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大食物觀,助力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准的“天府糧倉”四川將建千萬噸級“天府森林糧庫”

四川 51℃ 0
摘要:“到2025年,實現年產森林食物1000萬噸。”此前,一個新目標出現在省委、省政府印發的《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行動方案》中。而近日召開的2023年省兩會上,“建設‘天府森林糧庫’”也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宜賓市興文縣僰王山鎮,村民在收穫冬笋。興文縣林竹中心供圖


內江市東興區雙橋鎮元覺村,種植戶正在收核桃。唐明潤攝(視覺四川)

●實施“天府森林糧庫123工程”,力爭到2030年,盤活林地1億畝,生產“林糧”2000萬噸,實現產值3000億元,打造全國森林糧庫建設示範省

●根據全省林業產業優勢領域和現狀,建設內容明確為木本糧食、木本油料、森林蔬菜等七大領域,擴大面積是首要目標,同時强化錯位發展、提高效益

“到2025年,實現年產森林食物1000萬噸。”此前,一個新目標出現在省委、省政府印發的《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行動方案》中。而近日召開的2023年省兩會上,“建設‘天府森林糧庫’”也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森林糧庫,主要包括森林中產出的幹鮮果類、木本油料、道地藥材等。得益於廣袤的森林資源、豐富的產品種類、鮮明的地域特色,四川建設森林糧庫優勢明顯。接下來,四川如何將森林優勢轉化成真正的糧庫?

A 為何建

林業資源有優勢

自身產業發展有需要

“建設‘天府森林糧庫’,是我們助力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准的‘天府糧倉’的重要抓手,也是立足自身優勢和產業發展提出的新思路。”省林草局改革與產業發展處一級調研員秦茂表示,四川打造“天府森林糧庫”既是優勢使然,也是現實所需。

先看優勢。四川地處全國三大林區之一。國土“三調”顯示,全省現有林地3.81億畝,是耕地面積的4.8倍,與國土“二調”相比,全省林地新增4800萬畝。優渥的森林資源,為建設“天府森林糧庫”提供了基礎條件。

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林下種植養殖業的發展與林業多種經營的推進,竹笋、竹蓀等產自森林中的食品,憑藉著綠色、有機等優勢,在市場競爭中展現了不俗的實力。

再看現實需要。從全省“三農”工作中心任務來看,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准的“天府糧倉”明確,要牢固樹立大食物觀。而發揮森林的多重效益,推進更多“森林熱量”“森林蛋白”走上餐桌,能够滿足福斯在食物領域的多元化需求,豐富食物種類、改善膳食結構。

但現實有些“骨感”。2021年,全省實現林草總產值4509億元,僅占全國林草總產值的6%,排名第11比特。這與林地面積占全國9%的資源大省地位並不相稱。

最突出的問題,是“大資源小產業低效益”。

“我們需要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拳頭產品。”廣元市林業局產業科負責人薑清成坦言,當地的核桃產業仍然處於“賣果子”階段,核桃蛋白粉等精深加工產品尚在起步。

朝天核桃滾全球。資料顯示,廣元核桃種植面積50多萬畝、年產量5萬噸。全市共有規模以上加工企業6家,但均沒有叫得響、有影響力的精深加工品,制約了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强。

廣元核桃產業遇到的瓶頸並非個例。省林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森林食物生產長期以種植養殖、自產自銷為主,特別是森林食物基地集中分佈的山區,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加工生產設備缺乏,困擾著食物基地延長產業鏈。以核桃為例,截至2021年,全省核桃初加工廠(點)200餘個,年加工核桃乾果19.9萬噸,僅占總產量的22.4%。2020年,我省經濟林二、三產業產值僅占總產值的19.4%,低於全國平均水準7.3個百分點。

“天賜良機。”省林草發展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認為,補齊當前全省森林食品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深加工等領域的短板是業界多年來的心願,而“天府森林糧庫”建設正好提供了契機。

B 怎麼建

實施“123工程”

擴面與錯位發展協同推進

結合全省可利用林地現狀,省林草局提出:接下來,四川將實施“天府森林糧庫123工程”——力爭到2030年,盤活林地1億畝,生產“林糧”2000萬噸,實現產值3000億元,打造全國森林糧庫建設示範省。

同時,根據全省林業產業優勢領域和現狀,“天府森林糧庫”的建設內容進一步明確為木本糧食、木本油料、森林蔬菜等七大領域。以核桃、油茶、油橄欖“三棵樹”為代表的木本油料面積,將在2030年達到2150萬畝。

“囙此,擴大面積是首要目標。”省林草調查規劃院科研處相關負責人解釋,從面積上看,全省現有用於林下種植養殖業的森林面積共計7200餘萬畝。我省將通過改培、新造、補植、套種、間作、放養等措施積極擴大糧食、油料、蔬菜、養殖等在林地內的利用規模,今後8年,全省年均可新增經營面積350萬畝。

擴面與錯位發展協同推進。省林草調查規劃院科研處相關負責人透露,按照地貌特徵、氣候條件、可利用森林面積,四川將把全省劃分為高端發展區、重點發展區、加快發展區和潜力發展區。其中,綿陽等11個市(州)林區以低中山地貌為主,將被確立為重點發展區,目標是建立高產穩產優質“林糧”生產基地。

提高效益,同樣是重點任務。多個科研模型表明,通過推廣良種良法、完善設施設備、提升服務能力,“天府森林糧庫”產量年均可增長7%。通過產品初加工、商品化處理以及精深加工、林旅融合等提高附加值,“天府森林糧庫”產值年均可增長10%左右。

部分地區的試點已給出參攷。1月12日一早,宜賓市興文縣僰王山鎮博望村,村民王義均扛著鋤頭走進竹林。他粗粗算了一筆賬,在冬笋生產的“小年”(冬笋產量具有週期性,一般兩年為一個週期,小年為產量較低年份),全家冬笋產量非但沒有下降,反而增長了20%。

王義均並非個案。興文縣林竹中心副主任周永潮解釋,今年,靠著大面積竹林豐產科技,全縣冬笋整體增產兩成。周永潮介紹,在破解了產量的週期性波動後,當地正在謀劃建立鮮笋交易中心,佈局精細化加工,申請“興文冬笋”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接下來,四川如何把這些重點落到實處?

“前提是要維護生態安全。”省林草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四川將統籌森林資源保護與利用,因地制宜製定林草產業發展負面清單,合理確定適宜發展的林草產業類別、規模及利用强度。

“關鍵是要有指揮棒。”省林長辦有關負責人透露,早在2021年,四川就將發展林業產業納入林長制考核內容,建立起一批森林食品產業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家庭林場。接下來,將繼續用好各級林長這支隊伍,强化考核導向,為“天府森林糧庫”建設綜合力量、提供保障。(記者王培哲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