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注意,就成“粉絲”App裏一些設定有玄機

上海 47℃ 0
摘要:調查發現,向用戶推送關注資訊、默認成為粉絲等,正成為“個性化推薦”的“暗模式”,這些操作很可能威脅個人資訊安全。

  記者任翀

  “我打開微博App時,時不時會出現提示頁面,要求我勾選感興趣的話題、關注平臺推薦的博主,如果不特意取消勾選,就會莫名其妙變成這些博主的粉絲,不勝其擾。”有粉絲向上海辟謠平臺反映該現象,認為涉嫌強制關注。調查發現,向用戶推送關注資訊、默認成為粉絲等,正成為“個性化推薦”的“暗模式”,這些操作很可能威脅個人資訊安全。

  針對粉絲提出的“微博App推薦關注”情况,記者發現在App的“消息”頻道中,設有“關注推薦”項目,“接收關注推薦動態”“多人關注推薦”“好友推薦”“用戶關注”等均默認打開。如果用戶未選擇關閉,就可能在打開微博App時,被平臺推送關注資訊。

  除了“關注推薦”外,App還默認打開了“內容資訊”“直播”等內容的接收動態,並無法直接取消,只有連續打開兩個頁面,才能找到關閉按鈕。部分用戶認為,以上關閉個性化推薦的流程較為複雜,而且關閉入口隱藏得很深。可業內人士提醒:“與很多App相比,這還不算複雜。”

  例如,上海市消保委曾就“如何關閉微信個性化廣告”進行調查,發現要經過差不多10個步驟,部分設定還藏在微信的《隱私保護指引》中,用戶很難發現。現時,微信已經對此進行簡化,並通過“騰訊安全中心”的官方小程式予以公示。不過,從公示內容看,仍舊要經過5個步驟才能關閉“個性化廣告”。

  這還不是流程最多的App。市消保委在2022年6月至12月,又對百度、B站、抖音、小紅書、微信、美團、微博、淘寶、今日頭條、京東等10款App進行調查,發現微信視頻號個性化服務和京東個性化廣告推薦的關閉操作仍較複雜,都需要7步。

  至於“推薦關注”現象,則被指出這是個性化廣告的另一種形式,叫“暗模式”。“暗模式是指通過功能介面設定,引導用戶作出無意識、非自願且可能不利的决定。相較於個性化推薦開啟時的一鍵式便捷操作,關閉時步驟卻冗餘煩瑣。或者通過消極語句,比如‘關閉後可能影響您的瀏覽體驗’等,引導用戶保持開啟設定。”德恒上海律師事務所上海辦公室合夥人高亞平解釋。

  “推薦關注”“個性化推薦”到底有何危害?除了資訊騷擾,還涉及對個人資訊的收集和分析。

  在實際生活中,大部分“個性化推薦”所涉及的個人資訊收集和處理“告知”往往隱藏在App等應用軟體的“用戶說明”“服務協定”“隱私條款”等預設條款中。這些檔案洋洋灑灑幾千甚至上萬字,用戶一不當心就會忽視。而且這些文字都是默認條款,即便用戶不贊同其中部分條款,也只有“同意——使用App”或“不同意——不能使用App”這兩個選擇,只有先默認同意,再通過App設定,取消個性化推薦。

  基於此,消保組織和業內人士都呼籲,保護用戶隱私應當更進一步,推廣“明確告知”“一鍵取消”。同時,用戶也要對“個性化推薦”提高警惕。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