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江苏 49℃ 0
摘要:“要强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發展農村適度規模經營,為農業農村發展增動力、添活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届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提出明確要求。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必須聚焦農業科技、農業經濟、農村土地等重點領域,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要强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發展農村適度規模經營,為農業農村發展增動力、添活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届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提出明確要求。

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必須聚焦農業科技、農業經濟、農村土地等重點領域,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如何讓這些要素、手段協同發力,實現重點突破,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雙輪驅動,築牢農業强省建設根基

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建設高水准農業强省,需要全省2.8萬多名農業科技人員集智攻關。圍繞農業科技自立自强,聚焦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為建設農業强省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和制度保障。”江蘇裏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李愛宏建議,一方面堅定不移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持續聚焦糧食生產中的重大科技問題,强化覈心種源攻關,同時推動綠色轉型,發展低碳農業;另一方面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健全人才評價體系,完善成果評價體系,推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進一步轉型陞級,打造全產業鏈服務機制。

農業强不强,一看農業生產力强不强,二看農村生產關係優不優。如果說科技是破解生產力難題的“利器”,那麼改革就是優化生產關係的關鍵。

“我國長期實行城鄉二元土地制度,形成差异化的城鄉土地經營體系和利益分配格局,要素往都市集中,導致農村發展缺乏活力。要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土地是最覈心的資源支撐,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畧和農業強國建設的重要抓手。”河海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朱新華表示,開展“三塊地”試點改革、深化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健全耕地保護補償制度,是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3個重要方面。

朱新華建議,通過農村征地、宅基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加快建設城鄉統一土地市場;充分發揮農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各自功能和整體效用,通過落實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激發土地要素活力;嚴格耕地“占補平衡”“進出平衡”管理,立足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通過實施生態補償建立耕地保護長效機制。

在支持科技創新上,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每兩年聯合發佈一次全省農業重大科技需求公告,採取“揭榜掛帥”等管道,引導科研人員圍繞產業需求、堅持問題導向開展研究。我省將繼續用好這一制度,引導全省農業科技人員從源頭上確保科研與生產對接。

在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我省明確,要立足長遠,處理好“統”與“分”關係,處理好農民與土地關係。無論是承包地改革,還是宅基地改革,覈心點是穩慎,穩妥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試點、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和農村亂占耕地建住宅類房屋專項整治試點。

多元發展,提升農村集體經濟質效

2019年5月,東台市溱東鎮鮑莊村成立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526戶農戶積極回應。“近4年來,合作社共創收120萬元。去年高溫乾旱,依舊實現盈利30多萬元。”該村黨總支書記盧建國說,通過集體領辦合作社,全村流轉土地,統一規劃、統一耕種、統一農田管理、集中倉儲、錯峰銷售,土地經營收益不斷提升,村級集體經濟持續實現增收。

“近年來,江蘇抓住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契機,不斷創新農村集體經濟實現形式和運行機制,取得明顯成效。”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農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高强介紹,江蘇農村集體經濟正形成多元化發展管道,如無錫一地,就探索出黨建引領型、產業發展型、生產服務型、農旅融合型等10種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形成村企合作、村村合作、村社融合等多樣化聯合管道。與此同時,集體經濟現代化、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統”的功能不斷增強,賦能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機制不斷完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也在不斷深化。

就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高强建議,積極試點探索,穩步擴大農村集體產權結構開放性;以混合所有制改造和村企混合經營為重要發展路徑;以市場化、法人化治理為方向,優化完善農村集體經濟運行機制;針對產業用地不足、經營管理人才缺失等突出短板和薄弱環節强化政策支持;重視和提升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經濟和社會雙重功能。

“要把人才、土地、資金、管理、科技等農業關鍵要素充分運用好,多方綜合,構建蘇南、蘇中、蘇北地區農業高品質發展複合體,推動江蘇農業邁向現代化。”江蘇現代鄉村振興研究院研究員高健建議,進一步完善江蘇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背景下的農業高品質發展評價指標體系,以評促建;同時在保證農產品供給的基礎上,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重視鄉村發展和環境改善,加强農業資源與環境的監測,製定農業綠色發展考核標準。

集約專業,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大米釀成米酒,酒糟做成黑豬飼料,黑猪排泄的糞便堆肥給桃樹……在句容市天王鎮戴莊村,生態迴圈式家庭農場多達數十家。

發展壯大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有利於突破農村人多地少、經營規模偏小的制約。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瞭解到,我省今年實施“百千萬”主體提升行動,遴選“100+”頭部企業樹立標杆、“1000+”省級農業龍頭企業重點扶持、“10000+”農村雙創主體孵化培育,力爭形成頭雁示範、梯度帶動、集羣集聚的雁陣發展模式,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提質創新發展,引導家庭農場回歸本真、適度控制規模,探索“家庭農場組建合作社、合作社興辦龍頭企業”模式,做大做强“蘇合”品牌。

農業社會化服務,有利於提升現代農業生產效率。徐州大華種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級農藝師高先光長年紮根睢寧縣官山鎮嶽店社區,當地人喚他“田管家”。去年10月,高先光向當地合作社和農戶統一提供了西農511、鄭麥7698兩個小麥品種,肥料農藥也都是統一品牌。嶽店社區黨總支書記嶽明告訴記者,接受生產資料統一供應的農戶,稻麥產品能享受大華公司的加價回購,不僅收入新增,還解决了“賣糧難”。

在深化農村社會化服務方面,我省力爭通過幾年努力,在全省範圍內統籌實現服務主體强、服務範圍廣、服務質效優、服務主體滿意度高的新型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在此過程中,注重與加快發展現代鄉村服務業相銜接,與農村生產生活實際相符合,既大力發展農資配送、農機工作等生產性服務業,還積極發展鄉村餐飲購物等生活性服務業,在更寬領域、更多環節提供高品質的社會化服務。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發展,主要著力點是探索解决未來我國‘誰來種地’‘怎樣種地’的問題,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南通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陳敢介紹,南通以土地流轉、入股和生產託管等為載體,大力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積極建設“全託管”的社會化服務組織,不斷提升適度規模經營水准,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