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建言獻策——抓實生態舉措推動綠色發展

海南 48℃ 0
摘要:海南日報 周曉夢 昂穎 黎鵬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畫卷在瓊州大地展現”“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繼續領跑全國”……今年省兩會上,生態再度成為熱門話題之一。連日來,許多代表委員圍繞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等話題積極建言獻策。

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昂穎 黎鵬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

“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畫卷在瓊州大地展現”“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繼續領跑全國”……今年省兩會上,生態再度成為熱門話題之一。連日來,許多代表委員圍繞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等話題積極建言獻策。

1

以標誌性工程打造海南生態新優勢

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清潔能源島和清潔能源汽車、“禁塑”、裝配式建築、“六水共治”、博鼇東嶼島零碳示範區……當前,我省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持續推動一批標誌性工程“重頭戲”落地,既發揮其牽引、示範作用,更彰顯海南特色與優勢。

“我們堅持全島開發清潔能源,形成了以氣電為發展基礎,以海上風電和陸上光伏為發展兩翼,以氫能、儲能、智慧綜合能源為新增長極的‘一基兩翼三極’新發展格局,在役、在建、獲批清潔能源裝機容量達到436萬千瓦。”省人大代表、大唐海南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唐海南公司”)董事長賈炳軍介紹。

他提到,大唐海南公司將加快在瓊清潔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在碳减排、清潔能源開發領域的投資;持續鞏固萬寧氣電、海口氣電兩個百萬千瓦電廠的規模優勢;推進儋州海上風電和陸上集中式光伏爭創行業標杆項目,加大清潔能源獲取力度;推動氫能、儲能、抽水蓄能和智慧綜合能源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為保障海南能源供應安全、助力清潔能源島建設展現央企責任擔當。

在海南,“綠色電力”和“綠牌車”越來越受關注。如何推動海南新能源產業健康發展,提振新能源汽車消費?省人大代表、海南海馬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盧國綱認為,一方面是製定時間表,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實現2030年全島全面禁售燃油車的目標。另一方面要搶抓招商,引進全球動力電池頭部企業在海南佈局純電動汽車換電站群,促進純電動汽車換電模式推廣應用,解决用戶購車成本高、電池維修保養無人管和充電時間長不方便等方面的痛點,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增長。

“此外,堅持全省一盤棋統籌規劃,協調組織社會資源打造海南‘綠色能源供應中心’,集綠電和穀電接收、光伏發電、制氫加氫、充電換電站和儲能站於一體,引導羣衆樹立綠色出行理念,進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盧國綱說。

去年年初,“六水共治”攻堅戰拉開大幕,我省系統推進“六水共治”,保護好海南島的“腎臟”。“海南把‘六水共治’定義為一場意義深遠的攻堅戰。要打勝仗,必須精准發力。”省政協委員、海南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教授楊飛說,海南應以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為抓手,為“六水共治”助力。

楊飛表示,水迴圈利用具有减少前端水資源需求和末端尾水排放的雙重效益,有利於快速提升水環境質量。他提出,在提升鄉村污水治理能力建設方面,海南要因地制宜選擇適用的汙水處理工藝和設備,建立健全運維長效機制,確保汙水處理設施穩定運行,同時鼓勵將農村生活污水無害化處理後作為有機肥水用於灌溉。

“提高污水收集和處理能力,需要暢通城鄉污水管網‘毛細血管’。”楊飛還建議,以“智”治水,事半功倍。海南可逐步建立排水管網地理資訊系統,探索構建管網信息化、帳冊化管理平臺。

2

積極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創新

翻看近年來海南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成績單”,生態家底日益豐厚:PM2.5濃度降至12微克/立方米,近岸海域水質優良;地表水水質優良率達94.9%;13個“兩山”轉化項目先行先試,赤田水庫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創新試點,8個案例入選生態環境部制度創新成果推廣清單……

這背後,離不開生態文明體制機制的創新和保護生態的務實行動。“以儋州為例,我們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為引領,積極落實‘雙碳’行動,建立空氣污染防治精細化管理體系,全年空氣品質總體保持優良;依託海上風電等清潔能源,啟動洋浦零碳示範智慧製造產業園建設。”省人大代表,儋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鄒廣指出。

聚焦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創新,省政協委員、海南省開放型經濟研究院院長李世傑注意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出臺省級GEP核算技術規範,拓展熱帶雨林國家公園GEP核算成果應用。

在他看來,推動全省GEP核算不僅將生態系統各類服務功能進行“有價化”來核算“生態帳”,為海南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可量化尺規,同時也有助於完善自貿港建設的考核評價體系,保障海南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有關政府部門應加快建立海南GEP核算體系出臺、運行及成果發佈機制。”李世傑建議,要建立適用於海南自貿港的GEP核算標準,探索不同類型生態產品經濟價值核算,製定生態產品價值核算規範,明確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指標體系、具體算灋、數據來源和統計口徑等重要內容;加快出臺海南生態產品目錄清單,全面梳理海南生態數據,開展生態產品價值量綜合核算,推進GEP核算清單化。加快完善海南GEP監測體系、定期發佈海南GEP核算成果。

李世傑還提出,重點開展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估和統一確權登記,摸清各類生態產品數量、質量、結構、空間分佈等數據名額底數,清晰界定全省自然資源資產的產權主體及邊界。

3

爭當“雙碳”工作和“兩山”轉化優等生

政府工作報告在今年工作安排中明確“探索推進‘雙碳’工作”。對此,省政協委員、海口市政協副主席陳洪認為,在“雙碳”目標下,海南要構建一個機制,把市場、企業與社會、政府的力量相結合,鼓勵個人參與碳排放市場的交易。

“海南可嘗試將個人碳足迹與金融服務掛鉤,促進綠色消費,並逐步完善相關制度安排,‘試水’個人碳帳戶。”陳洪表示,個人碳帳戶的設立,將使公眾開始關注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行為可以產生减排量,並願意積極參與低碳行動中,這種意識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陳洪建議,海南應鼓勵我省各家金融機構探索碳帳戶業務,加大應用場景的接入,涵蓋用戶“吃、住、行、遊、購、娛”等多領域,為羣衆提供參與碳减排的多元化選擇。他說,海南可搭建碳普惠平臺,通過科技手段,記錄個人綠色低碳行為,形成個人“碳帳本”,居民憑個人“碳帳本”兌換多種權益,“比如騎行卡、停車券、免稅購物券等,讓公眾的綠色生活真正實現‘有價’‘有市’”。

綠色理念在深入人心的同時,也為企業發展帶來機遇。“日前,大唐參股的海南國際碳排放權交易中心首單跨境碳交易落地,交易項目來自印度,交易量為10185噸,是服務‘一帶一路’自願碳减排市場的有益探索。”在賈炳軍看來,綠色低碳是企業持續向好發展的主線。

賈炳軍介紹,大唐海南公司緊緊圍繞“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戰略框架,深度融入“三區一中心”建設,大力推動清潔能源、國際貿易、國際能源服務、國際碳資產“四大業務板塊”協同發展。“公司力爭‘十四五’末裝機容量突破500萬千瓦,完成‘風、光、氣、服、氫、儲’產業佈局,全面提升企業綠色低碳發展能力。”他說。

生態為底色,綠色發展才能有底氣。“我們建設馮家灣現代化漁業產業園,推動近海養殖轉型陞級,探索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的路徑。”對馮家灣的變化,省人大代表,文昌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沖用“發展的落脚點更准了”來形容。他介紹,這裡的退養戶經歷了從懷疑,到進政府建設的標準廠房養殖,再到自建廠房養殖的三個階段,並實現盈利,入園上樓養殖模式被驗證可行,入園企業正在從工廠化向工業化提升。

“下一步,我們還將結合珠溪河整治,統籌利用回收魚塘、鄉村建設用地、設施農用地和耕地等資源,在生態整治、產業升級和鄉村振興方面做好統籌,再造一個‘淡水養殖的馮家灣’。”劉沖表示。

(本報海口1月16日訊)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