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四川科技創新工作綜述

四川 51℃ 0
摘要:2022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創新成為制勝的决定性“變數”。四川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省科技系統勠力推動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開啟新篇章、開創新局面、再上新臺階,為服務國家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貢獻。

這是四川科技對土耳其地震的人道馳援——2月7日,在川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一時間發出土耳其地震群誘發滑坡預測;2月8日,來自省重點實驗室的專用地震報警系統啟運土耳其,服務當地地震救援。

這是四川科技在世界科技前沿的驚豔亮相——新年開年1個月內,四川已有3項成果陸續登上全球頂級學術期刊《自然》《科學》。

這是四川科技在全國創新大局的突出貢獻——科學家首次發現並證實玻色子奇异金屬、中國科學家將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新技術可在海水裏原位直接電解制氫……兩院院士評出2022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中,四川有3項成果入選。

2022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創新成為制勝的决定性“變數”。四川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省科技系統勠力推動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開啟新篇章、開創新局面、再上新臺階,為服務國家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貢獻。

為國鑄劍 高能級創新平臺成群成勢,關鍵核心技術加速突破

眼下,電影《流浪地球2》正在熱映。眼尖的網友發現,行星發動機、機器狗“笨笨”、太陽活動監測科技……這些解救人類“生存危機”的關鍵核心技術,都有“四川同款”。

電影中的行星發動機利用“燒石頭”產生核聚變,釋放能量從而推動地球。現實中,新一代“人造太陽”(HL-2M)裝置就在成都。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目前我國規模最大、參數最高的“人造太陽”,其在2022年取得突破性進展,电浆電流突破1兆安培,創造了我國可控核聚變裝置運行新紀錄。

2022年,我省科技戰線下深功夫、下實功夫、下苦功夫,堅決扛起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時代重任,高能級創新平臺成群成勢。

從西部地區首個國家實驗室掛牌設立,到天府實驗室“成團出道”,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數量達兩位數,再到國家高端航空裝備技術創新中心獲批,為國鑄劍的戰畧科技力量“集團軍”在川成勢成群,原始創新的不竭動力正加速在巴蜀大地彙聚。科技廳統計,去年全省新增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10個,總量達195個。

2022年,在川科學家關鍵核心技術頻頻突破。在省重大科技專項支持下,成功研發F級50兆瓦重型燃氣輪機、超靜音智慧鑽機、齒軌列車等21個重大產品,成功培育川油101等269個農畜新品種。

隨著省級自然科學基金的試運行,受資助科研工作者數量較上年翻番。2000餘項支持項目,就像2000多個火種,未來有望取得更多前沿方向的重大原創成果。

動能澎湃 挺進經濟主戰場,成為穩增長的“定海針”

2022年的幾組數據振奮人心——全省高新區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萬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營業收入2.6萬億元,科技契约成交額達1649億元,科技資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4645億元。

全省高新區抓項目、促投資、穩增長,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交出一份驚喜答卷。

2022年,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我省高新區挺進主戰場、勇擔主力軍,表現出較好的發展韌性和逆勢增長的衝勁,在我省經濟版圖中的地位、作用正不斷鞏固並持續加强。

韌性,來自超前謀劃。時針回撥到去年4月,一場常務副省長牽頭的視頻會,調動起全省高新區抓項目促投資穩增長的合力。從重大專案到營商環境,從企業培育到開放合作、要素配寘,全省上下勠力同心,切實擔起了重任。

韌性,來自創新發展。狠抓創新型企業培育,“三大行動”成果突出。新增瞪羚企業62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45萬家,備案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1.87萬家,458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在孵企業超過2萬家。

韌性,來自攻堅克難。去年6月,科技廳出臺科技助力“兩穩一保”7條措施,投入經費2.7億元,從技術研發、科技金融等方面助企紓困解難。開發科研助理崗1.2萬個,吸納8000餘名高校畢業生就業。無論是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疫情中堅守一線的2000人超級“防疫泡泡”,還是綿陽奔走於企業和科研單位之間的科技助理,都說明了一個生動的道理——道不遠人,功不唐捐。

破除藩籬 科技體制改革創新再出發,點燃高品質發展“火種”

如果把科技創新比作高品質發展的新引擎,那麼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點火系。

2022年,是四川深化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之年。從1月初,四川省跨高校院所新型中試研發平臺揭牌,到12月末,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前非資產化管理改革試點打總,四川繼續破題“不敢轉”“無成熟成果可轉”的難題。

2022年,是四川科技賦能主體破障攻堅之年。時隔4年,四川再次修訂省級科技計畫項目管理辦法,持續為科研人員“鬆綁賦能”。配備科研助理,讓科研人員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科技創新和研發活動上;專案負責人可自主變更項目研究方案、技術路線、項目參與人員等調整事項。

啟動科研經費“包乾制2.0”“揭榜掛帥”等試點,探索實施省級科技計畫聯合創新專項。

四川在科技領域的改革探路,已成為全國一張閃亮的名片。這一年,國家科技成果評估改革綜合試點、科技人才評估改革綜合試點兩項重任花落四川。

2022年,更是四川大手筆投入,重注科技創新之年。出資1.2億元組織實施首批科技成果轉化“聚源興川”行動,支持在川中央高校院所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27項。宜賓、阿壩、樂山研發經費投入增幅超過25%,眉山、內江、攀枝花研發投入强度提升超0.12個百分點。

黨的二十大對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畧、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出系統性擘畫,為新時代科技發展指明了方向。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科技廳廳長吳群剛表示,當前科技創新在四川現代化建設全域中的覈心地位更加凸顯,創新驅動引領高品質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全省科技系統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將“國之大者”與“省之要事”結合起來,勇擔時代使命,保持拼搏幹勁,勠力譜寫四川科技創新事業新篇章。(記者 徐莉莎)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