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來這裡,讀好“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

陕西 54℃ 0
摘要:延安是中國革命的聖地。為了讀好並講好延安革命舊址“這本書”,延安市在做好革命文物保護的基礎上,創新思路,深入挖掘文物背後的故事,讓一件件革命文物“活”起來,引領更多人讀好“這本書”。

革命文物承載著黨和人民英勇奮鬥的光榮歷史,記載著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蹟,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弘揚革命傳統和革命文化、加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

延安是中國革命的聖地。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培育形成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留下了眾多革命舊址。

2022年10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時指出,延安革命舊址見證了我們黨在延安時期領導中國革命、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光輝歷程,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每次來都溫故而知新,受到深刻教育和啟示。

為了讀好並講好延安革命舊址“這本書”,延安市在做好革命文物保護的基礎上,創新思路,深入挖掘文物背後的故事,讓一件件革命文物“活”起來,引領更多人讀好“這本書”。

如今,一處處革命舊址吸引著全國各地的人奔向延安,人們來這裡感悟中國共產黨人不變的初心和使命,讓延安精神代代相傳。

鏡頭一  一座大禮堂的“見證”

楊家嶺位於延安城北約3公里處,原本是一個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1938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機關從城內鳳凰山麓遷到這裡。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同志先後在這裡居住。

“1941年的楊家嶺只有一些土窑洞。為了迎接即將召開的黨的七大,這裡需要建造一批集中辦公的房子和舉行會議的大禮堂。”延安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胡建滿介紹。

1942年,一座新的大禮堂建成了。“禮堂是當時延安唯一沒有使用木梁、木柱的大型建築物。主要的建築材料都來自周邊的山上,節省了時間和人工成本。”胡建滿說。

現在,曾經的小山溝已經變成黨史學習教育的課堂。一批批尋訪者來到楊家嶺,觸摸歷史痕迹,探尋紅色故事,解讀其中蘊含的“精神密碼”。

3月4日,參觀延安楊家嶺革命舊址的遊客絡繹不絕。因為內部空間有限,遊客在中央大禮堂門前有序地排起了隊。

大禮堂內陳設如昨,兩邊牆上懸掛著六個“V”字形旗座,旗座上各插四面黨旗。“會場兩側牆壁飄揚著24面黨旗,象徵著中國共產黨24年的奮鬥歷程。‘V’字形旗座是革命勝利的標誌。”大禮堂內,幾名來自江蘇的遊客認真地聽著講解。

1945年4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楊家嶺中央大禮堂隆重召開。

作為重要的革命舊址,楊家嶺七大會址每年都有大量的遊客前來參觀瞻仰。為講好紅色故事,延安楊家嶺革命舊址管理處對七大會場的部分陳列作了調整,再現歷史場景。

“近年來,我們對中央大禮堂分別進行了主席臺後側山牆滲水治理、大禮堂內部頂面裝潢維修和大禮堂室外地面維修。在維修過程中,我們嚴格堅持不改變革命文物原狀的原則,堅持全面保護、整體保護,最大限度地保持革命文物的歷史真實性、風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續性。”延安楊家嶺革命舊址管理處主任侯振龍說。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走進這裡,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汲取信仰的力量。

鏡頭二  一組題字石刻的“再現”

3月1日,雖然不是週末,但延安革命紀念館的遊客依然絡繹不絕。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四塊二尺見方的題字石刻上,‘實事求是’四個大字蒼勁有力。這是延安時期毛澤東為中央黨校新建禮堂的題詞,後中央黨校將其作為校訓。”來自福建漳州的基層幹部李涯,一邊聽著講解員張豔的介紹,一邊用手機拍照留念。

1938年,在中共擴大的六届六中全會上,毛澤東首次提出“實事求是”這個概念。1943年,為了給營員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活躍師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央黨校修建了一座占地1200平方米、可容納千餘人的大禮堂。竣工後,校方希望毛澤東能為大禮堂題詞。

毛澤東欣然接受了黨校衕誌的請求,立即叫人拿來四張麻紙。瞬間,“實事求是”四個雄健、瀟灑的大字躍然紙上。題詞拿回來後,黨校决定將其製成石刻。“實事求是”石刻鑲嵌在禮堂正面牆的上方,猶如畫龍點睛之筆,讓禮堂熠熠生輝。

“1955年夏,延安師範(原中央黨校舊址)將這四塊石刻交給延安革命紀念館保存。石刻被定為館藏國家一級文物。”張豔一邊講解一邊引導大家繼續參觀。

作為延安革命紀念館的“金牌講解員”,近年來,張豔除了做好日常講解工作外,還和其他講解員組成了宣講小分隊,定期走進學校、企業、工廠、醫院等場所,講述革命文物背後的故事。

在延安革命紀念館,還有一群“小小講解員”活躍在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的第一線。每逢節假日,人們都能看到一個個戴著紅領巾的小學生,精神抖擻地活躍在延安革命紀念館裏,為前來參觀的遊客宣講紅色故事。延安市新區第一小學學生王雅詩就是其中一位。

“擔任‘小小講解員’不僅讓我體會到了革命先輩們‘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的革命鬥爭精神,還激勵我在未來的日子繼續艱苦奮鬥、勇於擔當、努力學習。”王雅詩說。

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最早建成開放的革命紀念館之一,延安革命紀念館以黨在延安十三年革命活動為主線,充分發掘和利用館藏文物優勢,推出雲端數位展覽館。現在,數位展覽館“雲上”流覽量已超4800萬次。

“經過70多年的發展,延安革命紀念館這座紅色基因庫實現了館藏文物由建館之初的千餘件到3.6萬件的飛躍。今年,我們精心挑選了100件文物背後的故事,打造集文字、圖片、音視頻為一體的黨史普及書籍《革命文物 紅色故事 延安·延安》,帶領觀眾走近文物,感知歷史,回望延安時期波瀾壯闊的崢嶸歲月。”延安革命紀念館館長峁梅芳說。

鏡頭三  一根指揮棒的“回歸”

3月2日,在延安魯藝文化中心館藏室,劉妮戴上白色手套,從盒子中取出一隻帶有銅銹斑痕的指揮棒。

“這根指揮棒是冼星海1935年從法國畢業時帶回國內的。1939年5月11日,冼星海用它指揮魯藝合唱團唱響了震驚世界的《黃河大合唱》。”劉妮告訴記者。

作為延安魯藝文化中心主任和延安艺文紀念館館長,劉妮用20年時間徵集到5000多件革命文物。為了徵集這根指揮棒,她用了整整10年的時間。

“我現在把它捧在手裡,都能感受到當年冼星海用它指揮合唱時的信仰力量。”劉妮雙手緊握著指揮棒激動地說。

時間回溯到1939年。這是中國抗戰史上重要的一年,中華民族迫切需要向全世界發出“中華不屈,中國不亡”的怒吼,激起億萬中華兒女團結一心的英勇鬥志。

那年春天,擔任延安魯藝音樂系主任的冼星海接過重任,花了6天6夜的時間,完成了《黃河大合唱》的譜曲。同年5月11日,在魯藝周年紀念晚會上,冼星海指揮魯藝合唱團唱響了《黃河大合唱》。演出結束後,台下發出熱烈而持久的掌聲。

“《黃河大合唱》是父親最重要的心血之作。”冼星海的女兒冼妮娜說。

2022年4月,冼妮娜向延安艺文紀念館捐贈了冼星海專用音樂指揮棒等珍貴文物。那根帶有傳奇色彩的指揮棒回到了延安,回到它“闊別”80多年的地方。

“革命文物既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徵。革命文物活化利用是傳承紅色基因的關鍵。讓《黃河大合唱》在新時代繼續唱響,我們做了很多嘗試。”劉妮介紹,延安魯藝文化中心開展了冼星海《黃河大合唱》音樂指揮棒重回延安線上音樂會,累計有10萬人次收看。

經過劉妮和團隊的努力,8集微紀錄片《延安記憶》、20集紀錄片《人民的文藝》等作品先後問世。特別是《紅色印迹·講不完的延安》系列短視頻,通過革命文物數位化展示利用,進一步推動了線上與線下展覽的結合,大大增强了陳列展覽的互動性、體驗性,受到羣衆廣泛歡迎。

延安革命紀念地管理局局長蘭愛平說:“把革命文物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這要求我們文物工作者要系統研究、闡釋和挖掘文物背後的故事,讓一件件文物‘活’起來,為延安建設革命文物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奠定基礎。”(記者:趙晨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