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代代記者親身見證的歷史現場布展,沉浸式展現人民都市變遷讓每扇門背後的人真正過上好日子

上海 52℃ 0
摘要:公眾可以在三個展區穿行,回顧發生在“上海屋簷下”的“我們的故事”,沉浸式感受人民都市的偉大變遷。上海終於消滅了成片二級以下舊裏,這不僅將改變都市面貌,更讓每扇門背後的人真正過上了好日子。

  記者唐燁

  南蘇州路76號,一座建造於百年前的歷史老建築巍然屹立。它的一側是蘇州河,另一側是同樣充滿歷史底蘊的黃浦區外灘源。這座老建築就是近年修繕完成的原上海划船俱樂部,現在變成了人人可以隨時走進的濱河休憩空間。

  最新開展的《上海屋簷下——解放日報城市舊改影像志》展覽,選擇上海划船俱樂部舊址的戶外游泳池區域作為展區之一。這裡與緊鄰空間——協進大樓、圓明園路徒步区等兩個展區,展陳了近百張展現上海舊區改造歷史行程的解放日報珍藏底片。公眾可以在三個展區穿行,回顧發生在“上海屋簷下”的“我們的故事”,沉浸式感受人民都市的偉大變遷。

  追求人民居住條件改善

  “眼望黃浦江畔霓虹閃爍,身處簡屋陋室擁擠不堪”“拎著馬桶望東方明珠”……這是很多曾生活在舊裏陋室中的上海市民,對近30年舊改生活的印象。

  實際上,上海對市民居住條件改善的追求,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初便開始了。

  那時的上海,百廢待興,特別是民生方面的舊區改造工作十分繁重。彼時,許多市民還住在簡棚屋內,這是一種用泥土和茅草混合搭成的窩棚,俗稱“滾地龍”。

  儘管當時都市基礎環境十分薄弱,但上海的建設者還是想方設法、力所能及地去改造、去改善,整修舊屋、改造老街、清潔居住環境、興建工人新村……

  展覽的第一部分,主題為“百廢待興”,展示了這一時期上海努力改造簡屋陋室的圖景。

  如,1956年2月8日,七寶鎮老宅角農民陳德根家有了電燈,工人共為全鎮農民裝上了1500多盞;1958年8月21日,黃浦區成都北路西鄰裏居民一清早就開始了大掃除;1959年9月23日拍攝的閔行破爛老街,兩年後被改造……

  新上海全力改善居民生活條件,直至改革開放後的1990年,拆除了不少簡棚屋和結構較差的舊式里弄。展覽的第二部分主題為“篳路藍縷”,展現了這一時期的上海舊改故事。

  如,1964年7月,位於原閘北,當年上海有名的“滾地龍”蕃瓜弄迎來舊改,居民搬進了政府撥款新建起來的五層樓房。記者為喜氣洋洋的居民拍下了一張珍貴的搬遷照片。居住環境的改善也帶動了都市面貌的改善。1974年,記者將鏡頭又一次對準蕃瓜弄。在照片中,蕃瓜弄的小樓前建起了大馬路,馬路兩側綠樹成蔭,路上車水馬龍,好不熱鬧……

  不過,當時因財政緊張,上海舊改大多是在分散的、局部的和零星小塊的地塊,對市區整體面貌的改變不大。絕大多數里弄和棚戶區只能進行簡單改造,如通水通電通氣、鋪設市政筦道,舊區居民的“住房難”衝突依然比較尖銳。據統計,到1990年,上海舊式里弄和危棚簡屋占市區住宅總量一半左右,居住著市區一半以上人口。那些舊住房密度高、屋齡老、條件差,亟須更新。

  創新探索“敢為人先”

  轉機發生在1991年。這一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明確指出,要改造危房、棚戶、簡屋以改善居民居住條件,提出21世紀到來之前全面完成365萬平方米危棚簡屋的改造目標。《上海屋簷下——解放日報城市舊改影像志》展的第三部分,主題為“承前啟後”,展現了這一時期上海舊改的敢為人先。

  1992年,原盧灣區在海華花園及周邊所在的斜三地塊首次探索以“土地批租”的形式改造舊區,破解了困擾上海舊改多年的缺少資金困境。此後,上海又創新性提出减免或緩繳土地出讓金、稅費優惠、財政補貼、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參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上海舊改至此大踏步前進。

  20世紀90年代,在普陀區,由潭子灣、潘家灣和王家宅組成的“兩灣一宅”,是上海中心城區當時面積最大、危棚簡屋最集中的棚戶區。在攝影裝置展中,記者用跨越20年的鏡頭記錄了“兩灣一宅”的蝶變。

  進入21世紀,上海啟動了新一輪改造任務,聚焦中心城區成片二級舊裏以下房屋。上海在這段時期共改造舊住房超過1950萬平方米,受益居民88萬戶。

  此時的上海舊改提速了,但還不够快。

  2007年6月,習近平衕誌在上海工作期間強調:“舊區改造一定要堅持推進,不能讓老百姓再在這麼破舊的房子裏生活下去了。”

  此後10年,上海啟用了一批新機制和新政策。其中,在全國率先全面實施陽光拆遷(徵收)影響最為深遠。尊重居民改造意願,上海形成“啟動之前聽羣衆(事前徵詢制度)、補償標準數磚頭、安置管道多選擇、住房保障來托底”的舊區改造機制,沿用至今。

  攝影裝置展的第四部分,主題為“改革攻堅”,記錄了這段時期上海舊改的攻堅。

  72歲的薛玲娣與老鄰居在幾戶人家合用的灶披間,憧憬著即將迎來的舊改;82歲的朱修章老人帶上了珍藏的“光榮退休”獎狀,微笑著揮手告別蝸居了一輩子的老宅;上海爺叔陳阿林帶著鄰居,將八仙桌從二樓窗戶緩緩吊下,珍藏了半輩子的傢俱要跟著他“住”進新房了……記者鏡頭中沒有濾鏡與渲染的一幕幕場景,讓人動容。這一時期,上海改造二級舊裏以下房屋770萬平方米,31萬戶居民圓了“新居夢”。

  啃下最後的“硬骨頭”

  2017年以來,上海城市建設從“拆改留”向“留改拆”轉變,統籌推進風貌保護和舊區改造,舊區改造按下了快速鍵。為啃下舊改最後的“硬骨頭”,上海探索出“政企合作、市區聯手、以區為主”的舊改新模式,創新市都市更新中心市場化運作機制,堅持居民自願,宣導共建共治共亯,更加突出居民自治和群眾參與,啟動沉睡多年的“毛地”舊改、加速推進、收歸國有、探索股轉、率先立法……

  《上海屋簷下——解放日報城市舊改影像志》攝影裝置展的第五部分,主題為“全力衝刺”,記者用鏡頭記錄了上海舊改敢啃“硬骨頭”,為了百姓的居住幸福奮力而搏的一個個瞬間。

  2022年7月,上海最後一個成片二級以下舊改地塊——黃浦區建國東路67街坊(東塊)、68街坊舊改生效,困擾上海多年的民生難題得到歷史性解决。在記者的俯瞰鏡頭中,一片低矮破舊的紅頂舊裏背後,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遠處屹立著東方明珠與浦東陸家嘴“三件套”,不久這些舊裏也將煥然新生。上海終於消滅了成片二級以下舊裏,這不僅將改變都市面貌,更讓每扇門背後的人真正過上了好日子。

  在展覽的前言中有這樣一段話:“1949年新上海誕生之初,‘子弟兵睡馬路’便成為經典一幕,人民都市的初心與理念從一開始就融入我們都市基因血脈。”這場展覽,展現的是解放日報攝影記者一代代親身見證的歷史現場,是對這座城市建設者一代代接續奮鬥的忠實記錄,更是對矢志不渝更向前的“人民都市”重要理念的生動詮釋。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