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篤。
連日來,參加十四届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江蘇代表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大家聯系實際學、融會貫通學,更加深刻感悟到總書記對一系列重大問題的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更加深刻感悟蘊含其中的辯證思維和系統觀念,更加深刻感受到推動高品質發展繼續走在前列的責任之重、任務之重。
大家一致表示,將以當表率、做示範、走在前的果敢擔當,上下一心、真抓實幹、奮發進取,為譜寫“强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實現良好開局。
端牢·築牢
糧食飯碗必須端牢,製造業必須築牢。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用“兩個必保”深刻指出糧食安全和製造業發展的重要性。他說,一個14億多人口的大國,必須靠自己解决這兩個問題,不能“一招鮮吃遍天”,缺了哪一項國際市場都保不了我們。
端牢、築牢,蘊含著發展與安全的辯證法。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硬道理。
寸土寸金的蘇州,為承擔保障糧食安全、守護魚米之鄉之責,始終嚴守耕地紅線,將稻田面積穩定在百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抓手。”蘇州市市長吳慶文代表介紹,下决心、大投入,持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切實把地力提升起來、把農田水利設施完善起來,確保蘇州寶貴的農田都成為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的“噸糧田”。
鹽城是糧食主產區,糧食產量約占全省1/5,為全省乃至全國糧食安全作出了貢獻。“鹽城是農業大市,農業是鹽城大事,加快農業强市建設是責任所系、發展所需、百姓所盼。”鹽城市市長周斌代表表示,將堅決抓牢“穩產保供”頭等大事,高標準農田建設抓數量提質量,高質量糧食生產抓面積擴產能,高品質食物供給抓多元增效益,著力鞏固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全力打造東部沿海大糧倉。
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實體經濟是我國發展的本錢,是構築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任何時候,中國都不能缺少製造業。”總書記的叮囑,擲地有聲、力重千鈞。
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實現自主可控,著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建設製造强省……總書記對江蘇製造業發展寄予厚望。
新興產業如火如荼,一定要搞好統籌規劃,搞清楚市場有多大、風險在哪裡,防止一路所向披靡、孤軍深入,最後卻被人兜了底。製定產業政策、推動產業發展,都要穩慎。既要抓住機遇順勢而上,也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的關係……在民建、工商聯界委員聯組會上,總書記深入分析新興產業發展的“喜與憂”,備豫不虞、語重心長。
“製造業的覈心就是創新,就是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代表聯系行業發展實際,認真學習、深入領會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思考更加深入。“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必須强化企業主體地位,發揮企業作為科技創新出題人、答題人和閱卷人的作用,形成創新成果研發、轉化、應用的閉環。”高紀凡表示。
天合光能是全球光伏智慧能源領軍者,創建了光伏科學與科技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光伏產品效率方面25次創世界紀錄,發明專利擁有量居行業第一。“將充分發揮科技型骨幹企業引領支撐作用,當好科技和產業創新開路先鋒,推動企業發展始終走在行業前列、行業發展始終走在全球前列。”高紀凡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質·量
“我們談高品質發展,不談新發展理念不行。”
“必須更好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高品質發展對民營經濟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今年全國兩會,總書記在江蘇代表團和民建、工商聯界委員聯組會上都談到高品質發展,足以見得對這個“首要任務”的重視程度之高。
經濟發展是質和量的有機統一,高品質發展體現在方方面面。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既符合我國發展實際,也遵循了經濟發展規律。對於江蘇而言,同樣需要辯證認識、科學統籌二者之間的關係。
“沒有‘質’就不會有‘量’,離開了‘量’也談不上‘質’。”淮安市市長史志軍代表介紹,按照省委對蘇北提出的跨越趕超要求,淮安明確了在省域內速度與質量、在長三角中特色與功能、在全國發展中實力與排名“三個跨越趕超”。當前,全市上下持續掀起項目攻堅熱潮,安排220個重大專案;著力提高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水准,打造各具特色、競相發展的縣域經濟板塊;不斷提升中心都市能級,優化中心城區空間結構和片區功能定位,著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都市。
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品質發展。代表們表示,對一個地區而言,不僅要注重做大做强經濟總盤子,還要高度關注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研發投入占比、生態環境等體現質量和效益的名額,時時處處對標對錶高品質發展的各項要求。
常州迎來都市能級提升的“快車道”和“窗口期”,全市上下正在發揮覈心優勢、放大比較優勢、增創競爭優勢,把不可多得的發展之“勢”轉化為不可替代的競爭之“能”。
力爭到2025年,新能源產業規模、資本市場市值“兩個超萬億”,高新技術企業突破8000家,全社會研發投入占比達到3.5%,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7萬元……“都市能級决定都市核心競爭力、輻射帶動力和價值創造力,我們聚力鞏固增長勢頭、讓奮進步伐更加穩健,聚力打造新能源之都、讓產業優勢更加凸顯,聚力科技自立自强、讓創新動能更加强勁,聚力拓展空間格局、讓樞紐地位更加鮮明,聚力提升城鄉品質、讓城市形象更有魅力,聚力推進共同富裕、讓民生福祉更加厚實,聚力築牢安全底板、讓善治內涵更加豐富。”常州市市長盛蕾代表介紹,通過高品質的發展,不僅滿足一城一域生產生活之所需,更輻射周邊更多都市、服務更大區域之所需,真正體現都市價值、都市擔當。
不必·必定
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是踐行新發展理念的應有之義。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總書記再次提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不必”,講的是精神境界;“必定”,說的是歷史擔當。代表們表示,實際工作中,需要把握好當前和長遠、整體和局部、顯績和潜績等關係,一步一個腳印幹出過硬業績,讓各項工作經得起“民意閒談”、經得起“時間沉澱”、經得起“歷史檢驗”。
“七虎”爭雄、“八龍”過江,南通在大格局中演繹發展的大氣候、創造發展的新境界。“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戰畧更大力度推進,省內區域協調發展佈局更高水准實施,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更快節奏建設,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更富成效突破,南通進入新一輪發展黃金機遇期。”南通市市長吳新明代表坦言,越是發展形勢好,越是要行穩致遠,從全域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域,跑好新征程的“接力棒”。
大力度改革開放、寬領域融入蘇南、深層次接軌上海,正是南通的“全域觀”“定位圖”。眼下,南通登高望遠、敢為人先,在實現做大總量、提升質量、調优結構“三大目標”上全面發力,在提升創新、產業、交通、都市“四大能級”上持續用力,在激發跨江融合、優江拓海、園區擴能“三大動力”上精准著力,不斷把潜在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勝勢,努力實現高品質發展的“滄桑巨變”。
作為全省南北共建園區“領頭羊”,蘇宿工業園區綜合考核實現“十二連冠”,凝聚著多年來蘇州、宿遷一批又一批兩地幹部的智慧和心血,正是“不必”和“必定”的生動詮釋,堅定了進一步深化區域合作的信心和决心。
“將與蘇州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合作共贏、增進民生福祉,瞄準‘國內一流區域跨界合作園區’目標定位,將蘇宿工業園區打造成為共建園區中的典範、南北合作的模範、兩地交流合作的橋樑紐帶和重要視窗。”宿遷市市長陳忠偉代表介紹,宿遷正在推動全市南北共建園區“1+5”聯動發展,全力放大南北共建成效,彙聚跨越趕超的强大合力。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