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牢記使命、埋頭科研,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海南 53℃ 0
摘要:2022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考察時強調,建設海洋強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戰畧任務。要推動海洋科技實現高水准自立自强,加强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把裝備製造牢牢抓在自己手裡,努力用我們自己的裝備開發油氣資源,提高能源自給率,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牢記使命、埋頭科研,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迎著召喚向深藍


近日,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科研人員對空基海洋遙感觀測平臺進行檢修保養。海南日報記者王程龍攝

諄諄囑託

2022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考察時強調,建設海洋強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戰畧任務。要推動海洋科技實現高水准自立自强,加强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把裝備製造牢牢抓在自己手裡,努力用我們自己的裝備開發油氣資源,提高能源自給率,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海南日報記者黃媛豔

“總書記的關懷讓我們倍受鼓舞。”從黃海畔來到南海邊,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樹果銘記深情囑託,築夢深藍。

2022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考察時強調,建設海洋強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戰畧任務。要推動海洋科技實現高水准自立自强,加强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把裝備製造牢牢抓在自己手裡,努力用我們自己的裝備開發油氣資源,提高能源自給率,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一年來,中海大將殷殷囑託扛在肩上、刻在心間,埋頭科研,研發製造新裝備、緊盯需求選育攻關水產新品種、著眼未來精心培育人才團隊,以實幹構築陸海兼修現代化強國的磅礴深海力量。

上新

原創海洋技術成果頗豐

2022年4月25日,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亞洲第一深水導管架平臺——“海基一號”平臺主體工程海上安裝完成,這對於提高能源自給率、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戰畧意義。

提及該消息,中海大三亞海洋研究院教授趙瑋難掩激動:“研究院協同‘海基一號’團隊創新研發了海洋內波動力快速統計與精細化預測模型,攻克海洋內波發生時間與强度預測難題。”

“學校在海南所需的‘深海’和‘南繁水產’等領域積累了雄厚的學科和科技創新優勢。”中海大三亞海洋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閆菊說,將努力推動海洋科技實現高水准自立自强,不辜負總書記的關懷與期盼。

中海大三亞海洋研究院執行院長邵長江透露,一年來,該院先後開展的3個科考工作航次,集成了錨系浮標、水下滑翔機等多樣化實时觀測裝備,形成複雜海洋環境實时立體觀測能力;集成開發海洋動力環境、生態環保等系列數據產品,在海洋環境保障方面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研發了防污有效期達5年以上的長效環保型海洋防污塗料,突破了海洋裝備保障的核心技術;製定了2項國家海洋行業標準。

中海大“海洋遙感定標實驗室”超潔淨暗室內,積分球、黑體等定標設備一應俱全,陳樹果正帶領團隊開展原創攻關,力爭讓海洋水色衛星遙感數據更準確,推動海洋水色衛星遙感儘快走完“最後一公里”。

陳樹果說,當前團隊邊學邊想邊實踐,著力推動海洋光學儀器國產化,讓更多的“中國製造”從海南走向世界。

克難

攻關水產種苗“卡脖子”難題

南美白對蝦種苗依賴進口、種質衰退,是海南壬海水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許聖鈺最頭疼的問題。如何掌握覈心種源?她想到了求助中海大三亞海洋研究院科技團隊。

“進口種蝦不僅價格昂貴還存在供應鏈斷供的風險。我們選育出第一代速生高抗南美白對蝦新品系,其生長速度和存活率分別提高15%以上,水產企業經濟效益顯著提高。”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海大三亞海洋研究院教授包振民透露,團隊利用新技術獲得精准的水產動物基因型數據和錶型數據,提高了選育效率,縮短了育種週期。

如今,中海大三亞海洋研究院科研人員的身影持續活躍在三亞、文昌、東方等地的水產基地。把論文寫在海洋裏,以建設運行“海南省熱帶水產種質重點實驗室”為依託,在生物技術、遺傳學、基因組學及良種培育等方向開展大量科研工作,有力支撐我國水產種源自主可控。

智慧育種新突破。中海大著力打造熱帶水產種質創新體系,搭建的水產物種分子育種平臺,為魚、蝦、貝等水產生物育種工作提供了種質資源管理和育種方案製定等“一站式”解決方案,取得我國在水產智慧育種的突破性進展。

“漁業往深海走,深海網箱養殖、工船養殖的興起對水產新品種選育提出新要求,我們將沉下心來做好水產種質創新,針對不同養殖設施選育不同良種,賦能‘種業矽谷’建設,推動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同步提升。”中海大三亞海洋研究院副院長胡景傑說。

培優

產學相長成效明顯

“看看,這張在‘東方紅3’號靜音科考船上舉行中海大三亞海洋研究院海南專項研究生開學儀式的照片入選了‘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邵長江向海南日報記者介紹。

創新人才引育,中海大三亞海洋研究院率先在海南高品質培養研究生,立足自貿港培養涉海領域急需高層次人才,並强化科教融合、產教融合,構建了以解决海洋關鍵覈心問題為導向的理工融合的全新課程體系。

“我們承擔各類科研專案110餘項,80餘名高層次人才常駐海南開展科研工作,200餘名專家教授到瓊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到2025年海南專項研究生在學規模將達到1200餘人。”邵長江說。

今年即將開工建設的中國海洋大學南海資源保護開發利用技術創新平臺,將圍繞新一代資訊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新材料、海洋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揮學校涉海學科群的科技優勢,構建四大技術創新中心、一個標準評估中心等,開展關鍵技術創新及成果轉化,貫通“戰畧研究—技術研發—標準評估—成果轉化—產業推廣”海洋產業培育鏈條……

深海浩瀚,探索無垠。以推動海洋科技實現高水准自立自强為目標,中海大三亞海洋研究院正奮躍而行,推動海洋科技實現高水准自立自强,努力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海南日報三亞3月25日電)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