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堅持“引育留用”並舉,持續優化人才服務
人才與自貿港的“雙向奔赴”
■海南日報記者袁宇
春潮湧動,萬物競發。3月20日,載有海南自貿港“引才”團隊的班機從海口國際美蘭機場出發,奔向北京、廣州、西安、重慶,廣攬英才。
這是海南“搶人才”的又一次重磅行動。攜著自貿港建設的滿滿機遇,省市相關部門及重點企業負責人組團參與,海南真心誠意引鳳歸巢。
事實上,過去五年,海南堅持“走出去”,不斷暢通體制機制,優化人才服務,堅持“引育留用”並舉,引進人才超過50萬人,海南自貿港建設人才根基不斷夯實。
海南也值得“留下來”。海南自貿港建設蓬勃興起,為人才提供開放、包容、多元的人文環境和幹事創業的寬廣平臺。
“百萬人才進海南”目標完成過半
3月21日至22日,海南將在北京、廣州、西安、重慶同步舉辦“百場萬崗·四城同辦”校招活動(第二場)。
這是一次聲勢浩大的校招活動。除了舉辦專場招才推介會外,海南自貿港招才團隊還將進入四大都市的重點高校,結合所進高校專業優勢與海南結構性短缺人才需求,開展“點對點”“面對面”靶向引才。
聲勢浩大的校招活動,再次彰顯海南自貿港對於人才的渴求和重視。
建設海南自貿港,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畧。當前,“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戰略框架深入人心,海南自貿港建設已經進入不可逆轉的發展軌道,海南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加急需人才、渴望人才,也具備吸引人才的良好環境。
面對八方英才,海南省委、省政府引才誠意滿滿,堅持“走出去”攬才。從2022年12月21日,到2023年3月21日,海南先後在上海、武漢、成都、長沙,北京、廣州、西安、重慶等國內都市舉辦高規格招聘會;通過引才小分隊進校園的形式,直接將優質就業崗位送進高校校園;2023年4月下旬,海南還將赴長春、哈爾濱、鄭州、南昌等地高校開展校招……
攬才的底氣,來自穩步增長的基本面和日益厚實的“家底”。過去五年來,海南經濟轉型高品質發展取得顯著成效,非房地產投資占比五年提高18.2個百分點,其中產業投資年均增長12.4%。2018年以來,海南經營主體增速連續30多個月排名全國第一,年增速達40%,實有經營主體已突破200萬戶。
攬才的底氣,也來自海南自貿港政策持續釋放的紅利與無限機遇。2022年,15%所得稅個人和企業享惠面分別增長122.7%、35.7%,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進展明顯,進一步構建起引才强磁場,釋放出留才强吸力。
“海南自貿港建設的熱潮感染了我,家鄉宜人的氣候和環境也深深吸引著我。”日前,在一場人才對接會上,來自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的樂東籍學子孫騰與海口國資系統現場簽約,他說出了眾多求職者的心聲。
海南省委人才發展局匯總資料顯示:2018年以來,海南已吸引超過50萬人才加盟,“百萬人才進海南”目標完成過半,其中30歲以下的占比58.31%,40歲以下的占比98.2%。
以一流服務彙聚和造就一流人才
引才熱度持續新增,人才服務也不落下。海南深知,留才的關鍵,在於提升人才的歸屬感、獲得感、幸福感。
為此,海南省委、省政府聚焦人才關心的住房、教育、醫療等問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為人才成長提供全方位服務——
在人才落戶上,博士等高層次人才可選擇海南任一城鎮(三沙市除外)落戶,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隨遷到海南,可申請每月3000元的住房租賃補貼或購房補貼,達到更高層次的,還可獲得人才公寓。
在優化服務上,2018年以來,海南組建644人的聯絡員隊伍,創新高層次人才服務保障模式;發放“天涯英才卡”,為高層次人才提供落戶、醫療、子女入學等11個大類、32個具體事項的便捷服務;對高端人才或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實際稅負超過15%的部分予以退還。
在職稱改革上,2018年4月13日以來,尤其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佈以來,海南在人才認定方面敢於開全國之先河。博士後出站考核合格,留在海南工作且符合條件的可直接認定為高級職稱。
省委人才發展局會同海南博鼇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管理局,為先行區境外人才“量身訂制”的職稱評審制度,暢通了境外人才來瓊發展的通道。
在引才過程中,海南還創新允許事業單位靈活採取自主招聘、考核招聘等管道,現場面試、現場考核、現場簽約,實施事後備案,並給予高校畢業生落戶自由、住房補貼、創業幫扶、個稅優惠、醫療保障、安居房購買等支持。
海南省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海南各級各部門持續優化人才服務,堅持做到“待遇留人、事業留人、感情留人”,持續提升人才紮根海南、建設海南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海南省人力資源開發局(省就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南還將與省外百家高校共建“引才工作站”,聘任千名“引才大使”,為海南自貿港建設吸引集聚更多優秀人才。
打造人才幹事創業的“詩和遠方”
“我希望能發揮專業特長,推動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做優做强。”日前,十分看好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四川大學金融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張玲玉選擇了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的企業崗位,她原籍河北,選擇到海南參與自貿港建設。
同在崖州灣,2021年從瑞士伯恩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的陳怡正在崖州灣種子實驗室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她對海南自貿港建設信心滿滿。她說,崖州灣種子實驗室是服務南繁矽谷建設的覈心力量,受到國內外人才的關注,“我毫不猶豫投遞簡歷,到崖州灣工作。”
像張玲玉、陳怡這樣,遠奔千里來到海南的不在少數。據不完全統計,僅2022年12月,海南省委、省政府啟動主題為“聚四方之才共建自貿港”的“百場萬崗”校招活動以來,已有超過5000名求職者達成了就業意向。
大家普遍認為,海南是幹事創業的熱土。熱土“熱”不“熱”,有數據說明:過去五年來,海南省四大主導產業占全省生產總值比重提升至70%;全省數字經濟、石化新材料產業產值均超千億元;全省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500家。
這些利好因素,催生了大量優質崗位,也再次證明海南自貿港建設對人才數量、質量、結構的需求是全方位的。為此,海南也堅持引進人才與培養人才並重並行,通過實施系列項目,為人才“開窗”“架橋”,打造人才幹事創業的“詩和遠方”——
自2018年以來,海南實施南海育才項目,評審選拔培養對象近千名,一批批優秀人才入選“南海創新人才”“南海創業人才”“南海工匠”“南海鄉土人才”,累計資助人才經費2億餘元,初步形成一支規模較大、門類齊全、貭素優良的人才隊伍;
近日,海南又印發《海南省“南海新星”項目實施辦法》,對從事應用基礎研究、工程技術研發、科研成果轉化與創業等方面的優秀青年人才,給予“第一桶金”支持,其中專案申報人不受國籍限制……
2023年,海南繼續以時不我待的精神“搶”人才,力爭引進人才15萬,同時加大培養、使用本土人才力度,進一步發揮本土人才與引進人才疊加優勢。
滿滿的引才誠意、優渥的人才政策、廣闊的發展空間、宜居的生活環境……海南盡己所能為人才打造“詩和遠方”,形成了引才聚才的“强大磁場”。
放眼海南自貿港這片熱土,春意萌動,希冀滿懷!
(海南日報海口3月20日訊)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