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科技“雙保險”守好“大國糧倉”

天津 57℃ 0
摘要:“守好‘大國糧倉’,才能端牢中國飯碗。我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的信心和决心,繼續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

連日來,我市持續開展“光碟行動”、文明餐桌、杜絕餐飲浪費等活動,宣導勤儉節約文明新風。圖為東麗區豐年村街道麗新裏社區食堂推出“小份飯”和“半份菜”供餐服務,引導居民適量點餐、自覺光碟。

昨日,中央儲備糧天津保稅區直屬庫有限公司舉辦以“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為主題的第五届公眾開放日活動,將保管員日常工作場景呈現,通過展示硬核科技實力,彰顯“大國糧倉”的責任擔當,進一步增強公眾對中儲糧“保障糧油供給,端牢中國飯碗”的信心。

在中央儲備糧天津保稅區直屬庫,一片高約30米的白色油罐依次聳立。“我和師父每週至少挨個爬一次。”保管員崔健和師父葛堯順著外旋盤梯,麻利地爬上罐頂,對消防設施點和管線閥門認真巡查。“在油脂靜態儲存期間,主要是防止筦道閥門跑冒滴漏,做到‘早發現,早處理’。”崔健說著,將檢查情况規範地寫在油情檢查記錄簿上。

為保障儲備油的質量和安全,在油泵房控制室,用滑鼠點擊每個油罐的標號,儲油高度、油溫變化等基本情况顯示在電腦荧幕上,一目了然。“油罐全部配備雷達液位計檢測和油溫檢測系統進行實时檢測,並自動儲存數據。”倉儲管理科負責人劉歡介紹,保管員每週還會上罐打尺測溫,與電腦檢測數據進行比對,確保準確無誤,給儲油質量、數量上了人工和科技“雙保險”。

油罐的入庫樣品分樣送檢是品質保障的第一道關。在化驗室,一瓶淺黃色油脂罐上貼著一張標籤。“這是大豆油,原料大豆產地、加工時間等資訊,通過標籤可溯源。”檢驗員楊曉軍介紹,一份樣品從取樣到檢測完成,至少需要三四個小時,檢驗員需要全天候工作,“只有一絲不苟把好關,才能確保食品安全和群眾健康。”

“守好‘大國糧倉’,才能端牢中國飯碗。我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的信心和决心,繼續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天津保稅區直屬庫黨支部書記、總經理賈佳表示。

标签: 科技 時政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