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麋鹿極小種群恢復與野放項目有望在今年春天新增新成員

上海 36℃ 0
摘要:上海野生動物棲息地建設傳來喜訊,位於崇明區新村鄉的麋鹿極小種群恢復與野放項目有望在今年春天新增新成員,兩頭母鹿已經懷孕,預產期在4月。

麋鹿一家與記者對望.jpeg

“生人勿近”麋鹿一家與記者隔開20多米對望,公鹿十分緊張,護住三只母鹿的同時,叫聲保持一定的頻率,警告“生人勿近”。陳璽撼攝

  記者陳璽撼

  上海野生動物棲息地建設傳來喜訊,位於崇明區新村鄉的麋鹿極小種群恢復與野放項目有望在今年春天新增新成員,兩頭母鹿已經懷孕,預產期在4月。

  驚喜

  崇明這片麋鹿棲息地目前有4頭麋鹿,1公3母,於2020年秋季、2021年春季分兩批從江蘇的麋鹿自然保護區來到上海,先在上海動物園寄養了一段時間,後遷移至新村鄉隔離觀察。

  2020年底,一對麋鹿夫婦抵達新家後,次年3月底,兩隻母麋鹿經過嚴格體檢和驅蟲後,抵達新村鄉與它們會合,正式組成一個家庭。

  “剛來時都只有兩歲多,去年年底發現有兩頭母鹿的肚子明顯大了。”保育員方取南告訴記者,麋鹿3歲性成熟,4歲可生產,因為採取野放管道,保育員只能在它們前來固定餵食點時才能有仔細觀察的機會,所以直到母鹿孕味十分明顯時才確定了這一驚喜。

  確定母鹿有喜,下一步的關鍵是掌握母鹿具體的生產時間,以便出現狀況時人工可以及時干預。

  方取南說,雖然觀察機會有限,但棲息地的工作人員還是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相對有效的“排除法”:將固定餵食點投料的時間從每天上下午各一次調整為下午兩次,14時左右喂營養套餐(精製混合飼料加鈣粉),16時左右換換口味,改喂清淡的青飼料。

  這樣能够提高麋鹿前來覓食的概率,從而更能確定麋鹿缺席是因即將或已經產崽。

  “我們發現公鹿特別照顧懷孕的母鹿,會讓它們優先進食,把沒懷孕的母鹿晾在一邊。”方取南表示,如果哪天公鹿反常地隻身前來或只是帶著沒懷孕的母鹿前來,就說明懷孕母鹿有狀況了。

  記者在保育隔離區南側注意到,一片專用的“寶寶區”已預留好,入口處設有消毒池,內部設有水池、泥塘和草地,周邊設有圍擋。

  上海禹悅水生態資源保護與發展中心負責人戰麗表示,棲息地已經做好兩手準備,一旦麋鹿媽媽產崽後“懵”了,扔下幼崽不管,工作人員將把幼崽帶到“寶寶區”精心照料。

  “無論是對麋鹿媽媽,還是對工作人員來說,這都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戰麗透露,棲息地近期已聯系好上海動物園、上海市林業總站、上海自然博物館等組織,安排專家定期過來觀察,到了母鹿預產期,還將有專家駐場指導。

  激勵

  據原上海自然博物館麋鹿研究專家曹克清考證,根據史料和化石研究,野生麋鹿多集中於長江中下游地區。

  如果今年兩頭小麋鹿能够順利誕生並茁壯成長,對上海野生動物保護而言將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新開端。

  據上海市林業總站副站長李梓榕介紹,自2013年起,上海在借鑒國內外典型城市化地區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模式的基礎上,在基礎生態空間內“見縫插針”選擇了一批生態基底好、野生動物分佈相對集中、土地用途較為穩定的區域,創新性地開展了“野生動物棲息地建設”項目。

  截至去年3月,這樣的項目上海已實施完成21個,另有1個在建,這22個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分佈在浦東、閔行、松江、崇明、寶山、青浦、奉賢、嘉定、金山等9個郊區。

  麋鹿極小種群恢復與野放項目是其中唯一一個專注麋鹿的棲息地。“正式建立至今才兩年左右,麋鹿家族數量有望新增一半,是極大的激勵。”李梓榕表示,上海作為中國野生麋鹿最後的滅絕地區之一,引入麋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讓鄉土動物回歸,逐漸服習上海的“水土”,真正實現野生種群長期的自我維持。

  據透露,上海林業部門正在研究起草部分鄉土動物的引入標準以及棲息地建設管理指導意見,幫助各地找到更適合自己的野生動物保護模式,崇明麋鹿棲息地的成功經驗將提供十分有益的參考。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