暖心關懷……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切實感到幸福、安全、滿足。

打造完整社區:“小修小補”回歸百姓生活

3月21日上午,蘇州昆山中華園西村廣場,從甘肅遠道而來的龔女士提著大包小包在等朋友。“我準備在昆山找工作,朋友說這裡好租房,生活很方便。”她說。

中華園西村所處的中華園街區形成於2000年,是支持昆山綜合保稅區建成的集中安置片區,街區常住人口33662人,外來人口占比達81.8%,是很多“昆漂”落脚的“第一站”。

聚焦街區特殊的人口結構與發展訴求,昆山推動該片區綜合更新,以中華園北村、中華園西村、中華園東村3個老舊社區改造為切入點,統籌中華園街區社區中心改擴建工程、街區周邊景觀提升工程等多項工作,營造更優的人居環境、生活品質。

記者一走進中華園西村,便看到一處有“縫縫補補”標牌的便民服務點,店內不時傳出修補敲打聲。“可以配鑰匙、修自行車、修箱包輪子、修鞋子、修傘,很多居民過來。”沈師傅說。

“更新中,我們強調以人的需求為覈心。”昆山市住建局副局長潘志勇說,街區內部挖潜增效,通過改造擴建將社區用房從3300平方米增至1.5萬平方米,可滿足文體活動設施、商業服務設施、醫療衛生設施、養老服務設施和其他設施空間需求,並提供修鞋、縫紉等便民服務。街區外部同步開展環境整治、公園建設、停車整治、菜場更新改造,並新建中小學校、幼儿園、公共廁所,滿足居民生活需求。

蘇州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昆山分公司總規劃師倪冶,是參與更新的“社區規劃師”。他告訴記者,做規劃時他們多方調研,根據人群需求精准施策。眼下,片區各類更新已基本完成,新建文教體衛配套設施逐步投用,社區用房活化使用正在推進,後續將打造日間照料中心、紅白喜事活動場所等,推動社區服務品質進一步提升,打造完整社區。

15分鐘醫保服務圈:足不出村辦醫保

3月21日,南京溧水區晶橋鎮邰村村民老周拿著一疊資料走進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幫在外地打工的兒子周楠辦理轉醫保手續。“村裡有了辦事視窗,不用跑15公里到鎮上去了。”老周滿意地說。

老周要幫兒子辦的“轉醫保”,是將周楠原先的城鎮職工醫療保險轉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邰村的醫保專員梅燕萍告訴他,只要證件齊全就能辦。去年下半年,晶橋鎮將部分醫保政務服務事項下沉至鎮、村兩級辦理,實現了醫保政務服務“就近辦”。

邰村有3000多名村民,是距離晶橋鎮最遠的一個村。村裡老人和婦女、兒童多,他們使用智能手機不熟練,對現場辦理醫保事務的需求很大。去年,晶橋鎮大力打造15分鐘醫保服務圈,將醫保服務事項入駐基層便民服務機構辦理,打造網格化服務網點。該鎮建成12個村(社區)醫保服務站,為村民就近辦理醫保事務提供便利。

晶橋鎮社保中心主任陳萬雲說,對於習慣在手機端辦理政務的年輕人,該鎮把醫保服務送到他們的“掌心、指尖”。每個村都有村民微信群,社保專員會在群裏文宣如何操作“我的南京”“江蘇政務服務網”“智慧溧水”等線上平臺,實現“不見面”辦理醫保事務。

【奮進實踐】

15分鐘的“圈”,標示時間尺度,更體現都市治理的溫度、美好生活的刻度。

省住建廳設計處處長何伶俊說,我省要求各地圍繞環境提升和文教體衛等公共服務設施補短板,通過設定物流快遞、垃圾分類、充電樁、體育健身、停車等設施,提升居住社區服務水平和管理能力,支持老舊社區“15分鐘生活圈”內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整理騰退出的土地,優先用於教育、醫療衛生、托育、養老等設施,打造完整社區,努力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區有服務。

“建設完整社區是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重要舉措,對於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重要意義。”何伶俊說,我省選取一批基礎條件扎實、發展前景良好的社區,開展完整社區試點建設。現時,南京、常州、南通、鹽城、揚州已製定市級完整社區建設工作方案,全省50多個社區已製定試點工作方案。

何伶俊介紹,完整社區建設是直接涉及群眾利益的民生工程,省住建廳將引導各地加强全過程技術服務,鼓勵公眾參與,探索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建設;指導各地加强社區智慧化管理,促進社區自治能力和水准提升;把老舊社區物業管理納入社區治理範疇,理順管理養護機制,提升社區治理能力。她告訴記者,各地正在開展探索,如南通市今年將構建社區黨組織、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服務企業共同參與的“四位一體”議事平臺,豐富群眾參與、評估、迴響管道,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亯的治理格局;揚州市將開展城市管理進社區,鼓勵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與都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社區管理相關平臺相銜接。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