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寶花
兔年春節假期,多地文旅市場表現亮眼,上海也迎來了千萬級人次的遊客。資料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遊出遊3.08億人次,同比增長23.1%,恢復至2019年同期近九成。從微信朋友圈和社交媒體上刷屏的照片和視頻來看,熙熙攘攘、人頭攢動的出遊場景隨處可見。經歷3年疫情衝擊後,旅遊市場終於迎來可喜的熱度。不過,熱鬧背後也須冷思考。
今年春節旅遊市場大致呈現四個方面的特點,有喜有憂。其一是探親客流飆升。“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是中國人的文化傳統和悠久民俗。今年春節,許多3年未回鄉的人爭相踏上歸家旅途,享受與親人團聚的時刻。這部分人群中,許多是跨省長途遷徙,交通管道包括自駕、坐高鐵、乘飛機等。在一些旅遊平臺統計中,這些探親客流也被計入旅遊群體,有平臺給出“平均每個旅客多走了400公里”的結論。但嚴格來說,探親旅客和旅遊者應有所區別。
其二是就地旅遊火爆。為避開節日“人從眾”,今年春節仍有不少人選擇留守原地過年。上海兔年春節迎接的千萬級遊客中,就有不少是本地居民。東方明珠、上海迪士尼、上海海昌海洋世界等均迎來大量外來遊客,而上海博物館、各大劇場、圖書館、郊區飯店、網紅咖啡館等則迎來了眾多本地居民。過去3年中,上海本地遊市場湧現出眾多新元素,“一江一河”沿線、文化底蘊深厚的小馬路、遍佈城區的高顏值咖啡館和圖書館、郊區高品質飯店和民宿等,都成為市民遊客的休閒好去處。
在全國多地,豐富多彩的燈會、廟會、遊園等年俗活動,均吸引了當地居民積極參與。不過,從遊客單價來看,就地旅遊的消費主要集中在餐飲、門票等方面,在飯店、交通工具消費上的貢獻度不高,囙此遊客單價總體不如長途遊客。
其三是旅遊目的地和景點冷熱不均。春節期間,國內多處景點景區人氣高,與節前多個省市推出景點門票免費或優惠促銷直接相關,也與一段時間積累的出遊需求集中釋放有關,算不上“報復性消費”。
黃山、西安、長沙、雲南等地客流爆棚的消息頻頻曝出,也有一些目的地和收費景點接待情况不如預期,旅遊市場兩極分化現象明顯。此外,迅速復蘇的旅遊市場再次展示出國內旅遊市場的痼疾。節前三亞飯店天價客房、節中西雙版納飯店强行退訂後跳價、黃山遊客因下雪滯留,節後登上熱搜的“杭州不理髮”“三亞不租車”“青島不吃蝦”“西安不吃面”“北海不點菜”等詞條,表明熱門旅遊目的地服務品質仍需規範和提升。
其四是疫情後的調整期仍然存在,旅遊市場恢復並非一日之功。今年春節,不少人選擇回鄉團聚,旅遊行業的服務人員大幅减少,春節市場訂單高峰又在節前一周集中到來,令不少旅遊業者措手不及。
縱觀整個春節旅遊市場,吃飯排隊、遊玩等待時間長、客房打掃不及時,甚至有個別景點出現安全事故等現象,都為旅遊行業的復蘇和發展敲響警鐘。節日期間,文旅部也多次發佈通知,提醒廣大遊客增强安全意識、平安健康出遊,同時要求進一步加強春節期間旅遊安全工作和各類安全風險隱患檢查排查。不過,今年春節旅遊市場的“好采頭”還是有著多方面的積極意義。經歷疫情的大浪淘沙後,旅遊業體現出的頑強生命力和韌性,無疑大大提升了人們對新一年旅遊產業和市場加快恢復的信心。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