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民政全力托起困難群體的幸福夢

辽宁 70℃ 0
摘要:市民政系統深入挖掘各方資源,引導社會力量採取慈善捐贈、社會募集等管道參與困難救助,鼓勵廣大市民、各社會組織都成為社會救助事業的直接參與者和積極推動者。

為更好地增强全市困難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以來,瀋陽民政系統以深厚的為民情懷、扎實的為民之舉,扶弱濟貧解困,築牢兜底防線,實施多元救助工程,打造解憂暖心品牌,做到老百姓的苦有人問、問寒問暖問到家,全力托起困難群體的幸福夢。

  統一標準 城鄉通辦 低保統籌融合發展

長期以來,城鄉二元社會結構導致農村群眾生活水准在一定程度上低於都市羣衆。市民政局立足瀋陽市城鄉居民生活實際,以開展“振興新突破、我要當先鋒”專項行動為契機,以實現共同富裕為目標,在低保救助領域積極開展探索與實踐。從今年7月1日起,全域城鄉低保標準統一調整為每人每月766元,實現了瀋陽低保標準的歷史性突破;積極推動基層經辦機構對在本區域內居住滿6個月以上的居民低保申請進行受理和稽核確認,1-11月份,全市按長期居住地跨區縣辦理低保182人。2022年,全市實現城鄉低保融合發展。

  入戶走訪 動態監測 主動發現困難群眾

今年以來,全市1000多名民政工作者、1萬多名社區工作者深入細緻開展入戶走訪,面對面傾聽羣衆期盼、文宣救助政策、回應羣衆關切,累計走訪困難群眾20萬戶次40萬人次,為困難群眾解决問題3萬件。同時,市民政系統依託“低收入監測預警平臺”,與市殘聯等部門實現資訊共用,對瀋陽市五類低收入人口實施動態監測預警,對6.4萬尚未納入保障範圍的重殘人員進行全面摸排,做到及時發現、快速回應、高效救助,主動發現並納入低保救助2000餘人。

  物質+服務 救助基金 創新低保救助模式

市民政系統在全市創新開展“物質+服務”救助模式,積極引導社會組織和社會人士參與關愛活動,全面瞭解評估困難群眾經濟、生活、心理、醫療等方面狀況,列出需求“選單”,通過公益創投、社工站及社區愛心驛站等提供各類服務。今年以來,市區兩級積極籌措社會救助基金160萬元,對各類符合條件剛性支出較大的困難家庭實施精准救助,共發放基金81.82萬元,救助困難群眾2182人。

  深挖資源 廣泛發動 社會救助多元聚合

市民政系統深入挖掘各方資源,引導社會力量採取慈善捐贈、社會募集等管道參與困難救助,鼓勵廣大市民、各社會組織都成為社會救助事業的直接參與者和積極推動者。據統計,2022年度,市華易基金會等60餘家慈善組織累計籌集疫情防控款物折合人民幣1915萬元,向困難群眾發放1785萬元;瀋陽愛心廣場公益基金會在大東、沈河等地區成立愛心超市7家,募集資金460餘萬元、物資8萬件,資助困難群眾2.3萬人。同時,市民政部門及時將因新冠疫情致困羣衆納入救助範圍,發放臨時救助資金993萬元,救助9688人次,協調發放各類“蔬菜包”8.5萬餘份、“健康包”7萬餘份、“暖心包”2.6萬餘份。

标签: 慈善 民政局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