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物技術企業與汙水處理企業相遇,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日前,記者來到臨港第二汙水處理廠探尋答案。
“城鎮汙水處理廠採用活性污泥法工藝。活性污泥由大量馴化繁殖的微生物和細菌構成,微生物生長代謝過程以污水中的碳、氮、磷為食物,生長代謝的同時去除碳、氮、磷等污染物,完成污水淨化過程。”臨港第二汙水處理廠運行負責人高永賀告訴記者。這裡的“碳”指的就是可快速降解的有機物,汙水處理廠需要外購商品碳源作為微生物營養源的補充,以提高氮、磷的去除率。
天津市《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對脫氮除磷提出了較高要求。“必須投加碳源乙酸鈉才能够把氮、磷更好地去除,預計每年碳源購買花費就得200多萬元,對我們來說成本太高了。”高永賀說。
幾乎同時,另外一家企業也犯了愁。艾地盟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是位於濱海新區的一家生物技術企業,企業生產廢水執行的排放標準高,導致汙水處理成本較高。“廢水處理中電能能耗和藥劑費用都增多了,我們向首長部門提出書面申請,可不可以對標準適當調整。”企業健康安全環保經理鄭重說。
當這份書面報告送達天津港保稅區城環局,立即引起了工作人員的注意。
“經過分析,艾地盟公司廢水中不含有毒有害物質,具有良好的生化性。對於污水廠而言,相當於是錯放的資源。瞭解到艾地盟公司建廠初期就與臨港第二汙水處理廠有一條點對點排放筦道的先天優勢,我們决定組織兩家公司的環保負責人就協商排放的可行性進行對接,這樣既能減輕艾地盟公司運行成本,又能新增汙水處理廠的碳源,實現雙贏。”天津港保稅區城環局工作人員劉冰介紹。
經過多次對接實驗,艾地盟公司與汙水處理廠最終確定了出水污染物含量的新標準,雙方“協定减排”正式運行,水體實現“綠迴圈”。
對艾地盟公司來說,電費、污泥處理費、化學藥劑成本等方面每年大約省94萬元;對汙水處理廠來說,碳源購買費用每年大約省99萬元。節約成本的同時,雙方都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