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佈《北京市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以豐富的數據記錄了過去一年首都各項事業取得的新進展。統計公報顯示,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9萬元,保持各省區市領先水準。
GDP總量超4.1萬億元
2022年,面對國內外多重超預期因素衝擊,全市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及時出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和接續政策,著力穩住經濟大盤。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610.9億元,比上年增長0.7%。就業、物價形勢總體穩定,全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8%,呈現溫和上漲態勢;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4.7%,運行在年度調控目標內。
在經濟逐步恢復的同時,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優勢行業持續發揮支撐帶動作用,資訊服務業、金融業、科技服務業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5.9%,較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部分高技術產品生產保持較快增長,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機組、氣動元件產量分別增長1.9倍、45.6%和36.5%。有效投資穩步新增,全年建築安裝工程投資和設備購置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到55.7%,為近5年最高水准;高技術產業投資占比為15.7%,比上年提高3.7個百分點。
數字經濟比重升至41.6%
2022年,全市持續推動“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推動數位經濟發展,新興動能不斷成長壯大。
資料顯示,1月至11月,全市大中型重點企業研究開發費用3311.7億元,同比增長10%;中關村示範區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科技收入16201.8億元,占總收入的比重為21.7%,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
全年數字經濟實現增加值17330.2億元,按現價計算,比上年增長4.4%,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1.6%,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云計算、人工智慧等新基建項目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25.5%,新增5G基站2.4萬個。年末固定互聯網寬頻接入用戶數增長8.8%,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增長14.6%。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7.7萬元
2022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7415元,比上年增長3.2%。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4.4%,高於城鎮居民1.3個百分點。
在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支出占比合計達40.4%,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全年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等社會領域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兩位數增長,基礎設施投資投向交通運輸和公共設施管理的比重分別為42.3%和21.1%;全年住宅用地供應中,向保障性住房傾斜,多管道實現租賃住房用地供應304公頃,超額完成年度計畫。
在公共服務供給方面,年末全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构12211個、床位13.4萬張,衛生科技人員32.2萬人。全市擁有公共圖書館21個,備案博物館210家,其中免費開放100家,群眾藝術館、文化館18個。
北京持續推進“大城市病”治理,人居環境品質進一步提升。2022年,全市細顆粒物(PM 2.5)年均濃度值為30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9.1%。全年新增造林綠化10200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44.8%,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都市綠化覆蓋率為49.3%,提高0.01個百分點。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