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三棱藨草種群生態修複技術規程》本月實施保護長江口越冬候鳥重要食源

上海 35℃ 0
摘要:去年10月28日,《海三棱藨草種群生態修複技術規程》由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式發佈,於今年2月1日起實施。

  記者黃海華

  昨天是第27個世界濕地日,主題為“濕地修復”。由上海市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管理事務中心、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市園林科學規劃研究院以及復旦大學聯合製定的《海三棱藨草種群生態修複技術規程》本月起正式實施。

  海三棱藨草屬於莎草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國長江口和杭州灣濱海濕地的特有品種,也是長江口越冬候鳥的重要食物資源,對長江口生物多樣性維持和重要生物棲息地保護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受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外來物種互花米草入侵和海岸工程等影響,導致長江口自然潮灘海三棱藨草種群規模急劇减少,嚴重威脅濱海濕地生態服務功能。在上海市科委重大專案和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的支持下,華東師範大學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袁琳研究員團隊開展了恢復海三棱藨草種群的長期研究工作。

  研究團隊根據本地物種海三棱藨草的形態特性、生活史規律等因素,研發了海三棱藨草種群重建與復壯科技,構建了崇明東灘潮間帶濕地多過程聯合調控一體化的入侵植物治理與生態修復技術體系。相關科技已在上海市崇明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的鹽沼修復中得到了應用及示範,成功修復和重建海三棱藨草群落面積達100公頃以上,並已應用於上海市水務局“十四五”海岸帶種青工程南匯東灘片區,成功重建海三棱藨草群落面積達10公頃以上,展現出極具價值的推廣前景。

  為提升長江口海三棱藨草種群修復標準化水准,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於2017年提出《海三棱藨草種群生態修複技術規程》編制計畫,這是多家科研單位10多年濱海濕地生態修復科研成果及工程實踐結晶。其中,自然潮灘生境海三棱藨草種群生態修復的相關技術規程由華東師範大學團隊負責編寫。去年10月28日,《海三棱藨草種群生態修複技術規程》由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式發佈,於今年2月1日起實施。該標準將為上海即將實施的一系列海岸帶“雙重工程”及其他生態修復生態工程的本地物種恢復,提供科技導則和成功案例。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