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重科技借力自然借勢而為
博鼇東嶼島零碳示範區讓碳歸零
博鼇亞洲論壇新聞中心,工作人員在製作“零碳咖啡”。海南日報記者袁琛攝
海南日報記者周曉夢
陳子儀
天上的光、海上的風,點亮了東嶼島上的燈。
“博鼇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期間使用的場館,大部分實現了‘綠電’供應。”3月30日,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海南公司總建築師孟寧對海南日報記者介紹道。
“綠電”使用、光儲充電站、綠色智慧停車場、零能耗建築……博鼇東嶼島零碳示範區建設備受矚目。3月30日,記者踏上博鼇亞洲論壇的覈心地區東嶼島,帶你共同探營這座小島努力讓碳“歸零”的部分舉措與做法。
“追風逐日”
前往東嶼島東側,你會發現坐落於此的新聞中心,與以往稍有不同——這裡的屋頂戴上了“太陽帽”,外牆立面披上了“新衣”,就連門前的地磚都變得有些閃亮。
這些,都是新聞中心實現能源自供給的裝備。你可以分別稱為屋頂光伏、光伏百葉和光伏地磚。
“新聞中心建築屋頂使用了629塊太陽能光伏板,其光電轉換效率可以達到21%;而建築立面,是將光伏資料和建築遮陽相結合,降低清晨時間段的熱輻射。”作為新聞中心綠色低碳工程的設計主持人,孟寧對它們並不陌生。
不同的新能源設備,各具特點。新聞中心前廣場的光伏地磚,兼具防滑和絕緣功能,承重能力達到1噸/平方米;而距離新聞中心不遠處的遊船碼頭邊上,還有6臺花朵風機,可以實現風能的收集利用。
被動優先、主動優化、能源自供給——是新聞中心綠色低碳改造遵循的設計原則。在這棟建築中,過渡季節通過自然通風、屋面隔熱和遮陽百葉,實現不開空調就能保持室內舒適度。到空調使用季節,通過高能效空調設備降低建築能耗。
除此之外,建築還利用直流柔性控制科技,集成應用了先進風光發電、儲能及直流空調設備,建成“光儲直柔”系統,提高新聞中心的能源自供給能力。
效果如何?數據裏記錄著答案:改造前,新聞中心建築年耗電量65萬度;改造後,建築年耗電量可下降13萬度以上,同時年發電量可達55萬度,達到“零能耗”建築水准。
“追風逐日”的場景,還有很多:站在光儲充電站下,你會發現電力來源於棚頂的光伏發電;而農光互補發電項目,則是“一地兩用”,讓果蔬大棚也具備發電“技能”……
正是這一片片光伏板、一臺臺花朵風機,不斷“追風逐日”,為東嶼島帶來源源不斷的綠色電力。
“變廢為寶”
繼續前行,往西南側走,找到一座名字聽上去不浪漫卻很實用的花園——迴圈花園,去看一看園林景觀生態化改造的“魔法”。
“別看現在是花園,3個月前,這裡是一處堆場,堆放著近2.5萬立方米的渣土和建築垃圾。”光大環保(中國)有限公司博鼇東嶼島零碳示範區指揮部總指揮朱小兵,見證了堆場變花園的故事。
這個故事裏,曾經堆場上6000立方米的廢棄混凝土、渣土、廢舊木樁等垃圾,沒被清運,沒有二次污染,而是原地“搖身一變”,變成石籠座椅、景觀短劇、地面鋪裝踏板、地形塑造,有了新用途。
而另外約1.9萬立方米的渣土和建築垃圾,則轉運至另一側的鄉野花園,用作草坪微地形改造、步道及休憩平臺建設。
在生態化改造下,那堆如小山的建築垃圾的“生命”軌跡發生轉變,它們不會被當作垃圾清運處理,而是就地獲得“重生”。
建築垃圾堆場的“變身”,不止看到的那麼簡單。
朱小兵說,迴圈花園地下還埋著雨水調蓄池,降水被收集起來,可迴圈使用。此外,花園內還佈設太陽能庭院燈和科普標識,就連花園內植物也都是選擇鄉土樹種以及葉量多、樹冠大的高碳匯樹種。“低干擾、重迴圈、低維護”的綠色理念,在花園中無處不在。
逛完迴圈花園,還想看“變廢為寶”的妙招?那就去亞論廣場,在那裡,脚下的地板暗藏玄機。
噴泉、金屬地球儀、刻有“博鼇亞洲論壇”字樣的石碑……在東嶼島“出鏡率”最高的打卡點亞論廣場,可能鮮有人關注廣場上的地板。它們雖“低調”,卻不普通——
整個亞論廣場經過海綿化改造透水鋪裝,由我國自主研發的8釐米厚通體矽砂磚鋪砌而成。超抗堵、高透水、高防滑、高强度、耐久性的特點,讓它們能輕鬆“勝任”初期雨水的過濾、滲透和淨化工作。
類似的雨水利用及海綿化改造項目,在東嶼島上不止一處。“開展室外環境雨水利用及道路海綿化改造打造綠色低碳生態環境,每年可促進約15萬噸雨水資源化利用。”省博鼇東嶼島零碳示範區工作專班工作人員肖雲旭介紹。
此外,博鼇東嶼島零碳示範區提供的綠色低碳高品質供水服務,可實現年减少使用塑膠瓶72萬個;固廢資源化利用實現减碳和迴圈再生雙重效應,能實現减碳約560噸二氧化碳當量/年。
重視科技,借力自然。在這座綠色島嶼上,光、熱、水、風互動無間,蘊藏著勃勃生機。(海南日報博鼇3月30日電)
博鼇東嶼島零碳示範區
由8大類19個項目構成
近期已完成第一階段16個項目
的改造建設工作
預計可减碳9055.8噸二氧化碳當量/年
减碳量是示範區現狀碳排放量的67.4%
年供應清潔電力1510萬度
其餘項目將於
博鼇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前完成
建成之後將達到零碳運行的設計目標
(文字整理/海南日報記者周曉夢陳子怡)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