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京津冀,潮湧渤海灣。
9年前的早春二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座談會,將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畧,廣袤的京津冀大地,激蕩起催人奮進的發展旋律。
9年攜手並進,9年協同共贏,京津冀從“三地”到“一家”,抱成團朝著頂層設計的目標接力前行,把協同發展的壯闊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著眼津冀,“兩地”早已用大局意識,以擔當精神,憑智慧力量向時代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優异的答卷。
交通協同 “海陸”雙向並進
2022年5月,“石家莊—天津港”韓新海運海鐵聯運首發班列搭載著18標箱石家莊生產的維他命C,從石家莊國際陸港駛往天津港,將接轉韓新海運的外貿集裝箱船舶運往印度薩地亞。
這,是世界最大的多式聯運海運公司韓新海運首次在中國北方地區開通國際海鐵聯運業務。
近年來,通過開展海鐵聯運、織密環渤海航線網絡等舉措,以天津港為覈心、以河北港口為兩翼的津冀港口群,正努力成為推進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建設的重要支撐。
津冀同心,便捷的不只是港口海運,還有百姓出行。
去年初,津石高速公路天津東段正式通車,標誌著天津港與雄安新區便捷的高速通道打通。1.5小時直達雄安新區,為天津打造由高速公路、幹線公路、都市快速路構成高效率對外多輻射道路體系添上了精彩一筆。
服務雄安新區發展,需要天津付出什麼、調整什麼,天津堅決落實、立說立行。
2017年4月,雄安新區揭開面紗之日,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一方,天津召開大會堅決擁護、全力支持雄安新區規劃建設。
如今,天津服務支援雄安新區建設成效明顯,持續深化津雄交通互聯、產業互促、生態共治、公共服務共建共用,天津港雄安服務中心成為雄安新區快速通關、便捷出海綠色通道。
產業協同 眾多項目落地
2022年夏天,一場主題為“項目激發新動能、津冀合作譜新篇”的津冀合作項目暨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投資基金推薦入冀項目雲簽約活動舉行。
活動中,集中發佈了《2022年河北落地津冀合作簽約項目清單》,共57個津冀合作項目在河北簽約落地,總投資399.78億元。
簽約項目投資體量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强,對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引領河北高品質發展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棋局上的關鍵一招,產業協同既是“當頭炮”,也是“晴雨錶”。
9年來,天津深入推進京津冀產業協同,除了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吸納創新資源和優質產業,還主動向河北延伸產業鏈條,服務支援雄安新區建設,同時推進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建設。
國內覈心資訊基礎設施領軍企業——中科曙光,是國內服務器、存儲、大數據一體機等計算設備的重要生產者,其大多數產品均由位於濱海新區的基地製造。
“我們研發中心在北京,生產製造、物流在天津,多個項目在河北落地。”曙光工作人員深感,他們就是京津冀產業協同典型的受益者。
服務協同 便捷普惠民生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背後,是人與生活的“一體化”。無論是政務服務、教育、醫療、人才還是養老,這些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服務共建共用步伐加快,真正提升了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濱海新區政務服務中心的“京津通辦”自助服務廳,幾臺機器看似普通,“內心”卻相當强大。臨時身份證明開具、駕駛證査詢、不動產登記査詢、社保査詢列印、智慧報稅……這些熱門服務自助終端都能辦理。
“隨著北京、河北在天津落戶的企業逐漸新增,跨省辦事的問題愈發凸顯。為破解企業發展難題,我們探索運用現代資訊技術,推進政務資訊聯通共用,讓羣衆辦事少跑腿、便利化。”濱海新區政務服務辦工作人員說。
“通武廊”三地緊鄰,被稱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小京津冀”。2017年2月,京津冀三地簽署《推進通武廊戰略合作發展框架協議》,攜手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試驗示範區。
多年來,武清區以合作共建、資訊共用、資源共用為方向,與北京通州、河北廊坊加快推進產業、交通、環保、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等領域的深度合作。
著力推進交通一體化建設,三地率先實現交通“一卡通”。以三地45所各級各類優質學校為基礎,共建10個基礎教育共同體、5個教育聯盟。
作為國家首批首個區域標準化試點,國家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於去年5月正式開診,進一步提升了“通武廊”醫療衛生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化、均等化、便利化水准。
風好正是揚帆時,奮楫逐浪天地寬。冬已盡,春又來,讓我們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兔”飛猛進,奮力奔跑,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邁向更加美好的新未來。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