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記著,時刻記著初心、記著擔當、記著堅守、記著作為!
11月8日,新聞工作者迎來了第23個中國記者節。對記者而言,這是一個不放假的節日,他們不是在新聞現場,就是在趕往新聞現場的路上……
“藍圖已經繪就,奮進正當其時。作為一名黨報記者,深感使命在心、重任在肩。”海河傳媒中心記者劉連松說,在今後的工作中,將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把學習文宣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密結合起來,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衆,增强“脚力、眼力、腦力、筆力”,用手中的筆和心中的情謳歌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
慶祝活動現場,看著2022年天津市新聞界“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比賽精彩集錦,聽著天津市新聞獎一等獎獲獎作品名單,海河傳媒中心記者辛璿感慨萬分:“這些好故事、好作品讓我明白,只有走到老百姓中去,才能在大海中撈到‘金針’、在深山中挖出‘金礦’。我將以此為榜樣,不斷增強‘四力’,用心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以實際行動踐行新聞人的初心與使命,全方位文宣、多角度報導、深層次解讀好黨的二十大精神。”
海河傳媒中心記者劉釗連連點頭:“沒錯,我也將認真學習,汲取營養,紮根基層一線,用百姓身邊的鮮活事例和有泥土味的鄉音土語,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講明白、講透徹,幫助基層羣衆更加全面、準確、深入地學習理解領會報告精神。”
紙和筆書寫發展偉業,聲和屏傳揚奮進凱歌。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直接涉及新聞傳播、輿論引導、國際傳播、意識形態和文化安全的重要論述,有三大部分,總計4356字之多。”“記者應該從世界大格局中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學習、研究。”……天津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天津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首任院長劉衛東教授,還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當代新發展》為題,為廣大編輯記者作專題輔導。
臺上,思路清晰,見解深刻,用“小故事”講述“大道理”;台下,凝神細悟,信心倍增,將“求知欲”化為“驅動力”。
“記者,是不求聞達、只為心安的一群人,每天用筆墨、話筒、鏡頭解决百姓難題,傳遞百姓心聲。”從業多年的和平區融媒體中心主任李靜,始終致力於在傳播黨的聲音、記錄社會發展變遷中,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作品。
學習文宣黨的二十大精神,如何做到既原汁原味又津津有味?
李靜說,今後,將繼續突出“融媒+”概念,拓展“政務+服務+商務”新空間,運用多媒體形式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宣傳貫徹解讀,同時,開展融媒思政課,組織策劃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媒分享會,講好和平故事、天津故事,以融媒之力助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記者首當其責、重任在肩。”津雲新媒體集團記者蒲永河說,今後,將繼續鑽研新媒體傳播規律,積極做好媒體融合工作,不斷踐行“四力”,將鏡頭多對準基層百姓,讓作品更有“泥土味”和“機油味”,用口頭、筆頭、鏡頭傳遞出更多天津“好聲音”。
從年初“硬剛奧密克戎”,到全面精准高效有力做好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的宣傳報導;從全媒發力用心用情報導好黨的二十大,到打響第六届世界智慧大會、首届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等重大新聞戰役……天津新聞戰線經受住了一次次大戰大考,交出了一份份亮麗答卷。
大潮激蕩,奮鬥的脚步永不停歇。天津新聞戰線交出的答卷,絕不限於此,也絕不止於此!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