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頂壓前行攻堅奮鬥
2022年,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認真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力推進穩經濟一攬子政策落地見效。廣大幹部群眾團結一心、直面問題,頂壓前行、攻堅奮鬥,努力使經濟運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產業建設穩健扎實。全力推行“鏈長制”,高位推動12條重點產業鏈發展,集中開工重大產業項目271個、總投資1104.4億元。建成56.76萬畝高標準農田,累計16個產品獲雲南省“十大名品”。新簽約引進上億元重點產業項目99個,工業投資增長47.8%,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全州GDP的58.4%。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數量居全省第一,“雲上梯田·品味鄉愁”之旅入選全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旅遊接待人數、總收入分別增長34.48%和39.64%。
重大專案建設提速。州級領導掛鉤督導100個重大專案和20個重大前期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總量居全省第二。瀘西綠色低碳示範產業園項目開工建設。蔓耗至金平、建水(個舊)至元陽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紅河綜合交通樞紐投入使用,彌蒙高鐵開通運營。水利投資居全省第一,5個風電、8個光伏項目開工建設,瀘西—彌勒—開遠支線天然氣管道全線通氣。完成新基建投資40.5億元,河口縣城列為全省智慧縣城建設試點。
鄉村振興全面推進。實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項目1969個,9.08萬脫貧人口納入農村低保和特困救助,68%監測對象消除返貧致貧風險,脫貧人口家庭人均純收入達1.45萬元,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全面啟動49個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統籌資金10.07億元。
改革開放持續深化。新增減稅降費、退稅緩稅緩費超51.01億元,淨增市場主體7.8萬戶。設立紅河州院士專家工作站,新增省級專家工作站5個,高新技術企業達67家。自貿試驗區紅河片區147項改革試點任務全部完成,“互聯網+邊民互市”貿易監管模式獲國務院通報表揚;蒙自經開區紅河綜保區實現全省首宗工業項目“標準地”出讓,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909.7億元;啟動河口國際口岸城市建設,金水河口岸獲批國際多邊口岸,現代物流業總收入增長15.1%,跨境電商交易額48億元、增速居全省第一,進出口總額達335.2億元。
綠美紅河啟動建設。河口瑤族自治縣被命名為“雲南省美麗縣城”,創成省級綠美鄉鎮13個、綠美村莊16個、森林鄉村237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49.25%。全州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99.7%,創歷史最好水準;14個國控斷面(點比特)水質優良率達85.7%,異龍湖“湖泊革命”攻堅戰取得實效;林長制工作獲國家通報表揚,森林覆蓋率達58.3%。紅河元素亮相COP15第二階段會議。
民生保障持續加强。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46.91萬人,城鎮新增就業4.39萬人;認定省級現代教育示範幼儿園4所、一級高完中6所,義務教育“雙减”、“雙升”工作有力推進,參加省十二届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獲金牌總數第一;多項文藝作品在全省獲獎,音樂劇《綻放》在全國巡演引起熱烈反響;13縣市全部達到國家衛生縣城(都市)標準,11家縣醫院入選國家首批“千縣工程”,創成全國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區5個;醫療、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726.4萬人次,累計發放各類保障金10億餘元;改造城鎮棚戶區1.7萬套、老舊社區和農村危房2萬餘戶,38個爛尾樓全部盤活,618個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社區化解率達99.7%。實施民族團結進步“十縣百鄉千村萬戶”示範專案49個,3個組織創成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組織,紅河書院被命名為全省首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蒙自、建水等5縣市被命名為省第十一届雙擁模範城(縣)。10項惠民便民實事全部落地見效。
作風革命效能革命成效明顯。以自我革命精神推進作風革命、效能革命,大力推行“三法三化”,著力打造忠誠、法治、有為、誠信、廉潔政府,羣衆安全感滿意度達95.69%,政務服務好評率達99%,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4%。
紅河奔騰
2023
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冬去春來,站在新的起點上,紅河州拼經濟、幹項目、謀發展,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跨越發展的勁頭不衰、熱度不降、力度不减。
新的一年,全州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統領,深入落實省委“3815”戰畧發展目標和州委“337”工作思路,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大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深化改革開放、提振市場信心,全力以赴穩經濟、增動能、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以發展壯大資源經濟、園區經濟、口岸經濟為抓手,全力推進市場化、產業化、法治化、生態化、國際化,在資源優勢轉化、園區承載能力提升、口岸服務功能陞級上下功夫,著力夯實發展基礎,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紅河篇章開好局、起好步。
圍繞這一目標任務,紅河州將重點抓好5個方面工作:
突出特色優勢,抓實資源經濟。做優農業,抓好農產品精深加工,確保高原特色現代農業重點產業全產業鏈產值增速達15%以上;做强工業,以延長產業鏈、提升產業耦合度為重點,重塑特色產業優勢,加快能源、冶金、化工等重點行業設備數位化、網路化、智能化改造;做大文旅,深入實施“旅遊+”、“+旅遊”,加快產品、業態、模式創新;做實能源,加快紅河“風光儲”一體化基地等重點專案建設;做深消費,促進傳統消費,擴大重點消費,加快旅遊市場恢復,培育“智慧+消費”新模式,推動農村消費陞級,促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
强化重點支撐,抓實園區經濟。圍繞12條重點產業鏈開展“延鏈補鏈强鏈”招商,全面推進11個重點產業集群項目建設;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紅河政務服務升級版,推廣工業項目“標準地”模式,健全完善市場主體直接評估營商環境機制,推動市場主體倍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服務國內國際雙迴圈的重要節點,加快要素改革,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
創新工作模式,抓實口岸經濟。加快元陽至綠春、金平至金水河等高速公路建設,扎實推進紅河蒙自機場建設,協調推動重大跨境項目建設,提高通關便利化水准和口岸貨運接駁效率;用好用活RCEP各項規則,充分釋放制度創新、綜合保稅、跨境電商等政策疊加倍增效應,推動縣市產業向“五區”集聚,構建聯動發展新格局;主動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打造開放型經濟產業鏈;加快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擴量提質,提升跨境電商規模質量效益;大力推進12條產業鏈發展外向型經濟,探索“保稅倉+邊境倉+海外倉”聯動機制,加快形成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落地加工“紅河模式”;全面加快河口國際口岸城市建設,確保全州口岸進出口貨運量、值均增長20%以上。
統籌高品質跨越,加快綠色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確保全州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增長16%以上,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著力打造“一縣一業”、“一村一品”和特色產業基地,接續實施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及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實施都市更新行動,加快建設綠美都市;推動城鄉協調發展,增强城鎮人口經濟承載和就業吸納能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深入實施異龍湖水質達標“十大提升行動”,推進綠美紅河建設,加强生物多樣性保護;加强就業和社會保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加快創新紅河建設,抓好緊缺人才培引,繁榮發展文化事業,推進健康紅河建設。
守牢安全底線,提升治理效能。抓好民族團結進步全域創建,深入實施各族青少年交流、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旅遊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項計畫”,深入推進興邊富民行動和“十縣百鄉千村萬戶”示範引領工程,初步建成49個現代化邊境幸福村;抓好平安紅河建設,深化落實黨政軍警民合力强邊固防機制,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普法强基補短板專項行動,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糾紛;抓好防範各類風險工作,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全面提升自然灾害應急處置能力;打好防風化債主動戰,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