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並舉暢通基層醫務人員發展通道讓優秀醫護肯下去留得住能成長

上海 37℃ 0
摘要:我相信,通過多措並舉,暢通基層醫生的發展通道,提升基層醫生收入水准與職業成就感,能够讓優秀醫務人員肯下去、留得住、能成長。

  記者洪俊傑

  訪談嘉賓:

  範先群全國人大代表、上海交大副校長、上海交大醫學院院長

  王玨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上海市委副主委、普陀區副區長

  朱同玉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

  量與質需提升

  記者:李克强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佈局。這主要針對基層醫療體系中的什麼問題?

  朱同玉:針對的是當前最大短板——基層衛生人力資源不足。這幾年,我去外地一些城市調研,發現不少社區衛生中心的硬體不錯,有B超也有CT,但醫護人員的水准還有不少提升空間,存在著設備好但沒用好的情况。此外,家庭醫生的主動服務精神還要進一步加強。我們有個比喻,大醫院的專科醫生是在下游救治落水者,社區的家庭醫生就是在上游築牢堤壩。我們不能只單純考核家庭醫生的簽約率,還要考核他們的服務到位率。

  王玨:現時,社區衛生中心的醫護人員數量和質量均有待提高。按照一、二、三級醫療機構分級診療需求及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定位,現時基層醫療機構更需要的是全科醫生、慢性病專科以及中醫科醫生。然而從數量上看,院校每年培養的相關人才還遠遠不能滿足基層機构的招錄需求。同時,由於薪酬待遇等原因,基層崗位的吸引力不足,基層醫療機構面臨保持隊伍穩定的問題。再從質量上看,我們所期待的高水准、複合型的醫療衛生人才依然比較稀缺。

  “向上走”“向下沉”

  記者:我們該如何解决基層優秀醫務人員不足的問題?

  朱同玉:從醫生角度來看,一方面,我們應該充分發揮醫聯體的制度優勢,通過上級醫院專家進行“傳幫帶”、社區醫生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等管道,打通“向上走”通道,進一步提高基層的診療水准。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科技賦能,有效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往下沉”。現時我們醫療領域資訊化水準提高很多,有了不少先進診斷手段,但感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新技術的敏感性還不够。很多新技術包括新的化驗診斷手段、智能化手段,在大醫院已經普及使用,建議通過教學方式幫助基層醫療機構早日掌握。

  範先群:希望上級管理部門加大支持力度,為“以崗選人”開出“綠色通道”,助力社區衛生機构引進人才,同時要對引進的人才及時納入編制管理,增强人才的歸屬感。此外,建議通過科學分析,進一步完善基層醫護人員的薪酬分配體制,積極推動以服務數量、服務質量和居民滿意度為考核指標的績效分配評估機制,凝聚基層衛生機构的發展動力。

  王玨:在這一過程中,政府應當發揮主導作用,在資源配置、政策執行上構建統一領導、運轉高效的人才流動通道。政府可以通過政策引導打通各層級“壁壘”,鼓勵醫務人員在二級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間交流互動、多元補給,從而培養和引進更多知預防、懂治療、能應急的複合型人才。

  優化激勵完善保障

  記者:現實情况是,即便優秀的醫務人員來到了基層工作,也存在留不住、待不久的問題。

  王玨:醫務人員是醫院的“第一資源”,是醫院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如何留住醫生、留住好醫生、調動全體醫生積極性是我們管理工作的重點。我們要在薪酬、崗位管理、激勵機制等方面進行改革,統籌平衡社區衛生服務機构與公立醫院間的績效工資水准。此外,還要進一步完善內部評估考核機制、優化分配比例,重點向一線崗位醫務人員傾斜,鼓勵基層醫務人員多勞多得、優績優酬。

  我相信,通過多措並舉,暢通基層醫生的發展通道,提升基層醫生收入水准與職業成就感,能够讓優秀醫務人員肯下去、留得住、能成長。

  範先群:在薪酬激勵的同時,我們需要制訂更多關心關愛制度。管理部門可以對基層優秀人才生活提供更多的保障,例如解决心理健康關懷、配偶職業發展、子女入託入學等實際問題,讓他們在基層工作無後顧之憂,促使更多骨幹人員願意紮根基層。

  此外,還要進一步完善基層醫護的職稱評審體系。職稱晉升可結合基層實際情況,放寬學歷要求,酌情考核論文發表等科研條件,將考評重點聚焦在基層衛生服務的質量和數量。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