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持續推進設施農業高質高效發展

内蒙古 60℃ 0
摘要:現時,赤峰市規模化設施農業園區1251處。赤峰市始終將創新融入生產過程,推動設施農業持續健康發展。

赤峰市丘陵山地多、日照充足、交通便利。近年來,堅持因地制宜、羣衆自願、以點帶面、梯度推進,設施農業實現了由簡單粗放向精細化發展、由零星分散向規模化發展、由人工操作向機械化發展。現時赤峰市設施農業面積187萬畝,年產量500萬噸,年產值160多億元,帶動農牧民人均增收3800多元,占地面積和設施農產品產量占全區一半以上。
    一是堅持高位推動。為確保設施農業高標準、高品質發展,赤峰市堅持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推動,成立由市黨政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的領導小組,先後出臺《關於加快設施農業發展的意見》、《赤峰市設施農業發展規劃》等檔案,引導各類資源向設施農業傾斜。各旗縣區也組建專班,建立處級幹部包聯蘇木鄉鎮、部門包聯嘎查村結對幫扶機制,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相關部門配合抓、蘇木鄉鎮具體抓的工作格局。
    二是堅持規模佈局。全市按照“突出重點、規模開發、集約發展”的原則,南部旗縣重點打造蕃茄、黃瓜、特色水果為主的優勢發展區,北部旗縣重點打造平菇、北蟲草為主的特色發展區,實現以規模求效益、拓市場。現時,赤峰市規模化設施農業園區1251處。其中,萬畝以上園區9處、千畝以上園區245處,7家設施蔬菜生產企業通過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認定。以赤峰市松山區大廟鎮公主嶺現代農業園區為例,園區占地2.3萬畝,是內蒙古單體面積最大的設施園區,產出的蕃茄含糖高、口感好,在上海江橋批發市場擁有價格話語權,帶動種植戶均年增收超7.5萬元。
    三是堅持全鏈條發展。注重加强綜合開發,著力發展“設施+”產業,產供銷一體化發展格局初步形成。種苗供應方面,建設規模化育苗工廠11家、億株以上育苗基地4處,供應能力年內可突破10億株。精深加工方面,打造大中型蔬菜加工企業17家,建成貯藏保鮮庫138個,一批依託設施農業園區興辦的田間車間和中央廚房項目投入使用,促進了農產品就地轉化增值。專業市場方面,建成交易市場37個、專業合作組織57個,年交易能力150萬噸,產品遠銷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外市場。在設施農業的輻射帶動下,嘎查村集體經濟規模不斷壯大,以松山區老府鎮為例,其“飛地經濟”模式打造設施農業產業園區8500畝,年總產值2億元,村集體經濟收益150餘萬元。
    四是堅持創新驅動。赤峰市始終將創新融入生產過程,推動設施農業持續健康發展。具體工作中,實施了“五化五效”驅動戰畧,“五化”即:設施園區科學化、設施建造標準化、裝備科技輕簡化、栽培技術模式化和育苗技術集約化,“五效”即:肥藥雙减增效科技、設施環境高效管理科技、連作土壤特效修復科技、特色作物高效栽培技術和廢棄物綜合利用增效科技。現時,打造智能化設施農業園區300餘個,栽培良種應用率達98%,新技術應用率達80%,實現了由一季生產向多季生產、一季增收向四季增收的根本性轉變。
    五是堅持品牌引領。强化品牌頂層設計,積極注册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全面提升設施農產品核心競爭力。一方面,深入實施“品牌塑造”工程,製定《設施農業品牌建設方案》,打造國家地理標誌蔬菜產品4個,將“赤峰蕃茄”“赤峰黃瓜”納入“赤誠峰味”區域公用品牌架構,赤峰蕃茄進入自治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另一方面,深入實施“品牌借力”工程,堅持線上線下同步發力,加强與京東、淘寶等知名電商合作,建立線上體驗店,同步在北京、上海、廣州等都市和滿洲里、二連浩特等口岸設立實體網點,與首農集團等銷售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地標蔬菜產品銷售到京、津、冀等16個省市區。
    六是堅持多元投入。赤峰市按照“財政支持、金融助力、實施主體自籌”的原則,多管道籌措資金,鼓勵將設施農業基礎設施納入抵押借貸範圍,為設施農業發展提供保障。注重資金配套,市、旗兩級財政加班車預算,投入資金達15.4億元。注重金融支持,製定低息貸款政策,投放貸款18億元。以寧城縣為例,實行發展規模、獎補資金、考核分值“三個不設上限”政策,投入各類資金10.8億元,充分調動了農牧民發展設施農業的積極性。
    2023年計畫新建和改造設施農業13.28萬畝,新建和改造相結合,引導設施農業向標準化、產業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新建設施農業園區,全部使用高效節水技術,開展水肥藥一體精准智能化設施設備。全面提高棚室建造、環境調控、高效栽培等方面的科技水准。加快倉儲、預冷、保鮮冷藏庫、冷藏運輸、與銷售配套的資訊網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到“十四五”末,赤峰市設施農業綜合占地面積計畫達到200萬畝,總產量達到550萬噸。

标签: 農業 三農 時政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