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鼇零碳示範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海南日報記者袁琛攝
海南日報觀察員張成林
三月的博鼇,青山含翠,綠意盎然。
這份“綠”也融到了論壇年會。從零碳應用,到主題展覽,再到話題討論……時隔三年後的全線下年會,以綠色低碳的生動實踐,帶給人們更深入的綠色發展思考。
“綠”,有了更系統的應用場景——
走進年會會場,有不少新場景,讓人耳目一新:
比如,新聞中心變了樣,從上俯瞰,一排排光伏板排列整齊,好似戴上了“遮陽帽”,整個建築可做到發電供給自足;再如,會場外,一個個造型獨特的花朵風機,不停轉動著,產生的清潔能源,被源源不斷輸送到能源系統內;又如,東嶼島南部,木棧道被用低碳環保的竹木資料修復一新……
發現了沒?年會上,“綠”被融進了建築裏、景觀裏。
回看去年年會,談及綠色低碳,人們津津樂道的“零碳咖啡”、綠色交通等,多與身邊吃住行用有關,而今年,論壇年會在建築、景觀上做起了文章。這是一大進步,綠色低碳應用場景更豐富。如此一來,不僅“節能”,還可“擴能”。
其實,以上場景皆為博鼇零碳示範區的重要內容。
談及示範區,這絕對是今年年會的一大亮點。
據介紹,零碳示範區,是在一定區域內通過集成應用能源、建築、交通、廢棄物處理等多領域深度减排科技,新建林業碳匯等高質量抵消措施,實現碳排放總量持續降低並逐步趨於零的示範區。
概念是不是很專業?其實,理解起來,只需著重把握幾個關鍵字,“集成應用”,說明這不是某一環節、某個局部的减排,而是全媒介、系統性减排;“深度减排”,則指務求實效,不能裝門面、圖好看、做樣子;“碳抵消”,說明要用好每一塊閒置土地,在“增綠”上做好文章。
簡而言之,應用場景更加豐富、多元,節能減排更具系統性、整體性,也囙此,零碳示範區更具前瞻性、引領性,為各方推進碳中和提供了可供借鑒的方法和路徑。
“綠”,有著更廣泛的思想共識——
今年的年會是時隔三年後的全線下年會。
對中外嘉賓來說,再次相聚線下,最關心的,莫過於如何在“不確定的世界”中謀求突破,這同樣涉及生活方式的轉變、能源結構的調整。為此,“綠色低碳”獲得普遍關注。
從議程上看,“綠色低碳”占了相當一部分,例如“碳中和:困局與破局”“全球綠色能源與綠氫供應鏈”“ESG投資如何行穩致遠”“新能源、新基建、新產業”“清潔能源的未來”“極端天氣與氣候變化”等。這些論壇涉及生產、能源、基建、產業、投資等方方面面。
從討論來看,“綠色低碳”是熱議的焦點。“如何找到最優的政策組合來推進碳中和”“在减排上如何用好價格型工具和非價格型工具”;“大部分企業不知道怎麼設定碳中和目標”“金融機構不能只顧辦公室减排,還要看投資、信貸等支持的對象,是不是向零碳邁進”……
年會上,嘉賓們各抒己見,話題談得深,問題抓得准,不再只是理念上的交流,更多的是操作上的探討,“綠色低碳”逐漸從理念推廣向實踐創新邁進。
“綠”,有著更務實的探索創新——
綠色博鼇的背後,是海南對綠色發展的不懈探索。
習近平總書記對海南的生態文明建設非常關心,明確強調海南要堅持生態立省不動搖,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中之重。海南牢記囑託,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國之大者”的高度來推進,反復強調“爭當‘雙碳’工作優等生”,把青山綠水、碧海藍天當成最大本錢來抓。
認識上高度重視,行動上同樣給力。
比如,以標誌性工程抓生態文明建設,現時,海南已滾動擴大到六大標誌性工程,且工作推進成效顯著,例如,清潔能源裝機比重和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占比遠超全國平均水準,裝配式建築面積連續四年翻番。抓標誌性工程,成為具有海南特色的綠色發展經驗。
再如,抓體制機制建設。從自然資源的確權登記,到GEP核算成果應用;從出臺省級GEP核算技術規範,到成立國際藍碳研究中心……海南以制度抓根本、管長遠,為生態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創造了有利的環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可見,綠色博鼇,既是海南形象的彰顯,又是海南經驗的延伸。
作為國際交流的重要平臺,論壇年會的高“含綠量”極具導向意義、借鑒意義,其傳遞出一種姿態,海南堅定不移堅持生態優先原則,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也傳達出一種訊號,綠色低碳是大勢所向,等不得,必須全方位、系統性推進。
綠色發展,永無止境。
在認識上深化,在創新上突破,在場景上拓展,持續唱好綠色發展咏“碳”調,美麗博鼇、多彩海南必定為我們帶來綠色發展新的驚喜、新的未來!
3月30日活動安排(部分)
開幕大會
10:00—11:30
知識產權在數字經濟
和全虛擬世界中的前景
15:00—16:15
世界能源大變局
17:15—18:30
下一代互聯網
17:15—18:30
年會主題
不確定的世界:團結合作迎挑戰,開放包容促發展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