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紅色座標熠熠生輝

陕西 36℃ 0
摘要:青山環抱,綠樹掩映,藏在深山裏的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是一處歷史與現實交匯的紅色座標,令人神往。

青山環抱,綠樹掩映,藏在深山裏的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是一處歷史與現實交匯的紅色座標,令人神往。

2015年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照金鎮考察時指出,以照金為中心的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要加强對革命根據地歷史的研究,總結歷史經驗,更好發揚革命精神和優良作風。

奮進新時代,照金人民繼續發揚革命精神,蓄積創業偉力,艱苦奮鬥、砥礪前行,用好盤活紅色資源,過上了曾經難以企及的城鎮生活,讓紅色座標熠熠生輝。

“那雙手,暖暖的,很寬厚”

3月28日上午,照金鎮聖源社區,一棟磚紅色的樓房裏,村民曾世德安靜地坐在沙發上收看新聞。客廳正中間,懸掛著一張習近平總書記和他親切握手的照片。

2015年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照金村考察,他希望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幹部團結一心,把鄉親們的事情辦好。臨別時,曾世德緊緊握住總書記的手,差點忘了鬆開。

“見了總書記很激動,手握得久了點,就被拍下來了。那雙手,暖暖的,很寬厚!”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曾世德說,“總書記熱情地向大家問好,詢問村民們年貨辦了嗎、孩子上學方便不方便、還有什麼困難,村民們回答黨的政策好、農村有奔頭、農民有盼頭。”

村民們的答案為何如此堅定?

從14英寸的黑白電視,到現在55英寸的彩色液晶電視;從3間自建瓦房,到現在120平方米的樓房,曾世德親身感受到日子是怎樣一步步好起來的。

觀照歷史、連接現實,革命先輩為中國革命事業付出鮮血乃至生命,究竟為了什麼?

就是要讓老百姓翻身過上好日子!

“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是對照金村黨員幹部的殷切希望,更是巨大鼓舞。”照金村黨支部書記梁萬營最近忙著去田間地頭,籌畫給村上建立蘋果示範園。

梁萬營的爺爺是老紅軍。小時候,爺爺常對他講:“共產黨是人民的隊伍,人們都願意跟著共產黨走。”當選照金村黨支部書記後,梁萬營深知:羣衆工作不是在辦公室做的,要多跑;羣衆遇上急難問題,要馬上解决。

“照金村之所以變化這麼大,就在於我們始終牢記囑託,時刻和羣衆想在一起,幹在一起,盡心盡責為羣衆服務,把羣衆冷暖放在心上。”梁萬營說。

“紅色,是咱照金最鮮亮的底色”

在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陳家坡會議舊址展覽館,一批批遊客駐足展廳,尋找初心;在薛家寨革命舊址,人們重走“英雄寨”,堅定使命。

一件件文物、一段段史料,展示著風雲激蕩的歲月,蘊藏著“從哪裡來”的精神密碼,標定出“往哪裡去”的精神路標。

55歲的劉紅梅和丈夫從內蒙古出發自駕遊,途經銅川,聽說是革命老區,不由停下脚步。“瞭解了老一輩革命家的事蹟,內心很受觸動。我們今天瞻仰革命紀念館,就是為了緬懷革命先烈,就是要知道如今的好日子是咋來的。”劉紅梅仔細端詳文物,沉浸在“紅色”的海洋中。

革命精神具有歷久彌新的生命力、强大的感召力。如何提高照金紅色資源的影響力?

從2015年開始,照金紀念館先後在北京、上海、深圳、瀋陽、遵義等都市開展“照金精神”全國巡展活動,通過主題報告、紅色文化宣教節目、主題展覽等形式弘揚照金精神。

“‘照金精神’巡展已走進45座都市,舉辦56場展覽,約400萬人接受了革命傳統教育。”照金紀念館館長宋建斌介紹,“我們還開展照金精神進校園、進課堂活動,用學生們聽得懂、看得懂的文藝作品闡述照金精神,賡續紅色血脈。”

照金紀念館講解員田昕驕傲於自己是一名紅色文化的傳播者:“我們的講解內容常講常新,與時俱進。通過深挖紅色資源,編排羣衆喜聞樂見的節目,讓大家直觀瞭解黨的光輝歷史。”

宋建斌表示,照金紀念館將進一步創新“走出去”“請進來”的宣教新模式和新途徑,持續加强對照金精神歷史內涵的研究,讓照金精神煥發出新的時代光芒。

在陳家坡會議舊址展覽館,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陝西省第七届道德模範、講解員杜天祥說:“紅色,是咱照金最鮮亮的底色。我願意一直守護革命舊址,守護這筆精神財富,將光輝的革命歷史和精神傳遞下去。”

“家門口就能找到好工作”

去年6月,張巧寧從照金國際滑雪場的庫管員榮升為經理助理。“以前靠種玉米、洋芋、小麥過活,日子緊巴巴。現在,我在家門口的滑雪場當上了管理員,以後就專心把這件事情做好。”張巧寧說。

對張巧寧來說,滑雪場屬於新生事物。來這裡上班後,她漸漸喜歡上了這份工作,也愛上了這個地方。人到中年,從零開始學電腦,憑著一股韌勁兒,她學會了操作各類辦公軟體。

“接觸外面的人多了,新鮮事物多了,我感覺自己提升了很多。”張巧寧說,“不敢想像,我們照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醫院、學校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家門口就能找到好工作。”

當張巧寧在電腦前處理業務時,在照金鎮聖源社區社區工廠,26歲的劉雪梅正在縫紉機前趕制衣物。“孩子上照金幼儿園,一放學就到工廠裏,下班後我們一起回家。在這裡,既能補貼家用,又能照顧家裡。”劉雪梅高興地說。

人,是照金最具活力,也最稀缺的元素。飯店、工廠、滑雪場、景區……到處都需要勞動力。

近年來,照金鎮堅持“無傷痕開發、紅色即民生、景鎮融合發展”理念,初步形成了以紅色旅遊為主導,綠色康養、冰雪運動相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支持當地及周邊3400餘人就業、390餘人創業。

“下一步,我們將依託紅色資源,全力培育以商貿旅遊、農墾體驗休閒、農產品加工和綠色迴圈農業為主的四大產業片區,打造紅色黨建、迴圈農業、特色產業、全域旅遊四大品牌,讓老區羣衆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照金鎮黨委書記楊琦說。(記者:楊鵬趙楊博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