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政策第17條突破制度障礙,將打通進醫院“最後一公里”國產創新藥“應配盡配”,不納入醫保總額

上海 43℃ 0
摘要:近日,《上海市加快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研發經濟和產業化高地的若幹政策措施》發佈,第17條“加快創新產品入院使用”引發國內創新藥企業的普遍關注。

  記者俞陶然

  國產創新藥進醫院的“最後一公里”要打通了!近日,《上海市加快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研發經濟和產業化高地的若幹政策措施》發佈,第17條“加快創新產品入院使用”引發國內創新藥企業的普遍關注。上海市政協委員、和黃醫藥資深副總裁崔昳昤格外欣喜,因為她在今年上海兩會上提交了建議“强化醫保創新藥進院”的提案。“第17條政策具有突破性,可以讓我國創新藥更順暢地進入上海醫院,既能滿足患者的臨床需求,又有利於創新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國內企業研發的一批創新藥陸續獲批上市,改變了長期以來國產化學藥和生物藥幾乎只有仿製藥的局面。然而不少創新藥企業發現,公司多年高投入研發的成果進醫院並不順暢。來自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米內網等機构的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在1420家樣本醫院中,2018年—2019年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的腫瘤創新藥進院比例約為25%。而在這些創新藥研發期間,“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等國家項目投入了200多億元。

  巨大投入催生的成果,為何進醫院比例不高?記者採訪多位上海藥企高管和三甲醫院科室主任後瞭解到,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藥占比,即病人就醫時藥費占總費用的比例,這是一個對醫院院長的考核指標,國產創新藥治療的大多是腫瘤等重大疾病,價格不菲,醫院引進後會拉高藥占比,所以院方積極性不高;二是醫保額度,這也是硬性名額,創新藥進醫保目錄後,醫生開這些藥會佔用較高的額度;三是醫院有藥事管理委員會制度,擬引進的新藥必須經委員會稽核,然而藥事管理委員會的開會頻次通常是每年兩次或一次,讓創新藥企業不得不苦苦等待。

  可見,國產創新藥進院難主要源自制度障礙。今年全國兩會開幕前舉行的“聲音·責任”醫藥衛生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座談會上,崔昳昤表示,中國自主創新藥的高投入、高成長、高價值特性與醫保支付、醫療使用的相關規定存在不匹配之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促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近日出臺的《上海市加快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研發經濟和產業化高地的若幹政策措施》第17條,正是為了促進三者的協同發展和治理:“積極推薦創新藥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推動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內創新藥在市級醫院落地使用,市級醫院應在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發佈後的3個月內,根據臨床需求和醫院特色,將相應創新藥以‘應配盡配’原則儘快納入醫院藥品供應目錄。上述納入的創新藥實行預算單列,不納入當年醫院醫保總額預算。”

  其中,“創新藥實行預算單列,不納入當年醫院醫保總額預算”突破了藥占比、醫保額度兩個名額的限制;“3個月內”這一硬性規定,則化解了藥事管理委員會決策滯後的問題,給醫保目錄內創新藥進院設定了期限。

  第17條政策回應了很多創新藥企業的心聲。近年來,記者走訪上海多家藥企時,都聽到了對“最後一公里”問題的反映。仁會生物董事長桑會慶說,公司研發的糖尿病1類新藥貝那魯肽注射液上市後,進上海市醫保目錄很順利,進各大醫院採購目錄的難度卻大得多。另一家生物藥企業的高管告訴記者:“為了向醫院推薦公司研發的抗腫瘤新藥,我們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如果能把更多精力花在技術創新上,該多好。”

  如今,這個困擾企業的問題有望成為歷史。據瞭解,很多藥企正在申報與第17條政策配套的《上海市生物醫藥“新優藥械”產品目錄》。比如,和黃醫藥申報了公司自主研發的3款抗腫瘤1類新藥,用於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神經內分泌瘤、非小細胞肺癌。“我們期待這項新政策明年早日落地見效。”崔昳昤說。

标签: 醫保 藥品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