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進入落地階段,學者與業界人士研討會上做出展望增强激勵支持創新,三支柱協同發展

上海 45℃ 0
摘要:中國社會保障學會理事、華東師範大學教授路錦非提出,目前我國養老金三支柱體系發展不平衡,養老金三支柱之間協同性不足。

  記者周程禕

  近期,隨著人社部等五部門聯合下發的《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及相關配套政策的密集出臺,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進入落地階段。日前,“個人養老金發展與多層次養老金體系構建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行,這是實施辦法公佈後首次關於個人養老金的全國性專題學術研討會。論壇現場,學者、業界人士圍繞個人養老金發展與多層次養老金體系構建做出分析和展望。

  為積累個人養老財富開闢新路

  “個人養老金是一種制度創新,呼應了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規範財富積累機制,為我們積累個人養老財富開闢了一條新路。”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指出,在期待個人養老金推行的同時,需要理性思考如何發展好個人養老金。

  復旦大學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學術委員會主任袁志剛認為,養老金融有助於多層次資本市場和多樣化金融需求的形成,能够推動金融供給側改革,對我國養老體系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對金融體系規模和結構有著深遠影響。

  存在激勵作用不足等問題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浙江大學教授金維剛分析了我國現時養老保險體系三支柱現狀和問題: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一枝獨大”,第二支柱(企業年金與職業年金)發展失衡,第三支柱(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一棵幼苗”。他指出未來個人養老金市場可能存在參與率低、稅收優惠力度和激勵作用不足、個人投資選擇有限、存在投資風險等問題,建議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促進企業年金與職業年金協調發展,發展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

  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南通大學教授左學金提出,在個人養老金方面,現時的延稅優惠對部分人口缺少激勵作用。建議增强中低收入勞動者參與個人養老金的經濟激勵,提高我國經濟競爭力與養老金資產的投資回報率。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副局長鮑淡如建議,第三支柱推開管道應施行“行政+市場”模式,需要全面分析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的情况,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參與和推動第三支柱,支持第三支柱產品創新,將金融行業經驗逐步融入個人養老金制度和政策中。

  未來可考慮打通二三支柱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常務理事、清華大學楊燕綏指出,我國養老金體系與時俱進,結構合理,但公平、效率和可持續性遭到挑戰。囙此,合併二三支柱的管理將是一種趨勢,建議降低中小民營企業和靈活就業人員的統籌帳戶繳費;加强定點服務銀行准入和監管。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理事、華東師範大學教授路錦非提出,目前我國養老金三支柱體系發展不平衡,養老金三支柱之間協同性不足。“建議實行個人帳戶制改革,以個人養老金個人資金帳戶為依託向第二、第一支柱依次擴展打通,形成基於個人的唯一養老金帳戶,使三支柱協同發展,彙聚積累養老資金,提高規模優勢。”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