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傳來好消息,瀋陽與常州、濟南等9都市入選國家第四批服務型製造示範都市(工業設計特色類)榜單,這也是東北地區唯一入選的都市。
瀋陽工業泵製造有限公司、瀋陽智幫電氣設備有限公司、瀋陽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入選國家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項目、平臺)名單。
從2017年工信部開展首批服務型示範都市遴選工作以來,全國已有15個都市入選國家服務型製造示範都市。截至去年,東北地區尚未有都市入選。業內專家表示,此次瀋陽實現“從無到有”是對瀋陽製造創新轉型的高度認可,也開啟了瀋陽服務型製造發展的新篇章。
企業轉型服務型製造實現商業模式蝶變
作為我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瀋陽工業門類齊全,製造業企業眾多。近年來,隨著軟件資訊、電子商務、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租賃和商務服務、工業設計等為代表的生產性服務業蓬勃發展,瀋陽服務型製造的氛圍日漸濃厚、前景可期。
“向服務要效益成為製造業轉型發展的出路。”瀋陽航空航太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院長劉洋提出,正如經典的“微笑曲線”所揭示的――一條U型曲線,兩端朝上,左邊是研發與服務,右邊是行銷與品牌,而中間是利潤最低的製造組裝,製造業只有不斷朝附加值高的區塊移動與定位,才能持續發展。
作為一家有著86年歷史的老牌製造企業,沈鼓集團通過率先轉型服務型製造來實現“微笑曲線”的爬升。沈鼓客服中心科技管理室主任趙錚表示,如今,通過將所有壓縮機組聯網“沈鼓雲”平臺,使得沈鼓產品在客戶使用運行時的數據可實时採集,沈鼓專家根據數據結果為客戶開展遠程監控與線上診斷,對設備做預知診斷和維護。“只有對客戶項目全生命週期管理超出客戶的預期和需求,才會催生更多的合作。”趙錚坦言。去年,沈鼓集團服務型製造業務占比達到31%,產品製造週期縮短近一半,“老字型大小”成功實現商業模式蝶變。
“對於製造業企業來說,開拓市場不僅要靠產品,更要靠服務。”瀋陽工業泵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郝迎宇感觸頗深。作為服務於我國電力裝備和石化裝備的泵類產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這家企業一直在探索轉型走服務型製造路徑。“三年來,我們通過搭建數位化平臺,為客戶提供產品全生命週期服務,客戶不僅可以參與產品定制化開發,還能够實現產品與服務資訊的實时迴響。這樣一來,我們企業的經營模式也從‘產品’為主導逐步轉變為‘產品+服務’為主導。”郝迎宇透露,從製造商向服務商轉變,在一系列服務的加持下,企業經濟效益顯著,今年以來在服務型製造業務收入增長達30%。
結合本地產業特色引導企業向服務型製造轉變
近幾年,瀋陽已建立起相對完善的服務型製造政策服務體系,先後出臺《沈陽市進一步推動服務型制造發展工作方案》《沈陽市支持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穩增長若幹政策措施》等,明確推動服務型製造和工業設計發展的目標任務和主要方向。市級財政對國家級、省級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平臺)、工業設計中心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和30萬元,100萬元和50萬元獎勵。
截至目前,全市獲認定省級以上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平臺)132家,其中國家級17家、省級115家;擁有省級以上工業設計中心24家,其中國家級2家、省級22家。瀋陽創新設計研究院被國家認定為東北首家、國內重型機械方向唯一國家工業設計研究院培育對象。
“在供應鏈體系越來越全球化的時代,服務型製造模式已呈必然之勢。即便是面向國內大市場,轉向服務型製造也是大勢所趨。”劉洋表示,下一步,瀋陽市要進一步結合本地產業基礎特色,發揮先進製造業優勢,加快供應鏈、產品鏈、服務鏈、價值鏈、要素鏈的融合,進一步引導企業向服務型製造轉變。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