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內鄉模式”!被寫入河南省委一號文件,這個縣做了啥?

河南 55℃ 0
摘要:近日,2023年河南省委一號文件印發,對我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作出具體部署。在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方面,提出整縣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推廣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內鄉模式”。

  近日,2023年河南省委一號文件印發,對我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作出具體部署。在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方面,提出整縣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推廣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內鄉模式”。

什麼是“內鄉模式”?被寫入省委一號文件進行推廣,內鄉縣做了啥?讓我們聚焦這個全國活豬養殖大縣一探究竟——

 小小發酵罐,開啟污染治理第一步

內鄉縣位於河南省西南部,坐擁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的寶天曼景區,有保存最完整的“中國四大古代官衙”之一內鄉縣衙,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匯水區。作為全國活豬調出大縣,畜牧業是內鄉縣的支柱產業,全國知名活豬養殖企業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從這裡走出去。截至目前,內鄉縣養殖場(戶)共1545家,其中規模以下養殖戶1383家,占全縣養殖主體總量的90%左右。

與養殖企業不同,養殖戶環保意識薄弱、資金不足導致畜禽糞污處理不到位,一直是內鄉縣畜禽養殖的老大難問題。

“我們以前養豬的時候,沒少和鄰居發生衝突。糞便處理不好,環保部門過來查,會被罰款,還要求停產整頓。”提起幾年前的養豬經歷,內鄉縣灌漲鎮劉營村養殖戶張紅偉說。

貯存畜禽糞污的發酵罐

一邊是環保不達標要停產,一邊是想擴大規模又沒錢沒科技,執法部門和養殖戶都陷入了兩難境地。為解决畜禽糞污的污染問題,內鄉縣委、縣政府組織人員先後到外地學經驗、選設備、探模式。

據內鄉縣畜牧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富朝介紹,“我們經過多方對比,最終選定把發酵罐作為養殖戶貯存畜禽糞污的主要設施,就是看中了它優點突出。首先是投資小,比鋼筋混凝土化糞池低20%,與磚砌化糞池基本持平。其次是占地少,占地面積為傳統化糞池一半,如果全部埋地下,不影響地上空間使用,節約了土地資源。然後是施工快,罐體重量輕,運輸方便,場地選擇靈活,當天安裝好就能用。第三是效果好,罐體內部是三格結構,糞污儲存時間長,發酵充分,密封性好,氣味兒小。”

張紅偉家裡的發酵罐

在政府的號召下,和很多養殖戶一樣,張紅偉在家裡也安置了發酵罐。“家裡大大小小養了不到20頭猪,配一個20方的發酵罐剛剛好。畜牧局還給我們補貼了30%,花了6000多塊錢就裝好了。”

為了減輕小散養殖戶的經濟負擔,內鄉縣出臺了一系列獎補政策。對安裝糞污收集玻璃鋼發酵罐的小散養殖戶縣財政補貼30%,對購買糞污運輸車輛的免費安裝車載北斗定位裝置,同時按總造價的50%進行獎補,第一年補貼40%,滿三年仍在使用的補貼剩餘的10%。提供糞污轉運服務,按照每立方米15元收取糞污清運服務費。

 打通運輸關,處理污染獎懲分明

“我們的發酵罐滿了以後就給運輸的人打電話,他們過來以後三五分鐘就把糞污抽走了,清理又快又方便。”張紅偉說,“這個發酵罐裝好以後,也沒什麼臭味了,環保檢查通過了,鄰居也不提意見了,可以安心養豬了。”

運輸車抽走畜禽糞污

張富朝介紹,全縣統一購置糞污運輸車輛37輛,對糞污運輸過程中嚴格做到“糞源清、去向明、軌跡准、檔案實”,全部安裝北斗定位系統,定位糞污收儲中心和養殖戶座標,設定電子圍欄,做到一戶一圍欄、一中心一圍欄、一車一區域,自動記錄糞污車出入糞污收儲中心、養殖戶次數,根據糞污車出入糞污收儲中心次數和活動里程數,作為對鄉鎮績效考核依據。對每次考核排名前三的鄉鎮給予2萬元、1萬元、5000元獎勵,對行動不力、推進不到位的鄉鎮和相關部門專項督辦、啟動問責機制。

同時,縣裡還動員村支兩委和基層畜牧防疫員全員“參戰”,每個鄉鎮設定一名糞污管理員,負責日常污染排查、建立糞污檔案,每月給予600-800元補貼,實施專職管理,實現了污染防治監管常態化。

 “廢料”變“肥料”,三種模式來支招

收集好的糞污怎麼處理?運到哪兒?張富朝介紹,為打通糞污還田利用最後“一公里”問題,根據全縣土地承載力核算,內鄉縣探索出了三種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分散收集、集中儲存利用模式,自行消納、種養迴圈利用模式,市場運作、託管服務模式。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已形成集飼料加工、活豬育種、活豬養殖、屠宰加工為一體的猪肉產業鏈,在位於內鄉縣餘關鎮的牧原肉食產業綜合體,年出欄活豬達210萬頭。據介紹,在智能化的豬舍內,裝有負壓异味收集設備,對活豬氣味進行工業化除臭,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糞污,通過專用筦道收集後,分離製作沼氣、沼液和有機肥,施肥還田或銷往外地,創新打造了“養殖—沼肥—綠色農業”為一體的“牧原生態環保模式”。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從養豬到綠色農業,讓“廢料”變成“肥料”。“去年我們的沼液給3萬畝田地施了肥,科學治污,把糞污變成了肥料,農戶們都特別高興。”河南省輝之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聶小斌介紹,公司從2021年開始免費給農戶們提供沼液,每年會指派專門的人員調研土地情况,與農戶協調,征得農戶同意後,對土地進行施肥。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豬舍

張富朝介紹:“內鄉縣通過構建全託管服務模式,充分發揮協力廠商公司消納能力强的優勢,暢通還田利用通路,科學施用糞肥,减少化肥施用量,提升耕地地力。”

  “對於能就近利用的,按面積和種植作物給出施用液態糞肥明白卡,剩餘消納不完的,由鄉鎮糞污收儲利用中心免費收集處置利用,糞污收儲利用中心建設在種植大戶、果林大戶周邊,有較大的糞肥消納能力,直接把廢料變成肥料澆在地裏。全縣除城關鎮外其餘15個鄉鎮均建設了糞污收儲利用中心,實現1383個農村小散戶畜禽糞污全量收集利用全覆蓋。對於能自行消納的,按照一戶一策、種養結合的工作思路,推廣自行消納模式,全縣有120家養殖場採用自行消納模式,糞肥還田利用環節基本處於保本經營狀態。”張富朝說。

 水清地肥產量增,農民收入節節高

“以前養殖場附近臭氣熏天,隔老遠就能聞到臭味。這幾年明顯感覺空氣好了許多,村裡的河水清了、景也美了,大傢伙兒的心情也舒暢了。”內鄉縣師崗鎮王營村村民張岩說。

據介紹,現時,全縣規模以下養殖場(戶)糞污治理設施配套率達到95%以上,規模養殖場配套率達到100%,畜禽養殖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9.4%。昔日全縣養殖引起的糞污直排、出境水水質斷面超標等突出環境問題得到徹底改觀,農村人居環境煥然一新,縣域5條主要河流水質監測斷面常年監測保持在Ⅲ類水質以上。

內鄉縣村莊一角

“通過種養結合,增施糞肥有利於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减少化肥使用量。”張富朝介紹,通過長期實驗,小麥季每畝底肥施入液態肥15-20立方米,返青期追肥液態肥與清水按1:1-3,施入液態肥10-20立方米,小麥單產新增4%;玉米季實施“液態肥+保墒”施肥技術,每畝底肥施入液態肥15-20立方米,玉米單產新增5%。糞污源化利用降低了污染負荷、新增了農民收入,是小散養殖戶畜禽污染治理的主要途徑。

張富朝說,寫入2023年省委一號文件的“內鄉模式”,就是通過對不同規模養殖場細化區分,實現畜禽糞污收集、運輸、消納利用等全鏈條智能化管理,形成畜禽糞污全量收集、資源化利用的綠色種養迴圈模式,讓內鄉縣畜禽糞污處理做到“產量清、去向明、全利用”。

統計資料顯示,內鄉縣2022年畜牧業生產產值達46.2億元,實現了環境保護與畜牧業發展的雙豐收、雙促進。張富朝說:“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探索規模以下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有效途徑,全面提升農業農村污染治理能力和水准,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貢獻力量。”(文/楊露露文中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