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海古茶園
本階段會議中,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將負責“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合作”邊會的承辦工作。邊會分享亞洲象保護與救助、建立或實施遺傳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獲取與惠益分享、傣族竜山林自然保護社區建設成效、西雙版納古茶樹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等案例,提高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合作,促進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和惠益分享,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好願景,促進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的實現。同時,西雙版納州以此次大會為契機,加強國際合作,共亯綠色發展成果,為中國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作出貢獻。
熱帶雨林人象和諧共生
作為全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西雙版納州境內保存著我國最大的野生亞洲象種群,現時正積極探索亞洲象棲息地食源地修護工作,已開展修復8000餘畝。西雙版納先後成立亞洲象保護協會和熱帶雨林基金會,引入社會力量參與亞洲象保護工作。2009年,建成我國首個亞洲象種源繁育基地,填補了我國在亞洲象傷、病、遺棄孤兒的收容、救治、撫養等方面的空白,至今成功救助受傷、受困的野生亞洲象11頭。
為緩解人象衝突,西雙版納探索開展主動防範工作,建立了全國首個亞洲象監測預警中心,從2011年起平均每年投入1418萬元資金,與保險公司簽訂保險服務協定,在全國率先創立了野生亞洲象公眾責任險。
在積極做好境內的亞洲象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同時,西雙版納還積極開展中老跨境聯合保護。自2009年12月9日起,中老雙方共同在中老邊境劃定300萬畝區域開展聯合保護,為邊境地區的亞洲象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築牢了生態安全屏障。現時,中老跨境聯合保護已上升為政府層面的合作,向周邊國家和地區展示了我國各級政府保護生態環境、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的良好形象。
ABS項目成果豐碩
2022年3月15日,在“全球環境基金建立和實施遺傳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獲取與惠益分享國家框架(ABS)項目結項會暨第七次指導委員會”會議上,西雙版納ABS項目終期評估獲得了“高度滿意”的評估。
長期以來,由於各國生物遺傳資源稟賦存在差异,缺乏公平和公正地獲取與惠益分享的國際制度,生物遺傳資源被非正當地、不公平地獲取和跨界轉移利用,嚴重損害了生物遺傳資源提供國的權益。1993年生效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確定了三大目標:保護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公平公正地分享利用生物遺傳資源產生的惠益。
為了在中國建立實施ABS制度的法律和制度框架,為生物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提供制度保障,防止生物多樣性以及相關傳統知識的喪失,2016年在全球環境基金的支持下,財政部、生態環境部、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共同開發了“建立和實施遺傳資源及其相關傳統知識獲取與惠益分享國家框架項目”。作為全國三個試點示範專案之一的雲南省西雙版納州試點示範專案,以西雙版納州石斛作為試點物種,以傣族民族醫藥作為試點傳統知識,於當年4月開始實施,2022年3月結項。
“西雙版納ABS項目為國家ABS制度的架構提供有效的現實案例,為探索、建立、實施ABS制度提供了‘西雙版納方案’,成果豐碩、經驗可圈可點。”相關部門負責人評估說,項目的實施還探索建立地方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管理立法,極大地改進提升了西雙版納州生物多樣性保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
古茶樹資源保護漸入佳境
百年以上的古茶樹分佈面積達13萬餘畝的西雙版納州,歷來重視古茶樹保護工作。2011年頒佈實施了《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古茶樹保護條例》,並於2012年11月28日發佈了與之相配套的《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古茶樹保護條例實施辦法》,明確了行政執法主體、各相關部門的職責,形成了政府領導、各部門合作實施、全社會共同參與保護古茶樹資源的格局,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古茶樹資源保護體系,為古茶樹資源的保護和茶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全州古茶園面積最大的猛海縣通過實施立法保護和科學規劃等行動,製定推廣古茶園管理、採摘、養護技術規範,堅持並完善古茶樹保護區、古茶樹管護員制度,將古茶樹保護納入村規民約,實行保護性採摘,加大古茶樹資源保護和永續開發力度。
“賀開古茶園作為猛海縣古茶樹保護的試點和示範園,保護工作已經進行了十多年。”猛海縣茶葉技術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加大綜合科技管理力度,復壯古茶樹的樹勢,管護範圍逐年擴大,注重引導羣衆實行科學、規範管理,不打農藥、不施化肥、不過度人為干預,利用賀開古茶園極佳的生態環境,構建了較為完整的生態鏈條。盤根虯枝的古茶樹上有很多共生植物,苔蘚、藤蔓、寄生蘭科植物、螃蟹腳等,每棵茶樹就是一個“植物王國”,植物微景觀盡顯生物多樣性的和諧共生。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