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掛牌近五千個“社區離退休幹部之家”,打造助力基層治理的奉獻陣地“把家園建設得更好,是我們的心願”

上海 42℃ 0
摘要:市委老幹部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結合社區建設需求和老同志的特點,努力把社區離退休幹部之家打造成廣大離退休幹部堅守初心使命的示範園地、助力基層治理的奉獻陣地。

  記者周程禕

  在上海徐匯某社區,為了解决養寵人和非養寵人之間的衝突,一塊供居民休閒散步的綠地,被改造成一條文明養寵文宣帶、一條社區文明遛狗路——這是發生在社區的故事。故事的主要推動者不是別人,正是社區裏一群離退休幹部組成的“金點子”議事團隊。

  “小小的建議最後變成了社區公共區域治理新模式。”團隊成員李樂娟感慨。她也是徐匯區康健街道“長青春風”團隊的負責人。十多年前,這個以離退休幹部為主的團隊成立,逐漸發展出包括“金點子”議事團隊在內的21支分隊,充分激發了離退休幹部黨員參與社區治理的活力。

  如今,這支近300人的團隊又有了新去處,那就是徐匯區康健街道社區離退休幹部之家。這樣的離退休幹部之家不止一處。據瞭解,現時全市已有200多個街鎮、近5000個居村黨建服務站掛牌“社區離退休幹部之家”。市委老幹部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結合社區建設需求和老同志的特點,努力把社區離退休幹部之家打造成廣大離退休幹部堅守初心使命的示範園地、助力基層治理的奉獻陣地。

  深化組織覆蓋打造示範園地

  走進上鋼新村街道社區離退休幹部之家,熟悉的場景讓上鋼新村街道“兩彈一星”黨支部的老同志們仿佛重回他們的初心始發地。當年,他們紮根戈壁,用青春書寫強國夢。如今,他們仍然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始終保持思想常新。依託社區離退休幹部之家,老同志們走上社區講臺,用心用情講述黨史,激發出社區向美向善的力量。

  黃浦區商務委離退休幹部之家則是另外一番情景。位於黃家路某社區裏的場地雖然不大,但“五臟俱全”:會議室、健身房、餐廳應有盡有。今年77歲的楊長隆告訴記者,以前老同志們都是在陸家浜路的機關食堂開展學習交流活動,“現在有了一塊專門的、設施完備的場地,對我們退休人員來說是很得益的”。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這些空間都是怎麼擠出來的?“主要就是通過盤活現有資源。”市委老幹部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各區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主陣地,按行政村或居民區片區進行二級網格劃分,同步居村黨群服務網站或活動點,從而將社區離退休幹部之家納入街鎮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體系中。社區離退休幹部之家正成為加强黨的政治建設、實現組織有形有效覆蓋、完善基層黨建格局、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重要載體。

  凝聚銀髮力量助力基層治理

  卸下光榮行裝,老同志依然銘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社區離退休幹部之家,他們紛紛亮身份、做表率、做貢獻,發揮政策熟、協調强、威望高的優勢,積極參與社區志願服務品牌建設,為社區黨建和社區治理貢獻智慧和力量。

  在推進蘇州河“中遠兩灣城”段岸線貫通開放過程中,80多歲的老黨員陳步君以離退休幹部黨組織名義發佈的倡議書,引發不少居民響應,讓居民們從最初的抵觸,轉向理解支持沿河空間綜合改造。在老黨員的引領下,社區黨建平臺在基層凝聚起强大合力,由此打通了蘇州河岸線上的最後一個“中斷點”。

  在虹橋街道社區離退休幹部之家,“小巷總理”朱國萍為青年社工講述社區工作法,離休幹部殷乃棻向社區捐贈書籍,退休高級教師夏雲龍擔任街道基層立法聯系點信息員,他們用實際行動共同創造了社區故事裏的一個個精彩瞬間。

  退而不休,離退休幹部們的動力從何而來?嘉定區外岡鎮葛隆村村民、72歲的原鎮農委主任陸雲根道出了所有老同志的心聲:“把家園建設得更好,是我們每個人的心願。雖然我已經退休了,但不能忘記家鄉,不能忘記鄉親。能發揮自己的作用,幫助羣衆解决一些急難愁的問題,我感覺很開心。接下來,我要繼續發揮餘熱,跟大家一起把我們村建設得更好,讓鄉親們過上更舒心的日子。”

标签: 治理理論 離休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