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十條”:有利地區流動呵護脆弱群體

上海 37℃ 0
摘要:而進入養老院、福利院、醫療機構、托幼機構、中小學等特殊場所仍要求出示核酸陰性證明,則是為了呵護脆弱人群。科學判定接種禁忌築起疫苗防護屏障“新十條”中還提出,要加快推進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

  記者顧泳黃楊子

  昨天,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根據當前疫情形勢和病毒變異情况,為更加科學精准防控、切實解決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出臺《關於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新十條”)。

  上海昨晚進一步優化調整相關疫情防控措施,針對密接隔離管理管道、來滬返滬人員防控措施等進行調整。優化措施基於怎樣的考慮進行調整?記者採訪專家並進行解讀。

  不再開展落地檢輕症可居家隔離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傑教授說,此次發佈的“新十條”中,一些內容在二十條優化措施中已有所涉及,例如“科學精准劃分風險區域”等。除此之外,一些亮點也可圈可點,“不再對跨地區流動人員查驗核酸陰性證明和健康碼、不再開展落地檢”,上海同步對來滬返滬人員優化調整防控措施,這些都將有利促進地區流動。而進入養老院、福利院、醫療機構、托幼機構、中小學等特殊場所仍要求出示核酸陰性證明,則是為了呵護脆弱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新十條”中提出:感染者要科學分類收治,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一般採取居家隔離,也可自願選擇集中隔離收治。專家表示,這樣的舉措意在將有限的醫療資源留給重症、危重症患者,降低致死率。

  科學判定接種禁忌築起疫苗防護屏障

  “新十條”中還提出,要加快推進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各地堅持應接盡接原則,聚焦提高60至79歲人群接種率、加快提升80歲及以上人群接種率。同時作出專項安排,要逐級開展接種禁忌判定的培訓,指導醫務人員科學判定接種禁忌。

  腫瘤患者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腫瘤科主任張俊等專家聯合發佈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實體腫瘤患者防護和診治管理相關問題中國專家共識(2022版)》明確提到:實體惡性腫瘤患者新冠病毒感染風險、感染後的重症率及死亡率均高於正常人群,更需疫苗防護,實體惡性腫瘤患者進行新冠疫苗接種安全有效。

  對於市民普遍擔心的安全問題,專家解釋:如接受手術的腫瘤患者,打疫苗時間可放在術前一周以前或術後身體恢復後酌情擇期安排;如接受化療,應至少在化療前兩周或化療結束後一至兩周接種。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