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形式讓古典音樂走近市民“雲端音樂會”解讀巴赫

上海 37℃ 0
摘要:作為巴羅克音樂的集大成者,巴赫被譽為“西方音樂之父”。今年,首次由浦東新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的“雲端音樂會”嘗試用新形式讓古典音樂走近市民。

  記者施晨露

  “巴赫一生寫了1000多首作品,你知道是為什麼嗎?”昨天下午,在朵雲書院·旗艦店,一場由上海交響樂團演奏家與特邀鋼琴演奏嘉賓葛灝共同演繹的巴赫專場音樂會讓市民一飽耳福。作曲博士、音樂作家田藝苗擔任特邀導賞嘉賓,娓娓道來的介紹和恰到好處的提問,讓現場始終保持著活躍氣氛。

  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一同欣賞,親子檔成為雲端音樂會的主力觀眾。有讀者說,特別喜歡書店的氛圍,在這裡欣賞古典音樂與在音樂廳的感覺不一樣,離演奏家們的距離更近,導賞部分也讓人很有收穫。

  巴赫為什麼一生創作了如此多的作品,田藝苗給出的解答是,首先,當時沒有音樂版權制度,音樂家們創作之後不能憑藉一首金曲獲得更高的收益;其次,巴赫“要寫很多作品來養活自己的孩子”。10歲父母雙亡,第一任妻子36歲早逝,加上孩子們的夭折,巴赫是一個“不停地面對死亡”的人。但在巴赫的音樂中,卻聽不到哀傷、憂鬱,而是溫暖、蓬勃、感人的。

  當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副教授葛灝彈奏完音樂會的第一首曲目《c小調帕薩卡利亞與賦格BWV582》,田藝苗向觀眾提問:在音樂中聽到了什麼?有的孩子說,它很激情;有的孩子說,就像催眠曲,引得現場一陣笑聲。田藝苗解釋:用音樂表達情感是浪漫時代的特徵,而在巴赫的時代,音樂家意圖展現的是形式之美。

  作為巴羅克音樂的集大成者,巴赫被譽為“西方音樂之父”。在他耳熟能詳的作品中,有這樣一類樂曲,它們沒有人聲的演繹,也沒有其他樂器的配合,自始至終只用一件樂器,卻呈現出無與倫比的鮮明色彩和深刻內涵,構成了巴赫獨一無二的標誌。來自上海交響樂團的大提琴家周潤青、中提琴家俞海鋒、小提琴家武奧列隨後為觀眾帶來了《G大調第一無伴奏大提琴組曲》、《C大調第三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改編為中提琴)和《g小調第一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

  今年,首次由浦東新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的“雲端音樂會”嘗試用新形式讓古典音樂走近市民。活動推出以來,場場爆滿。區別於傳統音樂廳、大劇院通行的音樂家單向度演奏的管道,“雲端音樂會”採用演奏+導賞+導讀+同台互動+互聯網傳播相結合的管道,把音樂文化普及與藝術賞析、福斯閱讀推廣、互聯網線上傳播結合起來,加强與聽眾和讀者的互動交流。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