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在石棉縣人民醫院病房內,81歲的康永珍順利完成白內障手術,握著四川省人民醫院眼科醫生萬靈的手連連道謝,臉上綻開笑容。
羣衆的笑容,是對四川省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的最好褒獎。從2月7日至2月16日,“三下鄉”活動隊伍走進甘孜、雅安等地的10個縣(市、區),將精心準備的文化大餐和科技衛生服務送到羣衆家門口,示範帶動各類優質資源下沉一線,為鄉村振興注入强勁活力。
內容精心打磨
優中選優+量身定制把服務送到心田
四川獨有的曲藝品種四川盤子《采花》、群舞《英姿》、勾勒水墨畫的大熊猫木偶……作為“三下鄉”活動的重頭戲之一,四川省第二十五届“文化列車·同心藝術團”送文化下鄉巡迴演出每到一地,都能掀起陣陣掌聲。
“高人氣背後,離不開節目的精心編排。”巡演總導演陳珂介紹,這趟“文化列車”上搭載的節目包含短劇、舞蹈、相聲、雜技等多種艺文形式,其中兩個節目曾登上央視春晚,一個節目獲得省“五個一工程”獎。表演隊伍堅持新老結合,既有陪伴“三下鄉”活動近20年的老藝術家,也有超過半數的“95後”演員。
為貼近群眾提供服務,每到一地,巡演還要結合當地特色進行節目定制。“高高二郎山,山下是天全。康藏橋頭堡,成渝後花園。”在天全縣體育中心,四川金錢板《贊四川》在現場掀起一波高潮。表演者向雪飛來自四川省曲藝研究院,抵達天全後,他將二郎山、喇叭河、椒麻雞等天全關鍵字融入節目中,點燃現場觀眾熱情。
堅持定制化服務的,還有送衛生下鄉系列活動。聚焦基層羣衆普遍高發的老年病、慢性病、常見病等健康問題,來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等機构的醫護專家,覆蓋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呼吸科等領域,提供義診近2000人次。
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血管內科專家魏家富看來,衛生下鄉是一場“雙向互動”,“當地醫生主動來參與諮詢問診、開處方、寫病歷,把活動當成學習機會,也能幫助提升當地醫療力量的健康服務能力。”
傳遞奮進力量
以思想共鳴引領美好新生活
一路走來,“三下鄉”活動給父老鄉親送溫暖、送愛心、送歡樂,凝聚起奮進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
2月8日,在石棉縣世紀廣場,送科技下鄉展區的趣味答題活動現場排起長長的隊伍。隨機抽取時政熱點相關問題,參加者選對答案即可領取環保購物袋、文體用品等獎品。“這種形式能讓我發現自己的知識短板,也是學習提高的機會。”連續答對4題後,市民王孟還邀請同行的朋友一起答題。
舞臺上的文藝演出,不僅奉獻一場接著一場的視聽盛宴,同樣傳遞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陳珂介紹,“每個入選節目,都會結合黨的二十大精神進行適當創新改編,力求以思想共鳴鼓舞大家滿懷信心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講述鄉村振興背景下創業者追尋愛情的經歷,短劇《幸福村的浪漫故事》博得笑聲連連。“貼近生活的故事讓人感覺非常親切,笑過之後也受到啟發,讓我們覺得更有幹勁了。”觀眾席上的瀘定市民楊春芳不時拿起手機拍視頻,與親人和朋友分享演出的精彩片段。
歡笑之餘,還有對養成文明生活方式的引導。在送科技下鄉活動中,考慮到石棉縣當地有貢嘎山、栗子坪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廳特意帶來生態環保相關法律知識的科普讀物和趣味連環畫。生態環境廳宣研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科普讀物首先有形式上的創新,以山水長卷造型設計,同時精選最重要的法律條文進行解讀,而非全文灌輸,讓生態文明的理念更容易被當地羣衆接受。”
回應基層期盼
播下種子為鄉村振興鑄魂賦能
2月7日,大渡河畔的瀘定縣城,一個接著一個展位相連組成的長達100多米的展區裏,人頭攢動,成為附近羣衆的“知識充能站”。來自科技廳等多個部門和組織的專家,為當地居民開展知識科普,發放農林物資。
科普大篷車內的科學探秘互動裝置,讓盧麒淼小朋友十分好奇。“我覺得機械伸縮花最有意思,以前以為只有大城市才能體驗到,沒想到今天現場有10多個。”
科學的種子在孩子心中種下,“三下鄉”活動同樣為鄉村振興播下希望的種子。省草原科學研究院的新品種獺兔,讓瀘定居民高芬有了創業新方向;農戶馮玉林在展位前仔細聆聽果樹栽培和防蟲技巧;四川民族學院免費發放500多份適合瀘定播種的蔬菜種子……把惠民大餐送到羣衆家門口,“三下鄉”活動引領羣衆奔向更加燦爛的鄉村圖景。
四川“三下鄉”活動蓬勃開展近30年來,始終堅持用心滿足羣衆需求,項目從文化、科技、衛生領域擴展到教育、法律、環保、農業技術等領域,已發展成為四川文化工作的響亮品牌和民心工程。
在陪伴“三下鄉”近20年的四川交響樂團歌唱家楊建康看來,文化下鄉不是一場百米衝刺,而是一場持之以恒回應基層期盼的接力賽。“最讓我感動的是每個地方的觀眾都很熱情,我也要持續陪伴‘三下鄉’活動,讓更多鄉村羣衆感受到歌聲的歡樂。”
一路山高水長,一路相伴相隨。來自全省各地的文藝工作者、科學專家和衛生服務力量,還將持續把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懷送到基層,讓四川大地的田野更富生機活力。(記者 鄭志浩)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