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綠造綠護綠夯實生態之基
乃東區扎實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山更青、水更綠、樹更密、野生動物越來越多……身處雅礱大地,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從鄉村到都市,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了。
近年來,乃東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緊抓國土綠化、林草資源保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森林草原防火和林長制、生態環境修復等工作,讓生態之基愈發夯實。
植綠正當時
每到夏日,雅礱河畔植被茂盛、綠意盎然,形成壯觀的沿江綠色長廊景觀,但在老一輩人的記憶裏,這裡曾是戈壁、沙灘。這一翻天覆地的變化離不開一代代植綠人的辛勤耕種。乃東區金魯社區居民達瓦歐珠和他的父親達瓦堅參正是乃東“綠色崛起”的見證者。“如今,每到夏天,沿江兩岸都是綠油油的。但其實在我小時候,雅魯藏布江沿岸可不是這樣。如今的這一片樹林,40年前還是裸露的沙丘,大風一吹,沙子四處流動,有時甚至會堵塞沿江的路。”達瓦歐珠回憶道。
上世紀80年代,山南各地陸續組織開展植樹造林和防風固沙工作,許多沿岸居民成為護林員,達瓦堅參就是其中一員。他的兒子還曾勸他:“這麼大的河,這麼多沙子,就靠咱們得幹到什麼時候?”達瓦堅參卻很執著:“咱們的任務就是保護好這些樹,讓大家以後再也不用過‘吃沙子’的日子。”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兒子達瓦歐珠也選擇成為一名護林員,和父親一起參與到雅魯藏布江沿岸植樹的事業中來。
經過植綠人40多年努力,乃東生態長廊徐徐造就,森林覆蓋率達35%。2022年,乃東區完成義務植樹面積共0.12萬畝,未到管護期項目補植補造2萬餘畝;天然林保護修復飛播造林3.78萬畝、生態林修復0.4萬畝、封山育林1.2萬畝;荒漠化治理工程固沙0.23萬畝,草原改良2萬畝、人工種草5萬畝……
綠色延綿的雅礱河沿岸,正在乃東各族幹部群眾植綠行程中築起一道生態屏障。這裡也成了馬鹿、岩羊、黑頸鶴等野生動物的棲息地。
青山有人守
三分造,七分管,造綠可貴,護綠更可貴。
從“砍樹人”到“看樹人”,近年來,乃東區索珠鄉支崗村村民的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村民成為生態環境的保護者。
支崗村黨支部書記次仁群培說,近年來,支崗村一體化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綜合治理,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同時,通過先後設立57個生態環保崗位,並專門設立專職護林員崗位,明確責任分工,讓很多村民成為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吃上“生態飯”,走上致富路。
這些變化只是乃東區生態環境蛻變、羣衆思想轉變的一個縮影,得益於乃東區實施的一系列護林舉措。
據瞭解,在植綠護綠方面,乃東區推深做實林長制,聯合區委、區政府製定印發《乃東區全面推行林長制實施方案》《乃東區林長令制度》等7項制度和3項考核辦法。截至目前,共設立自治區級副總林長1名,市級林長3名,縣級林長34名,鄉鎮(街道)級林長132名,村級林長366名;設專職護林員358名,生態崗位護林員660名,草監員180名;劃定責任區180個,實現鄉鎮(街道)、行政村、村民小組和山頭地塊全覆蓋。
2022年,各級林長認真履職盡責,主動深入責任片區,採取實地查看、聽取彙報和召開座談會等管道,認真開展巡林工作,各級林長巡林1590次。
護綠有保障
地處高原,綠水青山得之不易、保持更難。乃東區始終堅持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強調的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護好高原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這一理念並一以貫之。
據乃東區林草局局長米瑪紮西介紹:“為更好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前列,2022年,乃東區加大資源保護力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統治理工作。2019年至2021年乃東區森林督查迴響案件共128起,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127起;製定《乃東區護林員舉報制度》,堅決維護林草資源的穩定;開展護林員績效考核工作,選舉優秀鄉鎮(街道)林業負責人及護林員進行表彰,强化護林員隊伍的管理,切實發揮護林員考核獎勵約束作用,為森林資源保護夯實基礎;為加强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簽訂森林植物檢疫承諾書14份,有效控制了春尺蠖成灾,有效防治了高原蝗蟲成灾。”
不僅如此,乃東區還深入開展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切實維護乃東綠水青山。林草局工作人員深入鄉鎮、街道,開展《森林防火條例》等政策法規文宣,向各鄉鎮、街道配備風力滅火器、防火服等防滅火物資,並開展防滅火演練,提升羣衆應急處置能力。
人若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在植綠護綠的基礎上,乃東區深入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十大美麗”行動,鄉村顏值再提升。2022年,乃東區成功創建10個自治區級生態文明示範村。
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乃東區將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主動擔當作為,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當好排頭兵,為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貢獻乃東力量。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