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膏方漸成生活方式曙光醫院開爐製作,傳統技藝重整亮相

上海 43℃ 0
摘要:記者顧泳通訊員張莎莎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近日開爐製作膏方。截至目前,2022年曙光醫院膏方預約量已超5000料,首批1000餘料已在逐步製作中。

  記者顧泳通訊員張莎莎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近日開爐製作膏方。開爐當天,膏方製劑室中60只紫銅鍋整齊擺放,藥師們用竹攪片翻著紫銅鍋裏的藥材,當天即收膏約120料。截至目前,2022年曙光醫院膏方預約量已超5000料,首批1000餘料已在逐步製作中。

  一帖良方,記錄上千年“滋補”。作為一種中醫藥的傳統劑型,膏方在漫長傳承中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並最終形成文化,成為國人冬季進補、養生保健的選擇。

  國醫大師、上海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嚴世芸表示,根據現存文獻記載,膏方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至漢代。膏方出現各種製備方法,應用範圍也逐步擴大,除了治療還具備滋補功效。至清末,膏方在民間普及,並主要在上海及其周邊地區流行。嚴世芸認為,膏方的處方法在於一個“和”字,膏方是對人體整體和全面的調整,面對陰陽氣血、邪正虛實、升降出入、五臟失調等等多種現狀並存的複雜情况,處方時須兼顧各方,常需多法並用,組方用藥必須協調和諧,不可失之於偏頗,要體現相互補充,互相制約原則。

  作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海派膏方文化”代表性傳承人之一,上海市名中醫、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餘小萍教授表示,膏方不同於一般的補藥,服用膏方不僅滋補,能兼治各類慢性疾病,囙此在制訂和使用膏方時要注意因人而異。

  中醫非常強調辨證進補,針對不同人群,膏方調補策略也不盡相同。正囙此,服用膏方需要到正規醫院請有經驗的中醫師仔細辨證,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分析服用者的體質或疾病的性質,辨清陰、陽、氣血虛中何者虛損為主,利用藥性偏勝,來糾正人體陰陽氣血的不平衡,達到治療和保健目的。

  海派膏方秉承中醫藥一貫特色,強調辨證論治、一人一方,藥品與食品有機結合,治療與補益作用兼具,性味與口味並重,是最能體現中華保健文化的載體之一。海派膏方專家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冬令膏方作為一種民俗被固化,逐漸發展成為流行的生活方式。

  一料膏方是怎樣誕生的?專家介紹:膏方熬制是一個精細的過程,其製備工藝流程一般可以分為調配、浸泡、煎煮、沉澱、過濾、濃縮、收膏、分裝、凉膏等步驟。由於藥味多、工藝複雜,非專業人員不能熬制出膏。

  另悉,曙光醫院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中醫醫院之一,2013年,曙光醫院被列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海派膏方文化”保護組織,朱抗美教授、餘小萍教授被列為代表性傳承人。

标签: 膏方 中醫 養生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